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中国奶业发展新方向 走一体化道路

行业

2015年08月26日

“成熟发达的奶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准之一。”在8月18日举行的中国奶业d20峰会上,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强调,当前,我国奶业发展仍然处在大有可为的重要阶段,我国人均乳品消费只有33公斤,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1/2。

面对汪洋提出的话题,与会者一致认为,“一体化”是我国奶业发展的方向,它能有效解决中国奶业养殖与加工两层皮、“中间强两头弱”、奶源供需剧烈波动的问题和矛盾,增加中国乳业的竞争力、保护各方利益,是保证我国奶业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直接关系到奶业深层次矛盾的解决和现代奶业的构建。

后“三聚氰胺”时代

“农业部连续7年实施生鲜乳质量监测计划,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保持在100%,规模牧场生鲜乳的乳蛋白、乳脂肪含量均大幅高于国家标准。”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峰会上表示,近年来,我国多个乳品企业的多款产品在国际乳制品质量评比中获奖,或通过国际权威机构认证。“这些充分说明,我们完全有能力生产出安全优质的乳制品。”

这让台下众多乳企负责人感觉这几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其中不乏伊利集团、蒙牛乳业、现代牧业、三元食品等国内知名乳品企业。

“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地区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有机、绿色产品需求不断加大;随着人口结构的演进,老人和婴幼儿对乳品的需求也不断加大,中国乳业市场前景广阔。”内蒙古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说。

不过,韩长赋也指出,当前奶业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

对此,农业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度中心(北京)主任、中国农科院研究员王加启认为:“在消费者方面,我国奶业面临的挑战分两个层次:对于城市的消费者,就是消费信心的问题,如何唤醒消费信心,这是一种信任问题;还有一个挑战,就是我们广大农村的消费者,实际上是一个承受能力的问题。”

现场的乳企负责人也就此展开了讨论。

天津嘉立荷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连超认为,乳品质量的保证得有抓手,它的抓手就是检测;而在原料问题上,得优质奶源者得天下。

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副总裁卢光认为,生产婴幼儿奶粉要有好的牛奶,这就要求有好的饲草和饲料。

而新希望乳业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席刚则认为,国内商业环境存在一些问题。“我把原来所有的原辅料,集中到进口的几家大的原辅料供应商。为什么这么做呢?不是说我排斥国产,国内有很大一部分供应商花的心思不是在怎样提高产品品质上,而是在怎样对下面的业务主管、业务经理和分管负责人做公关上,原辅料品质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食品安全的管理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工作。”贝因美婴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焘说。

走产业化、一体化道路

如何解决这么复杂的问题?在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看来,奶业产业化、一体化是一条途径。

在这方面,现代牧业集团做得或许还算合格。据现代牧业总裁高丽娜介绍,10年前,现代牧业率先发出“规模化养殖”的呼声并付诸行动,应对分散养殖带来的安全隐患,迈出了奶业转型升级的“最先一公里”。

10年后的今天,中国奶业进入深化改革的“新常态”。面对国内需求和国外竞争的新课题,现代牧业构建出“种养加结合,零距离一体化”的生产模式,完成了奶业产业链的“最后一公里”,用创新的“新业态”拥抱发展的“新常态”。

“研究发达国家的奶业历史,可以看出产业化、一体化是它的明显特征,他们的产业化、一体化,无外乎通过奶业链本身,通过合作社的形式,促进奶业的发展。”李胜利举例说,最典型的案例在发达国家,如新西兰恒天然公司,奶农建牧场、加工厂,销售牛奶,销售之后的信息再反馈给奶农。“所以,奶业链内部的这种合作促进了产业的一体化。”

“另外一种模式是在奶业链外面,靠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来促进奶业的一体化。”李胜利说。如欧盟的配额制,尽管配额制在今年已经取消,但是在过去30多年历程当中,保持了欧盟奶业生产和消费的平衡,保护了奶农的利益。

中国奶业d20企业联盟在峰会上签署的《北京宣言》也传递了这样的声音:坚持产业一体化方向,建立产加销良性循环的利益联结机制,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传统奶业向现代奶业转变。

+1

来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