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儿童动画片暴力失度:成人内心世界的失衡

观察

2013年10月16日

近日,国内最成功的原创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简称《喜羊羊》)却受到了《新闻联播》的点名批评,称该动画片存在暴力失度、语言粗俗等问题,并正在进行整改。

中国儿童动画片的纠结不在制作者而在家长,只有父母才知道《喜羊羊》、《熊出没》的粗制滥造带来的后果是多么严重。儿童动画片里的“世界”让家长们惊恐不已,未来一代人的心理已经开始令人担忧了。

如果不是央视的点名批评,恐怕中国儿童动画片的问题还是捂在盖子里,得不到中国社会的广泛关注,显然,仅仅是学龄前儿童的家长们提出异议是不够的。

众所周知,儿童眼中的世界是美好和纯真的,呵护儿童世界的美好是每个国家、民族不可回避的责任——直接决定了国家、民族的精神气质和社会整体的素养。《喜羊羊》、《熊出没》的出现并不是说“中国的儿童眼中的世界出了问题”,可以肯定的说,是中国成人内心世界的失衡导致了动画片存在暴力失度、语言粗俗的问题。

综观新中国动画片的演变过程,1980年代之前的动画片以善良和纯真赢得了国际动画界的赞誉,动画片制作者们大都是民国时代走过来的艺术家,他们的赤子之心通过动画片映照出来,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能够通过动画片“还原”儿童眼中的世界,并且凸显纯真世界的美好。反观1990年代之后的中国动画片,同样也映射了成人的内心世界,各种失衡的表现与中国社会的文化标准的失衡息息相关,暴力和语言的粗俗充斥了动画片,是因为制作动画片的成年人无法解决内心的情结,现实社会中权力和金钱的“暴力”无法摆脱时,儿童动画的“暴力”是最简单的发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途径;语言的粗俗也回答了整个民族面对社会价值取向时,文化的无力感只能转化成说粗话的快感——一种迫不得已的压抑感的释放方式。

但是,儿童不应该承担成人内心世界的失衡所带来的结果。文化监管部门以及大众媒体在制作和传播时的不作为,造成了中国动画片质量的粗鄙不堪,每一个成年的中国人对此都应该有所反思——拯救中国动画片不能是单纯地进行“整改”,或许需要重新梳理制作动画片的初衷和目的。

+1

来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