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乳业产业链发展畸形 无法解决倒奶事件

观察

2015年01月21日

乳制品行业的“倒奶”事件继续发酵。继青海、山东、河北等奶源产地爆出奶农倒奶事件之后,陕西省陇县飞鹤关山在1月16日出现了戏剧的一幕:近10吨原奶在检验合格、过磅称重、付款后,被倒进了下水道。这一次,倒奶主角是飞鹤关山乳业公司。

是的,你没听错,就是这次倒奶事件中一直被外界舆论痛斥的"为富不仁"的乳企。

飞鹤关山负责人事后解释称,公司与当地奶农合作社的合同已经到期,而公司也已经确定将转型主攻生产羊奶,“但近期飞鹤关山会仍按之前的协议价收奶,但不会用于生产,而是倒掉。”

“用不到但又不得不收购,收购来转而倒掉”,对于一家自负盈亏的商业公司而言,这一幕何其嘘唏。这绝对是一种畸形的行业生态。

引发企业“低头收奶”的直接原因是主管部门农业部在1月8日和12日针对倒奶连发的两道通知,在以上通知中,农业部要求各地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督促乳品企业履行收购合同,积极收购,善待奶农,共渡难关,不拒收、不倒奶、少限收、少卖牛、解决奶农卖奶难问题”。

将国内乳企作为消化“过剩奶”的主力军,看上去是主管部门当下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思路。笔者亦获悉,在农业部通知出台后,就有山东等多地围绕该通知精神、召集当地乳企开展了多场座谈会。

对于乳企而言,眼下的难熬程度可能仅次于倒奶的奶农:对内,有来自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压力;对外,诸多不明真相的看客痛而怒斥乳企之前的降价收购、限收、拒收是“为富不仁”。

在以上一系列压力之下,我们看到多数倒奶地区乳企近日开始恢复“正常收奶”,乃至像飞鹤关山这样“即使用不到,收来也要倒掉”的畸形市场行为。

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固然眼下临时奏效,但这样的办法无助于解决乳制品行业真正的问题。

乳企为什么拒绝收奶?因为进口大包粉价格一路滑坡。从2014年年初开始,进口大包粉价格从5.5万元/吨降至目前的1.8万~1.9万元/吨,倘若按照其还原成液奶计算,该价格已经远低于国内原奶的成本价,正是因此多数乳企在过去一年内疯狂囤积大包粉。 资料显示,全国主要乳企目前积压大包粉库存有20万-30万吨。

换言之,奶农倒奶的直接原因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内原奶的成本价格劣势所致。而再深究下去,则是乳业上游养殖水平低,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缺乏利益联动。

只有解决了以上问题,无论是2013年的奶荒,还是当下的倒奶才有可能彻底根除。基于此,以下的几点工作刻不容缓:

首先,提高奶农以及养殖小区的养殖水平,尤其是提高奶牛存栏量和整体产奶量是当务之急。这些既需要主管部分在技术层面培训和扶持,也需要从政策上加以引导。

其次,中国乳业上下游乳企和奶农一直是两张皮。你赚的少我就赚得多,所以压榨你一定有利于我,这本质上是两者之间一直未能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动机制。此方面可以参考国外恒天然参股多家家庭养殖户的经验。

再次,国内一直以来轻巴氏奶重常温奶的产品结构也急需调整。须知只有巴氏奶才是真正能够拉动国内原奶的消费主力,中国乳业自我拯救的希望最有可能在巴氏奶。

最后,在大包粉进口方面需要出台一些更为细化的准则,比如什么样的奶粉可以用来制造什么,鼓励企业更多的使用国内原奶作为原材料而不是目前基于成本考虑更多将大包粉还原作为加工材料。

尽管这些措施也许一时难以解决当下之急,但是从长远看,一定好过每次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暂时缓解之后继续后患无穷。

至于当下的囤积,则需要政府在期间发挥自主主导作用,比如由政府出面,通过补贴或者政策引导的方式号召企业收购原奶喷粉贮存以建立囤积池,在淡季时候再释放到市场上来,总之当下这种通过行政手段强制让企业去担当的行为一定要不得,要让市场在期间发挥主导作用。

最后需要说明的,国务院早在2007年就出台的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行业内简称“31号文”),其中多处提及了推动乳业养殖方式转变、形成合作原奶定价机制、优化产业布局等。比如在31号文中,提出鼓励乳品加工企业通过订单收购、建立风险基金、返还利润、参股入股等多种形式,与奶农结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和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还提出要完善复原乳检测技术、方法和液态奶加工工艺及产品标准,严格产品标识标注管理等。

所有的政策都贵在落实执行,否则中国乳业又是原地绕了一个圈:如今回头来看,当年31号文提及的乳制品行业对策至今依旧是良策,问题至今依旧是问题。

+1

来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