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中国乳业降温 如何才能走出一条“奶平衡”道路

观察

2015年05月15日

当前,中国乳业仍在经历“降温”大考:原奶价格持续走低、进口乳品冲击、供过于求等问题,使得奶农忍痛“倒奶”、“杀牛”,奶企积压大批奶粉,几十亿资金被占。如何在“奶荒”与“奶剩”之间走出一条“奶平衡”的道路?带着一系列的问题,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专访了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

中国经济导报:有养殖户向记者反映,此前“三氯氰胺”事件主要是奶贩子为谋取非法利益而为,并没有哪个养殖户和乳企会这样做。但现在,奶贩子仍有市场,他们的存在对奶农的利益以及整个乳业健康发展都存在一定隐患,您怎么看?

宋亮:奶贩子出现的原因是由于中国奶牛养殖配套的挤奶、运奶设施落后,但根源在于养殖与加工企业之间合作关系衔接不够紧密,因此,出现了第三方利益群体,从事挤奶、原奶运输工作(较为规范的是奶站,不规范的为奶贩子)。

中国乳业最大的问题在于上游养殖与下游加工尚未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一体化合作模式。这需要从根本上提升养殖企业或者养殖户的市场地位,可通过加快推进农村养殖合作社、家庭牧场的发展来获得提升,从而为形成上下游一体化发展奠定基础。这也将从根本上消除奶贩子及奶站环节。

中国经济导报:在您看来,“倒奶”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原奶价格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是两者矛盾激化的一个缩影。那么中国原奶价格高的原因是什么?

宋亮:长期来看,国内高价原奶将成为抑制奶牛养殖健康发展的根本障碍。但我认为,国内原奶价格劣势是阶段性的,它是中国养殖业现代化转型必然经历的过程。

事实上,近些年国内原奶价格高涨,并高于国际市场,是饲料、人工成本上涨带来的。根本原因有三:一是家庭牧场、专业合作社等产业组织模式发展滞后,养殖积极性被严重挫伤,奶源供应不稳定。产业组织模式

现代化发展,有助于提高养殖户市场地位,增强加工企业博弈能力,提升养殖积极性,从而为实现与加工形成专业分工、合作互补,利益分享、风险分担一体化发展的合作模式奠定基础。二是转型发展带来的产业链“系统性”成本高,主要表现为配套的饲料、防疫、挤奶、配种、运输等未形成较好规模,布局结构不合理,防疫体系分散不统一,没与养殖同步发展。三是规模化发展方向偏差。万头以上大规模养殖,因饲料供应半径过大,集中饲养带来防疫、粪污处理等问题,是典型的高投入高产出,而大规模牧场高价奶成为国内原奶价格整体上涨的原因之一。

中国经济导报:“倒奶”、“杀牛”事件持续至今仍未降温。但细回顾,2013年曾出现了“奶荒”,为何不到一年后就会出现“奶剩”的危机?

宋亮:主要原因是养殖产量不够稳定。2008年后,以家庭散养为主的模式随着“三聚氰胺事件”发生而崩塌,随后建立起来规模化养殖。在

此过程中,各地以集中饲养(代表养殖小区)形成的中小规模养殖占到70%,而以几千头到上万头形成的大规模养殖快速发展,约占30%。

2011年后,随着饲料、人工等成本的上升,造成中小规模养殖场开始减少,形成了大规模养殖场增加速度低于中小规模退市退出速度的现象,便出现了所谓的“2013年奶荒”,应对奶荒,企业加快海外奶源使用替代,致使2014年出现“奶剩”。

从表面来看,一方面是由于政府及企业对市场总供给总需求了解不够科学,盲目进口大批奶粉;另一方面,国际奶粉价格大幅下跌造成进口奶粉价格远低于国产,形成价格倒挂。但从根本上看,是由于2008年之后,中国奶牛养殖业发展不稳定,与企业未能形成一体化发展。

造成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一是政府盲目推动大规模养殖,对中小规模养殖补贴和政策不够;二是中小规模养殖的核心问题不能解决,比如土地流转等,造成农民积极性不高,从而

不能推动其建立以家庭牧场、合作社为组织模式的新兴生产方式。

中国经济导报:虽然现代化的奶牛养殖是未来发展方向,但针对我国国情而言尚需时日。此外,国内企业向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国际化大型企业转变也并非一蹴而就。在此阶段,如何处理进口乳品、海外投资与国内奶牛养殖之间的矛盾?

宋亮:随着中国市场全面融入国际乳业市场,国内乳资源与国际乳资源在中国市场上必然扮演不同的角色。国内奶源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成本不具优势。因此,通过产品结构分工,引导国内外乳资源进行整合,一方面,可以保障国内消费需求,保持市场开放;另一方面,可以保护国内奶牛养殖产业。

加入WTO以后,随着与越来越多国家建立自贸范围内的乳资源进口,廉价产品涌入进来。在此背景下,保护国内奶源最根本的办法是要从“乳”自身的优势出发,从营养角度看,发展低热度加工、近距离、短时间饮用等最合适。换句话说,保护本国

奶源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展低温产品,同时将低温价格与常温拉开——常温产品尽可能做到满足基本需求,而低温产品更加营养。这样,有利于掩盖本国原奶高价劣势。

中国经济导报:针对目前国际、国内乳业发展情况,您有什么建议?

宋亮:首先,要加快现代化奶源基地建设。围绕奶业合作社、家庭牧场,加快奶牛养殖产业组织模式升级,同时通过制度创新,加快上下游产业建立“利益分享、风险分担”一体化合作关系。其次,提升进口乳品的准入门槛,设置技术壁垒,让真正优质乳品进入中国市场。第三,完善国内乳品各项标准,引导国内外乳资源实现分工。第四,为企业国际化发展做好服务工作。未来中国海外投资热点将由能源、矿山转向围绕消费开展的产业。对政府而言,一方面,要能够为企业提供更便利的融资、保险服务;另一方面,要为企业海外投资并购提供必要咨询和相关法律服务。最后,给企业海外资产提供必要的安全服务。

+1

来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