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奶粉安全事故频现 监管缺失是主因

观察

2011年05月12日

日前,重庆警方查获三聚氰胺含量超标奶粉26吨,时隔3年三聚氰胺再次出现在人们视野。这些年来,国内奶粉事件层出不穷,从2004年安徽阜阳的大头娃娃,到2008年三鹿的三聚氰胺,再到2010年圣元的性早熟………国产奶粉安全事故频发,一次又一次冲击国人脆弱的心灵。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多的“奶粉安全门”事件?

监管缺失是主因

目前,我国对食品行业的监管仍然属于粗放式监管,政府部门职能错位和监管缺位成常态,往往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后介入,充当灭火员的角色,难免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疲于奔命”尴尬状态,深受群众诟病。当前,我国大多数食品安全事件都是媒体最先报道的,无论是三鹿的三聚氰胺、双汇的瘦肉精还是上海的染色馒头,等等。另外,一些地方政府出于税收的考虑,在监管上不作为和宽容,纵容了商家的不法行为。正是监管的缺失,才导致了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不仅挫伤了消费者消费国产品牌的信心,也重创了我国食品行业特别是乳制品行业。

Heitiki、美赞臣、惠氏、雅培等洋品牌很少出现安全问题,这与其严格的监管体制分不开。众所周知,西方发达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通过立法和制定严格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多管齐下确保食品安全。同时,执法部门积极主动介入从原料采集到生产加工再到上市流通的全过程,铲除一切可能存在的隐患。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没有出现一起比较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充分说明了加强监管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们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大凡在国内生产的,即使进口品牌,也可能会陷于“质量门”,如前段时间雀巢砷、铅等重金属超标,尽管未超过国家标准,但或多或少说明奶粉国内标准与国外标准差距之大,这也是像Heitiki这些顶级品牌坚持不在国内分装的主要原因。

设备可以购买,技术可以引进,但软件上的差距不是短时间就能弥补,中国在奶粉硬件上已达到西方发达国家标准,但填补软件上的鸿沟需要时间,像Heitiki这样的视品质如生命的顶级奶粉品牌,新西兰在软件上的沉淀确保了品质。

违法成本低是动因

近年来,奶粉价格多次上涨,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而问题奶粉价格低廉,有的甚至只有市场价的十分之一,高额的差价让一些不法之徒“利欲熏心、顶风作案”,置企业道德与社会责任于不顾,铤而走险。

另外,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食品立法方面滞后,即使被查出,很多地方仅仅是罚款或者整顿了事,无法对不法之徒形成强大震慑。譬如今年4月份重庆查获的名为“文氏蒙乳”的“问题奶粉”,近年来曾因三聚氰胺含量超标等质量问题几次被通报,多个省份曾对其开展清查。然而企业却照样生产经营,“问题奶粉”仍然畅行各地。重庆市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教授丁新正说,“问题奶粉”到重庆被查了,但在有的省份却通行无阻,说明一些地方“监管网”不够细。

在新西兰,一旦出现食品质量问题,生产企业不只是被罚款了事,还将受到司法调查和法律严惩,同时必须向消费者支付天价赔偿,迫使企业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没有人敢以身试法。

加强监管确保奶粉安全

有效监管是把着眼点放在事前控制而不是放在“亡羊补牢”上,执法部门变被动监管为主动监管,变事后监管为事前监管,建立起追根溯源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才能为奶粉安全筑起一道坚固的“堤坝”。

作为全球主要奶粉输出地,新西兰在奶粉监管方面走在全球前列,建立起由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共同组成的监管体系。同时,新西兰通过制定《食品和健康法》、《农业法》、《环境法》、《进口商品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与澳大利亚共同设立横跨两国的独立法定机构即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委员会(FSANZ),负责制订标准适用于澳大利亚与新西兰销售的所有本国生产及进口的食品,确保新西兰食品安全。

目前,全球知名奶粉品牌美赞臣、惠氏、雅培等部分奶源地是新西兰,而新西兰顶级品牌Heitiki也开始发力全球市场,可以预计,今后奶粉品牌之争的本质将演变成新西兰、荷兰、澳洲奶源地的“新三国演义”。

+1

来源: 作者:hongyan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