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教育弱街同德围 学生一心闹逃离

社会热点

2011年01月24日

  明德中学的操场很小,硬件不足。

同德围处于城乡接合部,约有13万户籍人口,加上未入户人口和流动人口,估计实际居住人口达30万。同德围的居民多为建设广州地铁一号线和内环路而被拆迁安置到此的市民,也有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被安置到解困小区的市民。

同德围一直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除了恶劣的交通,教育也非常落后,有“教育弱街”之称。公立的明德小学只接收附近五条村里的学生,不收附近小区有户口的地段生,公立的明德中学只有初中没高中。

积德花园居委会主任麦锡仪介绍说,小区住户有2000多户,但入户籍的只有500多户口,“不迁进来主要是因为同德的教育配套跟不上,几乎没有好的中学”。

面对贫瘠的教育资源,小学生早早产生了“逃离”之心,中学生宁愿忍受交通拥挤,也选择回市区读中学,而家长为了使孩子能享受到市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十几年不敢把户口迁入同德围。

因为没法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及良好的教育环境,与同龄孩子相比,同德围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他们能有一个美好的前程吗?他们能摆脱贫困的“怪圈”吗?今天的同德围,是否就是明天的金沙洲?

加辛

“我一定要到外面读中学”

“我中学一定要到外面读”,加辛紧咬着嘴唇,这个积德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十分坚定地说。

“我是广州人,但我不喜欢这个地方,很脏、很乱”。同德围在她的描述中是漫天的灰尘,还有车辆的噪声,街上乱贴着小广告,有做假证的,有卖迷药的,还有追债的。“我常想人怎么是这样的,很缺德,我还知道有黑社会。”

生在同德围,长在同德围,同德围的社会生态状况深深地影响着这个13岁的小姑娘。加辛最喜欢的地方是天河,“那里可好了,交通方便,有超市,卫生很干净。”

加辛爸爸跟随工程队打散工,一个月赚1000元左右,工作很不稳定,加辛说起爸爸,喜欢说“他是个建筑师”。妈妈是一家大酒楼的服务员,每个月有1200元工资。家里还有住了十年的奶奶。

父母的收入决定加辛不能经常去天河,每隔两三周,她才可以到天河的书店来看书。虽然走上十几分钟,她就可以到同德围横滘村的一个书店去看书,“但好小,书也很少,找不到很喜欢的。”

妈妈:“考上大学就不用干我们这样的活了”

爸爸妈妈平时很忙,没有时间辅导加辛功课,但妈妈常告诉加辛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就不用干我们这样的活了,也不用找这么少钱的工作”。

加辛从来没有看过电影,都是同学讲给她听的,同学大部分是附近小区的,但也有一些是“家里有车的”。“那些家里有车的同学和我们交往有障碍”,加辛的小伙伴和同学吵架,同学大声说“我鄙视你”。加辛好几天都在想:“为什么他们有车?有车就可以说‘我鄙视你’吗?有车和没车为什么不一样?”

“我初中一定要到市里好的学校读书”

加辛胖乎乎的,总是喜欢问为什么,看见电视新闻里说大学生出来做保姆,做清洁工,她就想为什么念完大学还做这些?“这些新闻给我留下很深的记忆,等我长大了,我就可以解开这些谜”。

她的理想是考上清华大学,然后当一名总经理。

爸爸带她去妈妈打工的酒店,看见妈妈一刻不停,给人拿碟子递筷子,加辛一下子觉得妈妈养她很辛苦,“那个时候我就想当总经理,因为工资高,我不仅可以养自己,还可以养爸爸妈妈。”

加辛的设想很美好,“我很喜欢学习,可附近的学校都不好,我初中一定要到市里好的学校读书。”

+1

来源: 作者:admin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