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国产奶比进口奶贵50%以上 放任或垄断进口奶

观察

2015年01月14日

 

广州某超市内的进口牛奶。

国产奶比进口奶贵50%以上 业内称若放任进口奶涌入或造成垄断

生产端:

2014年1~9月,新西兰原奶产量同比增长12.2%。欧盟、澳大利亚、美国的原奶产量也分别增长5%、4.5%和2.2%。产能扩大造成原奶过剩,欧洲、大洋洲原奶价格同比下降幅度超过30%。

进口端:

2014年1月~9月,全国乳制品进口量共计149.86万吨,同比增长36.5%。其中液态奶累计进口量同比增长70.8%;大包装奶粉(原料)同比增长50%;婴幼儿配方奶粉同比超过100%。

消费端:

2013年我国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制造行业销售收入为895.22亿元,同比增长19.54%;利润总额125.42亿元,同比增长24.52%。

广州日报讯 “起码近期3个月内,进口奶源还会继续以超低价向中国市场倾销,因为供过于求且都看好中国容纳量;国产奶价格上的确没什么优势,目前进口奶源大约2.2元/公斤,国产奶3.5元/公斤,后者比前者价格高出50%不止。”广州乳业专家王丁棉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

广州已不再有倒奶现象,但今年形势依然严峻。记者采访得知,虽然国产奶源在使用率上仍占绝对优势,但面对进口奶源来势汹汹,如放任乳企收购,未来或被进口奶 “绑架”,失去价格等主动权。业界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在落实奶农补贴、加快牧场自建的同时,还应引导收购,协调奶源配比。

现状:

进口奶低价涌入 国内养殖成本高

为何进口奶源价格持续低位运转?对此,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全球各大主产区均增产,导致奶源充沛低价倾销。据悉,去年以来,新西兰、澳大利亚、欧盟多国奶源价暴跌三四成之多。“去年欧洲、新西兰、美洲,全都实现产奶大丰收,再加上不久前我国又解禁恒天然乳清制品进口、买澳大利亚奶粉有望零关税等系列影响,导致众多奶源涌入中国。”

“从质量来说,以往不少消费者都认为进口奶源一定好,国产奶源差一截,实际上,现在二者质量差别不大,虽然进口奶源蛋白含量平均要高出国产的0.2%,但像广州奶源,蛋白含量已超出进口水平。”但王丁棉也承认,从源头把控、质量稳定角度而言,进口奶源的确更胜一筹。

国产奶源为何卖高价?有业内人士坦言,国内大多未实现规模养殖,不少是散户或小规模养殖场在经营,所以成本较高。据了解,国外人均可养殖50余头牛,国内人均养20~30头牛,国外不少牧场均已实现高度现代化,生产效率高且奶牛奶量足。

 

对比:

国产奶占比八成 生鲜奶好过还原奶

目前进口和国产奶源占比如何?据悉,全国原奶年需求量在4000万吨左右,数据显示,去年全国收购原奶3600万吨,进口大包粉则为100多万吨,按照1∶8的比例,可以还原成800万吨牛奶,就总体市场份额而言,国产奶源占比80%左右,在使用率上仍占绝对优势。

“还有一点要提醒消费者,不要蒙查查被进口奶源唬住,相较于进口大包粉做成的还原奶,国产生鲜奶质量高很多,因为还原奶经过两次超高温处理,营养成分会有所流失。建议购买时认清其使用原料,而不是唯进口论。”该业内人士表示。

而对乳企来说,用奶粉做原料,比收购生鲜奶做原料要便宜得多。出于成本考虑,不少乳企由此更倾向于减少生鲜奶收购、加大进口奶粉占比。

广州已无倒奶现象

1月11日起,广州就不再发生倒奶现象。广州市农业局昨天表示,目前,全市奶牛养殖场(户)与乳品生产企业均已达成了购销意向,较好地维持了正常的生鲜奶收购秩序。

目前,广州市共有7家液态奶生产企业。广州市年产生鲜奶约5万吨,除外地企业收购、供港和自产自销外,均由该7家液态奶生产企业收购。每年生鲜奶收购合同通常由行业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牵头,组织乳品企业、奶牛养殖户共同协商,实行一年一签,收购秩序一直比较规范正常。

隐忧 进口奶或“绑架”消费者

“别看800万吨牛奶,占比已经非常高了,而且如果继续放任乳企自由收购,再加上今年国际奶源价依然维持低价,很可能占比扩大,倒逼国产奶源因销不出去而萎缩、断供,到时候产业链断了,乳企也会吃亏。”业内人士表示。

记者了解到,在杀牛倒奶情况较为严重的北方市场,由于亏本经营,已有不少奶农退出奶牛养殖。

专家分析认为,如果放任乳企自由收购,导致进口奶源未来占比持续扩大,很可能短短几年后,其就拥有了价格话语权,从而“绑架”国内乳企和消费者。“这不是没有先例的,在进口药、进口医疗器械、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口奢侈品等领域,都曾出现过外资品牌几家独大,在中国市场垄断价格的现象。”一位行业观察人士表示。

建议 落实补贴且引导规模养殖

面对国际竞争,国产奶源何去何从?多位专家接受采访时给出了不少建议。“散户需要得到更多帮扶,不少财政补贴比如农具补贴等都因规模达不到要求而领取不到,而上规模的养殖场则可以报销1/3的农具花销,所以落实各项补贴到挨家挨户其实对于鼓励其养殖积极性很有必要。”业内人士表示。

资深乳业研究员宋亮则认为,奶牛集约化生产将逐渐成为常态,散户退出本就是自然现象,在此背景下,有关部门应引导奶农进行规模养殖,并帮助降低市场风险。记者留意到,农业部日前下发的协调处理卖奶难通知中也指出,各地要推动散户和老旧养殖小区改造升级,向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

在王丁棉看来,可以通过适当的奖励制度,引导下游企业合理配比进口、国产奶源。“比如可以考虑实施企业收购使用奶源的备案申报制度,如收购多少本土奶源,就配给一定的海外收购额度,既平衡协调了奶源比例,又能实现企业原料透明化。”。

+1

来源:王燕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