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网络打拐新路径 牛奶盒寻人

社会热点

2015年04月22日

原标题:中国也该有“牛奶盒寻人”

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日前在新华社《瞭望》周刊和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网络时代的打拐路径与社会责任”研讨会上表示,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拐卖儿童发案数不断减少,破案率不断提升,但由于拐卖犯罪流动性比较大,单靠公安部门破案如同大海捞针,需要“微博打拐”、“网络打拐”等为社会公众参与打拐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为破案提供更多线索和便利。

2011年春节开始,由中国社科院研究院于建嵘、记者邓飞等人发起的“微博打拐”活动,促进亿万网友“随手拍”式的参与,与警方、媒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各界力量紧密结合,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网络打拐”行动,充分显示了全民打拐的威力。“微博打拐”之所以能迅速形成舆论热点,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时微博是用户和受众最广、影响最大的“第一网络媒体”,微博上发布的失踪儿童信息,在第一时间被网络大V和众多网友阅知、转发,以几何级速度和烈度广为传播。然而,最近一两年来,随着“微博热”降温,微博的聚集效应和传播效应明显减弱,“微博打拐”再也难以成为舆论热点,虽然“微信热”取代了“微博热”,但微信并未能像之前微博那样发展成为打拐平台,总之“网络打拐”的效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网络时代的打拐路径与社会责任”研讨会分析了扩大社会参与、拓宽打拐路径的多种思路,其中,知名食品企业“乐世小厨”提出,即日起在系列产品外包装上刊印获得授权的失踪儿童信息和“微博打拐”官方微博二维码,顾客可以很容易在产品包装上看到失踪儿童信息,同时还可以扫描二维码关注“微博打拐”,获知更多失踪儿童信息,并可通过“微博打拐”举报疑似被拐儿童的信息,为警方打拐提供线索。在食品包装上刊印失踪儿童信息,扩大失踪儿童信息的传播范围,这个创意引起了与会者和媒体的兴趣,也受到一些网友的质疑。

现代社会也是“消费社会”,食品特别是儿童食品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把失踪儿童信息刊印在食品包装上,相当于把“寻人启事”发送到城市和乡村的千家万户,其传播效果之大是丝毫不用怀疑的。一些网友对此提出质疑,主要是说企业低成本甚至无偿采用失踪儿童信息,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扩大了产品的销路,赚取了可观的利润,企业实际上是在“消费”失踪儿童,如此以“打拐”之名行“广告”之实,不但有失公平,还可能侵害失踪儿童的合法权利,云云。

网友的担心不能说全无道理,但是未免太过计较和矫情。企业以刊印失踪儿童信息的形式参与打拐,本身也是在履行社会责任,如果一定要说这是广告行为,那也不能算是单纯的商业广告,而更多地具有了公益广告的特征。从技术层面上说,在食品包装上刊印的失踪儿童信息,必须获得警方和儿童家长的授权,被拐儿童获救之后,企业应当立即更换包装,刊印新的获授权的失踪儿童信息,同时避免已获救儿童的信息继续扩散。从法律责任上说,相关法律法规应当规定,食品企业应当通过一定的资质认证,才能获准在食品包装上刊印失踪儿童信息,以确保其参与打拐全程规范操作,并应从销售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作为资助打拐的公益资金;企业一旦被发现有违规操作或欺诈行为,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直至被追究刑责。

把失踪儿童信息刊印在食品包装上,其实不是“乐世小厨”的首创。1979年5月25日,美国纽约6岁的小男孩埃坦·帕茨征得父母的同意,第一次独自出门上学,在短短的上学途中失踪。小埃坦的照片被印上牛奶盒的侧面,进入全国的超市、商店和千万家庭的餐桌。后来,5月25日被宣布为“国家失踪儿童日”,美国社会开启了为期近10年的“牛奶盒寻人活动”。尽管小埃坦最终未能回到父母身边,但他的不幸遭遇,使美国社会开始真正重视失踪儿童问题,推动了一系列法律制度的出台与更新,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失踪儿童干预系统。美国的这些做法和经验,无疑是值得我们参考借鉴的。

+1

来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