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语文老课本好看因为没高考

观察

2011年02月09日

  语文老课本比现行教材好看(亲贝网配图)

据亲贝网了解,就在现行语文教材争议不断的时候,一套民国老课本在重印三年之后悄然热卖,书店断货、出版社加印……

兼具文学熏陶、德育美育等多重功能的现行语文教材负担沉重,70多年前的老课本重新走红,也许能给我们的新语文一点启发。

“小猫姓什么,你知道吗?”“它姓小。”

“怎么知道它姓小?”“我姓黄,大家叫我黄大文。它叫小白,不是姓小吗?”

“不对,小白两个字是它的名字。”“那么,它姓什么?”“我也不知道。”

对于《开明国语课本》中的这篇课文,一位家长这样评价:“有趣稚拙的语言,开放性的结尾,活脱脱是孩子们真实的生活!”

老课本有现行教材缺乏的“温柔的价值内核”

马相武(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多次参与高考语文阅卷指导工作):

老课本能在70多年后重新浮出历史地表,说明它们是有生命力的,我觉得这主要是因为其中传递的一些教育理念具有当代价值,是跨越时代的。

《开明国语课本》带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发,就是它的人文气息和人性温暖,它具有一种温柔的价值内核,这是大半个世纪语文教材教辅一直缺乏的也是最珍贵的价值。人文情怀和童真童趣弥漫渗透于字里行间,并且自然流淌出来,这需要编者具有人文大境界和醇厚而性灵的语言文学的文化积淀。考虑到它们生成于悲凉和悲壮的历史社会语境,更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它们的弥足珍贵。所以这类语文教材具有研究价值和教学参考价值,更具有文化怀旧和人文价值。

今天看来,(老课本的)传授方式、渗透技巧,还有教育观念都很有意义,可以给当代很多启发。对于我们现在的教材编写、教学方式以及培养人的目标,都有很多借鉴的价值。

 

培养理念跟现在有很大反差,因为那时没统一高考

马相武:我相信它作为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参考资料还是有价值的,正好可以弥补我们现在教材的一些不足;但是我不认为二者之间是一个取代的关系,老课本和现行教材有一种互补性。如果把它作为课外读物,和现行的统一教材做一个相互的参照,还是很有用的。

现在有很多关于现行教材的抱怨,不过,我们现在的问题不是单一的教材的问题。我们现在的教育,高考是一个总目标,一个总的指挥棒;几乎所有阶段教育理念、考试方法、录取标准、教材教辅的编写、包括你怎么上课……都要考虑到让学生怎么样去适应这个考试。

这些老课本诞生的时代和现在不同,所以它的培养理念跟我们现在有很大反差。在这两种反差之间,可以让我们看到教育根本的东西是什么,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人,那么你是在应试的指挥棒下培养人,还是离开这个考试的指挥棒来培养人?

民国时代的教育有它的可取之处,它也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比如我们很多的科学家其实都是在民国接受了中小学教育,然后再到海外接受大学和研究生教育,最后海归回来建设新中国,“两弹一星”的科学家有很多就是这样产生的。

另外,我们现在的教材有些文章编造的痕迹太重,把成人的东西硬是灌输进去,超越了儿童年龄阶段的特点。

邓康延(作家、著名纪录片制作人,在云南腾 冲拍摄远征军纪录片时与老课本结缘,并以此为母本撰写专栏,引起较大反响):老课本里充满了那个时代成人和孩子们的志趣、理想和对中文的审美。但是,现在 的孩子去读的话,完全照搬也是不合适的。完全照搬老课本教我们现在的孩子,削足适履,肯定也不合适,但是里面反映出来的很多优点,比如语言的简洁、人性化 的故事、行文的美妙干练、戛然而止而余韵悠长……都是值得当代编纂教科书的人去学习的。

在悄然走红的民国老课本中,目前最为著名的是叶圣陶主文、丰子恺插画的《开明国语课本》。

叶圣陶之子叶至善在该书的序言中引用了父亲 的话:“给孩子们编写语文课本,当然要着眼于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因而教材必须符合语文训练的规律和程序。但是这还不够。小学生是儿童,他们的 语文课本必是儿童文学,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智慧。当时我编这一部国语课本,就是这样想的。”

 

“大家”们会为用“来”还是“去”争得不亦乐乎

邓康延:那些不管是从日本、欧美留学的,还 是从私塾里面熏陶大的文化学者们,他们都非常重视小学教育,像蔡元培、胡适这样的人都来参与制定这个国文教科书。出版社都投入了很大的力量,聘用一流的学 者来研究这些教材,每一课就那么寥寥一二十个字,但他们都要反复地考量,一方面怎么让课文更具有汉字的美感,另一方面能照顾到孩子的兴趣。比如有一篇课 文,大家就因为用“来来来,来上课”好,还是“去去去,去上课”好,争得不亦乐乎;因为“来”字笔画多,“去”字简单点,但是不够亲切,最后选的还是 “来”。

现在想要编出优秀的教材,一个是看你够不够 重视编选者的素质,能聘一流的人去做这些文章;另一个还要看你是不是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去研究孩子们的心态,现在的孩子喜欢的渴望的究竟是什么;毕竟现在的 孩子面对电脑、电视、手机等这样一个新的时代。所以我觉得除了一些常识、信仰恒久不变,更应该研究孩子们的心理,把他们的精神世界和新的物质世界交汇起 来。

叶圣陶他们当年是把这个当成事业来做,不是作秀

马相武:请“大家”去编书,形式上这么做一点都不困难,难的是“大家”能不能真正为书作出贡献,能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这些书的操作?我觉得要做到他们当年那个地步很难。

那个时代叶圣陶他们是把这个当成事业来做的,真的是全身心投入,不是作秀,不是一个完全的商业行为;而现在基本上就是一个“挂名”,利用“大家”的名声,目的是为了引起家长老师的关注。现在“大家”参与进来能不能产生相当于那个时代的教材,我表示怀疑。

再一个,不仅要看是不是大家,还要看他们的教学理念是不是先进。比如叶圣陶,他不仅仅是大家,他的教育理念在当时也是最先进的。那个时代,中西文化教育在开放的氛围中互相冲撞,吸收交流,没有一道很明显的界沟,所以能产生这样一种教材。

不过,从教科书到教辅书,从旧教材中获得某些启发、得到某些思路,沿着这种方向做一些改良,是完全可以的。

 

当年任何出版社都能出小学课本,

用什么教材学校也能自己选

邓康延:我在腾冲的时候想买点民国的文艺 书,没想到其中夹了几本老课本,当时是商务印书馆的“新国文”。有个在国家机关工作的朋友和我一起,我们俩看了这些书以后,全都被吸引进去了。(老课本) 文字简洁明了、清新质朴,没有无病呻吟;包括一些插图也显得非常生动,拙朴自然。

为什么这些教材质量高?我想是因为当时的教材出版非常分散,任何一个出版社都可以出小学课本,但是你最后要经过市场的检验,因为用什么教材学校也可以自己选择。当时私塾开始变成现代小学,从城市到乡村小学建设的速度很快,对课本的需求是大量的。

编者们一开始可能抱着教育救国的想法,但是 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教科书本身的商业价值也体现出来:你做好了,会有更多的学校来订,影响大,利润也大,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竞争,各个出版社都是选一流 的人,图文并茂地去编辑出最适合孩子阅读的教材,经过激烈的竞争之后,只有几家成为最后的翘楚,比如商务、开明、中华、儿童……商务的课本有一册一印就是 1400多版次。

备受争议的语文

“鲁迅大撤退”——

2010年9月,编剧刘毅发帖称:“开学了,各地教材大换血”——他列举了20多篇“被踢出去”的课文,包括《药》、《阿Q正传》等,其中涉及鲁迅的作品多篇,被刘毅称为“鲁迅大撤退”。

尽管事后相关专家澄清这是人们对语文教材了解不够全面所导致的误解,但是一场关于“什么样的文章适合进教材”的争论还是在坊间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名篇“整容”——

2010年10月,《收获》杂志副编审叶开在博客上连续发文《上海小学语文恶意篡改安徒生童话》、《被小学语文教材篡改的巴金名作》,表示:“小学语文教材里大量出现的剽窃和篡改的劣质课文,比三聚氰胺奶粉还要危害深远。”

而参与教材编写的专家则回应称,文章选进教材就必然会修改。“作家不是为了教材而写文章。文章可能会带上时代烙印和个人色彩。比如使用了不够规范的白话文等。”同时,文章入选课文还需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时候限于篇幅、生词等方面,也会进行改动。

教材应让“暴力”走开——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侯会建议中学语文教材删除 有渲染暴力血腥之嫌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侯会在其博客上写道:“《鲁提辖》一文的核心,无非是描写一个杀人场面,尽管血淋淋的内容被生动的比喻、 花团锦簇的文字所掩饰,但丝毫不能改变一个生命当场陨灭的残酷现实。我不反对在大学课堂上给更为成熟的年轻人讲析这样的经典片段,然而这样的故事是否适合 放在中学课本中,则是个问题。”

+1

来源: 作者:admin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