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陪读未必是好事 或影响孩子心理发育

观察

2010年12月30日

在中国的一些家庭,有一种生活正在快速传播。这种生活叫“陪读”。

“陪读”,这个字典里无法查阅的新鲜词,已从农村到乡镇,从乡镇到市区、省城、京都,不断播撒,甚至愈演愈烈。越来越庞大的陪读家庭,出现在诸多中小学名校甚至大学附近。有的家长不惜一方放弃工作,专职陪读;有的举家搬迁,另谋生计,只为孩子求学。不管怎么说,“陪读”生活实实在在地存在,家长总要面临选择。

为能让孩子好好学习,力争考上名牌大学、重点中学,“陪读”家长一般在学校旁边租房、买房,或买车每天远距离上下班,进行全职或半职陪读。在陪读大军中,既有不惑之年的中年人,也不乏年过花甲的老年人。他们按学校的时间表起床、做饭、休息,无怨无悔,惟一心愿就是把孩子培养成才。

与命运搏斗,还是拿孩子做赌注?

呼和浩特市机场路附近的鸿德国际学校周围,有上百个“陪读家庭”形成的“陪读村”。陪读村的居民,大都来自内蒙古各个旗县或边远的农村。而在四川成都,与成都树德中学大门只相隔100多米的一处大院内,则是成都有名的“陪读栖息地”。院子里80多户人家中,高峰时期就有60多户是租房陪读的房客。每年7-9月,几乎天天都有外地人来问有没有房子出租,有的甚至提前半年就把房子租好了。

在大多数家长看来,这是很有益的一种做法。因为培养孩子成才,是每一位家长的愿望。说形象一点儿,就是与命运搏斗。而成才并非易事,除了孩子本身得刻苦学习以外,还必须要有时间和后勤做保障。

当然,陪读也是许多家长无奈的选择,很多家长并不愿意生活在出租房中,让自己和孩子一同受苦。但因某些家长对孩子心甘情愿地付出,使得一些处于观望的家长眼看着人家的孩子在进步,自己也就蠢蠢欲动了。他们总认为,一个人忙活一生都是为了孩子,什么事都没有忙孩子的事重要。只要孩子学习好,做家长的吃再大的苦都无所谓。

孩子作为父母生命的延续,承载着父母与家庭的希望。在一些父母的潜意识中,孩子能出人头地就是家庭的未来,“替代成就感”强烈地控制着他们。一方面,父母自觉自愿地包揽了本应是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另一方面,却把社会竞争的压力转嫁给了孩子。

现在的中年一代,许多人都因时代的原因而失去了更好的学习机会,所以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这种把人生当赌注无顾及地全压在孩子身上的做法,对有些孩子能形成上升动力,但对有些孩子却构成沉重的压力。

 

辛酸换笑颜,陪读是先赔后挣?

在近期热播的电视剧《陪读》中,我们会留意到陪读家庭的酸甜苦辣。“陪读妈妈”赵红英为帮助女儿学习,不惜辞去工作,在陪读村一住就是8年。为遏制女儿早恋,她花钱请“侦探”,在房门上安装猫眼,对女儿实行24小时的贴身跟踪。而“陪读爷爷”老钟头则对沉迷网络游戏的孙子于无奈之下以“装死”相逼。

但在现实生活中,还真有父母倾家荡产陪读6年,儿子最终北大毕业赴美读博士的悲喜剧实例。无论从陪读的“资历”、陪读的“效果”,还是从陪读的“感受”来看,成都的李先生,无疑要算陪读家长的“楷模”。为陪读,年近半百的夫妻俩至今没有一个自己的“窝”。如今,李先生夫妇靠着儿子从奖学金里节约出来的“每年1万美金”,过着“衣食无忧”的后现代生活。

李先生夫妇俩在云南当过知青,陪读的动力,就是想让孩子实现他们没有实现的大学梦想。回忆起6年的陪读生活,他们用了“倾其所有”和“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来表述。最艰难的是2000年,李先生夫妇所在的国企即将破产,每月两三百元的工资也拿不到,又加上李先生下海经商不顺,每月六百元的房租成了沉重经济负担。

曾经,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劝他们搬回宿舍,不要再租房子陪读了,但他们没同意。为渡过困境,李先生把结婚时以140多元1克给爱人买的金首饰,用每克60多元的价格贱卖,才勉强交上房租。最艰难的一年,他们基本上是靠变卖家产度日的。当时他们的开支,除了房租和儿子读书的开支外,基本上就是只买粮食等生活必需品。李先生说,如果真是孩子求学需要,哪怕卖血,他也心甘情愿。望子成龙的他们,就像孤注一掷的赌徒。如果孩子没有考上名牌大学,真不知道他们的路该怎么走?

“ 陪读”其实就是拿钱为孩子买时间,家长们无怨无悔,用“肩扛、手推”搞好后方供给,让孩子在读书的前沿阵地冲锋陷阵。对于那些家庭困难的孩子,有些孩子目睹父母为能让自己安心读书,或终日陪读或辛勤劳作,会激起一种感激之情,自然而然地化为一种动力。可李先生的夫人陈女士,作为过来人,并不刻意提倡陪读。她善意地提醒陪读父母,孩子如果相当聪明而且肯持续刻苦,这才是陪读成功的关键。

 

有必要进行陪读吗?

知识经济时代,孩子的教育,早已成为每位家长牵肠挂肚的事。当下中国家长选择“陪读”,可用“趋之若鹜”来形容,但还需要“观之若鹰”来洞察。

家长首先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其次,要帮助孩子找到学习与考试的薄弱所在,引导培养孩子自我发现问题的能力,并自我计划、解决问题,用一种孩子能接受的方法与其沟通。置身陪读,如果作为主体的孩子,没有憋着一股劲,没有一种学习能力的成熟展现,家长再怎么用心都无济于事。

其实,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是第一要务,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也非常重要。如果能够赏识孩子探索过程中的失败,也属难得之举。

如果孩子是被赶上“前线”的,一直处在被动灌输的“明线”学习状态,自然也就无法对知识融会贯通,这样的陪读成功率不高。

“明线”犹如文字本身,只是对作业和习题的表面纠缠;“暗线”则是对文章结构和主题意义的阐述,所谓对理论与推导烂熟于心,解析与综合游刃有余。“明线”恰如一道题的解法,而“暗线”则是整体思维的有机把握。这些东西可以见证-一个孩子是否有必要去陪读。

因我国现在有两亿多中小学生,但名牌大学数量却很少。为上一个好的大学,孩子必须面对“残酷”竞争。尤其是那些成绩差强人意的孩子,很多家长对孩子是否陪读,面临着两难选择。这些孩子的家长,也知道孩子有多大能耐,但还是想试一试。可他们也顾虑到陪读的弊端和后果,仅以某些孩子的内向性格来考量,一旦高考不好,觉得对不起陪读父母,很容易产生了内疚、消极,甚至愤怒的极端化情绪状态。

王女士作为一个临时工,一直在全职陪读的想法中徘徊不止。为了孩子的学习,她和丈夫把电视“戒了”,网线也准备停掉。但因孩子成绩中等,起色不大,自己是否勇敢地去陪读,她感到无所适从。王女士的无所适从,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街坊萧女士的故事,就在王女士心里留下了阴影。萧女士原本有个不错的工作,但为了上高中的儿子能够安心学习考取好的大学,她辞掉了工作专门陪读,可孩子的成绩还是上不去。家里电脑封起来了,可孩子心思还不放在学习上,经常编造各种谎话往网吧钻。孩子的定力太差,社会上的事物像个磁场,让他抵抗不了。最后孩子没有考上大学,萧女士的工作也丢了。

但事情总是相对的。如果孩子强烈希望家长陪读,就该积极考虑。李女士的儿子原在学校宿舍住,但他每次回家都说在学校食堂吃不好,特想和家里人住一起。而且在宿舍住,孩子睡眠质量很低。高一时,她也没把孩子的话当回事,但高一下学期期末,李女士发觉孩子学习成绩下降。她开始着急。虽然儿子在名校上学,但如不能利用好这三年,考上理想的大学就变成一个泡影。于是,她一咬牙办了停薪留职,专门租房照顾孩子的生活。结果,孩子在租住房的环境中经过适时调整,成绩稳步提高,最终考上了重点大学。

 

难以绕过的心理关隘

目前很多父母在给孩子当陪读,那是因为有些人陪读成功了,于是不少家长开始 “东施效颦”。一人读书,全家上阵,已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大多数父母都天真地认为,子女生活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是不会出错、越轨的。殊不知,自己对子女如此精心呵护,却扼杀了培养自理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机会,反而会助长他们许多惰性。

陪读现象的产生,归根结底是应试教育和家长攀比的产物。

孩子的学习自控力差要陪读,学习成绩不佳要陪读。似乎陪读就能让孩子成绩更好,学习更自觉。果真这样吗?父母陪读的本意,是要让孩子变得能自觉地学习,而更多时候参与过多,效果却相反,学习渐渐变成逼迫性的了。优秀的学习品质,应是能独立完成课业、勤于思考、认真严谨、勇于克服困难、有一定自控力等等。由于时常有父母这个“老师”在旁指导,孩子的学习品质没有得到实打实的锤炼。

毕竟学习终究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在旁寸步不离、近乎监视的陪读,很容易让孩子心生反感。有个初中一年级的孩子曾向同学抱怨:“我妈每晚都坐在我旁边,看我做作业,看我复习,做完课内作业又要做她布置的作业,还不时要唠叨几句,耳朵都起茧了,烦死了!一晚上都不让我出去玩一会,我什么时候才能摆脱这种苦日子?最好她生病住院死掉!”多可怕的诅咒!可这能单方面的责怪孩子吗?

之所以出现以上这些状况,是因为家长把陪读当成了一块通往名牌大学的敲门砖。当把这块敲门砖握在手中,他们觉得总有绕不开的心理关隘上的小旗在晃动。

心理关隘之一:攀比心理。现在学校与学校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相互攀比严重,“别人家的孩子有的,我的孩子也一样要有”;“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样,学校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越来越高;对家长来说,别人的孩子住校,我就干脆在学校旁边租房,对孩子进行更好地照顾。有些经济条件不怎么好的家庭,家长甚至是在当地边打工边做孩子的“全职保姆”。

心理关隘之二:牺牲心理。我国的传统观念和国家的独生子女政策,也让父母肯于为孩子奉献一切。现在一个家庭就一个孩子,家长们不敢对孩子放任自流,并且相对来说也有可能为他们提供较好学习和生活条件。在传统观念和环境的影响下,即使是各方面条件不好的家庭,父母为陪读也愿作出巨大牺牲,包括放弃工作、省吃俭用或拼命打工挣钱等。中年家长愿意以陪读的形式成就孩子的学业,这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们普遍存在的“补偿心理”。

心理关隘之三:后援心理。就业市场对求职者学历的要求,使家长感到了竞争的压力和教育的重要性。为孩子创造出与别的孩子一样的甚至是更好的条件,才能让孩子好好学习。家长们从小对孩子进行了“无微不至”地照顾,岂能在关键的求学问题上撒手不管?甚至当孩子要到外地上大学时,他们后援之手也要伸过来-接着温情陪读。

说到底,进行陪读的那些家庭,还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如果没有经济实力,不能在城镇生存,谈何陪读?这倒使人想到一个故事-某地农村一家5个孩子,父母目不识丁,且生活贫困。可他们的孩子,硬是一个个考上了名牌大学,有的还念上了研究生。这个农户家庭教育成功的奥秘在于:做父母的善于激发子女奋发有为的进取心,形成积极、稳定的自学、自教动力机制。但这种成功实例,却没有引起更多家长的重视和兴趣。美国教育家阿贝·鲍梅尔有一句话很有道理:“教育成功的关键,不在于你家中有多少书,不在于你懂得多少知识,而在于你对学习的态度,这种学习的态度可以帮人绕到知识的背后,这比你懂得多少知识要重要得多。”

+1

来源: 作者:admin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