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洋奶粉跌下神坛 国内乳企有望抬头

观察

2013年08月08日

8月7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合生元等6家奶粉企业因违反《反垄断法》,限制竞争行为共被罚约6.7亿元,成为历史上最大的罚单。与此同时,新西兰“毒奶粉”事件也将“洋奶粉是否可靠”推向风口浪尖……

在此情形下,国内奶企能否“抬头”?

6家奶企被罚6.7亿

国家发改委7日宣布,合生元等6家奶粉企业因违反《反垄断法》,限制竞争行为共被罚约6.7亿元,成为我国反垄断史上开出的最大罚单。惠氏、贝因美、明治等3家企业因配合调查、提供重要证据,并积极主动整改被免除处罚。

发改委称,对于违法行为严重、不能积极主动整改的合生元处上一年度销售额6%的罚款,计1.629亿元;对不能主动配合调查但能积极整改的美赞臣处上一年度销售额4%的罚款,计2.0376亿元;对能够配合调查,并主动整改的多美滋处上一年度销售额3%的罚款,计1.7199亿元、雅培处上一年度销售额3%的罚款,计0.7734亿元、富仕兰处上一年度销售额3%的罚款,计0.4827亿元、恒天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3%的罚款,计0.0447亿元;对主动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报告达成垄断协议有关情况、提供重要证据,并积极主动整改的惠氏、贝因美、明治免除处罚。

上月初,上述奶企受到发改委的反垄断调查,发改委认为,这些企业在中国市场价格偏高,涉嫌价格纵向垄断。各企业降价以对,相继宣布降价或整改方案,平均降幅约11%,另有3家给出了1-2年内不涨价的承诺。

发改委称,证据材料显示,涉及垄断价格乳粉企业对下游经营者采取了合同约定、直接罚款、变相罚款、扣减返利、限制供货、停止供货等多种惩罚性和约束性措施,一旦下游经营者不按涉案企业规定价格或限定的最低价销售,就会遭到惩罚。

“毒奶粉”事件暴露出我国奶企“先天不足”

近期,对于洋奶粉来说可谓是“多事之秋”。除了违反《反垄断法》被罚款外,“毒奶粉”事件也闹得沸沸扬扬:因进口新西兰含肉毒杆菌的原料,多家中国企业陷入了产品封存、召回的忙碌中。洋奶源依赖症,暴露出我国乳业“先天不足”和盲目扩张的弊病。

事情发生后,国家质检总局第一时间要求进口企业迅速对涉及的问题产品进行追溯、召回、隔离和销毁,发出消费警示,同时暂时禁止新西兰部分乳清粉的进口。

“监管部门积极的态度值得肯定,但终端检测、停止进口终究只是‘权宜之计’。”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冲击波影射出的,是我国奶源供应不足、信心缺失,依赖国际化分工这一客观事实。

数据显示,新西兰95%的乳制品用于出口,年出口额约为84亿美元,占新西兰出口总额的1/4。而我国是新西兰乳制品最大的出口市场之一,国内80%的进口奶粉来自新西兰。

“我国奶源可谓先天不足。”乳业专家宋亮说。有调查显示,我国乳制品业每年都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在市场急剧扩大、收益十分可观的诱惑下,一些企业盲目扩张,有的企业甚至在全国各地设有十几家、几十家子公司。

要建立稳定、安全的奶源基地至少要三五年。一些急于扩张的企业认为,如果要等自己的奶源基地培养起来,那将流失大量的市场份额,为迅速占领市场,进口奶源就成为生存之道。

再加上前几年质量问题频发,消费者对国内奶源缺乏信心。宋亮认为,对于中国而言,能否管好自控奶源、用好国际奶源,才是提供“放心奶”的“关键钥匙”。

洋奶粉问题不意味着国产奶粉“抬头”

跌下“神坛”的洋奶粉在国内市场销量受损似乎已成必然。“肉毒杆菌”事件曝光后,新浪网的一则在线调查结果显示,截至6日下午5点,在5.7万多名参与者中,78.9%表示不会再购买涉案品牌奶粉。

但业内人士认为,即使个别品牌短期受到冲击,长期来看洋奶粉整体市场不会有太大损失,此次事件给质量标准仍落后于国外的国内乳企带来的更多是警示,而非可以“幸灾乐祸”的机会。

东方艾格奶业分析师陈连芳说,国外奶粉出现问题被曝光已经很多次,但都没有影响到国外奶粉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因此这次事件只会让消费者去买别的洋品牌,而不是回头买国产的。

奶源质量标准低、监管不严格被认为是国内奶粉品牌“翻身”的主要障碍。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进口奶粉走俏,连带着掀起了海外代购奶粉的热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进口奶粉44.5万吨,同比增加24.8%,其中自新西兰进口奶粉占83.3%。

同时,许多国内企业也为了“避嫌”,从新西兰、美国、澳大利亚、欧盟等国进口奶源。

“如果行业里的人都不相信国产奶源,消费者怎么能相信?”乳业专家王丁棉说。

此外,他认为,与中国相比,欧美国家的食品监管标准更先进,效率高得多,处罚也重得多。中国需要完善乳制品质量标准,加大对违规的惩罚,否则中国奶粉企业不会作为。

+1

来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