亲贝网

浙江省五年级小学生将开设中医课 引发家长争先热议

观察

2017年09月15日

近日,浙江省“五年级小学生开中医课”一事引发热议。浙江省教育厅工作人员表示,教材编写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主要由中医药管理局牵头。面对中医晦涩难懂的质疑,该工作人员称,课程为辅修,课程也不会进行考试或考核。相关内容的审核不存在不恰当内容。

《中医药与健康》这门课被纳入浙江省级通用的地方课程教材,属于小学生基础教育拓展性课程体系的一部分。教材分上、下两册,共36课时,基本每周一课,课本包括《药补不如食补》、《饮食有节》等内容,为辅修课程。此举为全国首创,一经公开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较大争议。赞成的家长认为,学习这门课可以让孩子传承中医文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持反对意见的家长认为,中医博大精深,大人都搞不明白,何况是小学生,加之中药材名称的生僻字较多,学生不会感兴趣。还不如多开些安全教育和性教育课。

据了解,国务院于2016年2月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要求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知识,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纲要》提出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相关课程,而非单独形成教材、设立为必修课程,浙江省教育厅是否有以偏概全之嫌?

其实开设中医课程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授课群体,教授该课的老师是否有中医基础?如果只是只是本校教师兼课照本宣科的将教科书念一遍,而不能发散的讲解相关知识,既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更别说传承中医文化了。二是受课对象,中医课程更应进的是大中院校,中医文化的学习是需要知识的载体,而不是直接从零基础的娃娃抓起。同时,还应对有需求、有意愿的群体进行教授,除了进校园外,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也是很重要的。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但是在小学生中开课学习中医药知识课这种方式真的有意义吗?

(原标题:浙江五年级小学生将开中医课,意义何在?)

+1

来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