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专家研讨儿童文学创作:推进原创是责任

观察

2011年04月11日

儿童文学:更冷静,更自信

在少儿读物出版的繁荣和本土作家市场号召力提高的背景下,无论是作家、评论家还是出版人,都意识到庞大的数字和表面的热闹不是真正的繁荣,儿童文学界应该在“好日子”里保持足够的清醒,记者注意到,在最近的几次儿童文学会议上,“原创”、“精品”,几乎可以称作是“关键词”。

“我们只是走在成为作家的路上”

4月7日,“首届《儿童文学》青年金作家暨第七届擂台赛”颁奖典礼在江苏常熟举行,记者注意到,站上领奖台的作家们,言语之间,“反思”胜过喜悦。

“我们只是走在成为作家的路上,像路遥那样才是真正的作家。我们被称作‘金作家’,但我们到底能够为读者提供多少有益的东西?我们如何才能为这样的荣誉增加一点含金量?”格日勒其木格・黑鹤在获奖感言中如此说。作家薛涛也说:“我的目标只有一个,成为真正的作家。”很多获奖青年作家也都发出类似的声音。韩青辰说,获奖除了喜悦更多的是惭愧,有那么多作家写下了金子般的文字,却没有得过任何的奖项,我们不能因为其他的诱惑而忘记文学最初的样子。李丽萍甚至在自我介绍时用了“撰稿人”的身份,因为她“不敢称自己是作家”。

其实,几位作家都是当下儿童文学界炙手可热的青年才俊,都曾获过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但是他们都在谈论路遥,在红火的出版和炫目的获奖中都表现出了“惶恐”。这似乎不能简单地视为客套地“谦虚”,而是对少儿出版“过度开发”的警醒。

被视为校园小说类型化写作的王勇英对记者说,虽然她的校园小说依旧有着不错的市场,出版社的约稿不断,但是,她决定停一停,将更多的心力投入到艺术性的提升上去,将从都市转向乡土。“虽然不可能有太好的销售,但是我真的很幸福,有出版社肯出这些承载着我童年记忆的乡土小说。如果一直顺着校园文学的路子写下去,走不了太长久。”在小学即开始文学创作、中学时便加入中国作协的小作家张牧笛说,上大学以后,才知道自己过去的缺陷,现在写得很少,反而专心于课业,从各方面为创作做准备。当小读者希望她推荐一部自己的得意之作时,她说“没有一部是满意的”。

评论家束沛德在颁奖会上说,希望作家们不要被出版社牵着鼻子走,应潜下心来,从容地写,肯定少些,但要好些,尊重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一刻也不要忘记儿童文学首先是文学。

“推进原创是我们的责任”

有着48年的历史、月发行量过百万的《儿童文学》杂志,一直是发现和培养儿童文学新人的重要阵地。除了办刊中坚持“纯净阅读”的文学理念,该杂志从2010年起,依托丰厚的作者资源,向原创图书出版领域拓展,仅1年时间就业绩斐然。主编徐德霞认为,坚持纯粹的文学性、坚持原创性是他们制胜的“法宝”,“在很多同类杂志向教辅、综合转型时,在发行量跌到5万份的时候,我们都没有改变方向”。

据《儿童文学》杂志介绍,在这届“擂台赛”的评选中,专家投票和读者投票出现了极大的差异,不但前三名中双方没有一部作品相同,而且作品相互之间的名次差异极大,这样的结果连主办方都很吃惊。“专家更注重作品的人文精神、艺术创新和美学探索,而读者更关注阅读趣味,但是这两者并不矛盾,我们杂志不会因为市场的所好而大幅度地向读者一方偏移,而要在艺术个性和读者需求之间寻找平衡,进一步探讨这种差异的原因。”为适应读者的不同需求,同时为更多的作家提供平台,《儿童文学》杂志从今年开始增设了“伴侣”丛书,专门为阵地稀少的中篇作品提供园地;而即将推出的“故事”丛书将弥补现在《儿童文学》忽略小学低年级孩子的缺憾。

《儿童文学》进入图书出版领域后,推出了一批富有潜力的“无名之辈”,并为他们的“金作家”提供一系列培养计划,为作家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对此,中少总社社长李学谦表示,这并不是想急功近利地打造畅销书作家。在他看来,少儿出版首先要立足原创,引进版再多都不能成为基础,在原创的基础上推出精品力作,继而形成自己的品牌,才是理想的模式。“内容永远都是王中王,是源头”,李学谦认为,载体会变,但内容永远是基础,中少总社将花大力气推动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的发展。

+1

来源: 作者:hongyan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