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国产配方奶粉以名取胜时代将结束

观察

2016年07月04日

圣元优博、圣元优聪、优博58、超级优博、琪贝乐、婴贝乐、葆乐聪……这些让人眼花缭乱,名字相近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全都出自一个公司。记者调查发现,个别知名乳粉企业的配方多达200多个。而业内人士指出,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同配方之间的差距其实微乎其微,给消费者选择带来极大困难。(7月3日北京青年报)

多几个江湖花名,多几条发家之路——这是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市场行规”。国家食药监总局曾表示,目前我国103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配方系列达到近2000个,其原因在于,许多企业采取“类似配方、不同品牌、加大宣传、扩大市场”的销售策略,即把一个配方的组成成分及含量略作改变形成多个“新配方”。区别包装,分头叫卖。想法也很简单:东方不亮西方亮,总有一款适合你。

如此一来,“一个配方‘哺育’30种产品”的怪现象,就从笑谈成了实践。比如国家食药监总局2014年发布的一份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及产品名录公告显示,圣元的产品名录长达7页纸,共有36种配方,184种细分品类,其中优博、海智、智蓓、启宝、雅之贝等近30种产品使用的是同一个配方。大企业如此,小企业也有样学样。比如一家名为索康食品的青岛企业只有9个配方,但产品名录上有94个细分种类,平均一个配方底下对应着近10个种类的奶粉。大家都靠新华字典发家致富,各个都靠名号数量等消费者上钩——这个时候,不管中乳协如何点赞中国奶粉“史上最好”,恐怕都会让人觉得乳企的诚意里,还有不少水分可以挤挤。

婴幼儿配方奶粉“以名取胜”,表面看考验的是消费者的眼力见儿,实质还是指望在粗放的市场里浑水摸鱼。

一个配方多个名字。说好听的是“包装创造价值”,说得不好听点,就是玩概念营销,靠忽悠发财。故意在消费者知情权与自由选择权上“下套”,对市场公平与正义能有敬畏之心?配方泛滥,如果泛滥的配方多能挣钱,一旦劣币驱逐良币,那么,一众乳企还需要在质量与创新上下功夫吗?

历史早就证明,没有天然让人放心的奶粉,只有严管之下的契约精神。食品安全从来就没有“零风险”,但监管必须持之以恒地“零容忍”。从这个意义上说,与其标榜质量“史上最好”,不如矢志让监管制度“史上最严”。于此背景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于6月8日发布《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强调婴幼儿配方乳粉将参照药品管理,我国境内生产销售和进口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均实行注册管理,每个企业原则上不得超过3个配方系列9种产品配方。按照目前业内说法,这意味着每个企业不得超过3个品牌,9个配方。注册制来了,有分析预计,全国2000多个产品品牌将有一大半退出市场。

行业洗牌风雨欲来,千亿市场亟待重分。国产配方奶粉“以名取胜”的时代也该结束了。

客观地说,国产婴幼儿奶粉确实也在“浴火重生”。还是数字最有发言权:来自国家食药监总局数据显示——2014年,共抽检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1365批次,检出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样品21批次,占样品总数的1.5%。2015年,相关数据分别为3397批次,食品安全风险的样品36批次,占样品总数的1.1%。今年截至目前,相关数据分别为820批次,食品安全风险的样品6批次,占样品总数的0.7%。与之对应的是,市场也给出了满意的成绩单:今年初,有消息称“国产奶粉市场份额七年首度超洋奶粉”。可见,乳企的撒娇与抱怨,并不能遮蔽市场理性的光芒。

全面二孩时代到来,进口奶粉量价齐升……国产婴幼儿奶粉面对的市场变局,既有难得的机遇、亦有强劲的挑战。“后三聚氰胺”时代,对于国产奶粉来说,清理门户也好,刮骨疗伤也罢,当记得的,无非就是两句话:一则,从哪儿跌倒,不能从哪儿再继续跌下去;二则,中国消费者固然爱国产品牌,但,显然更爱自家的孩子。明白以上两点,“不作不死”的定律,就不至于继续在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江湖翻版上演。

+1

来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