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汪洋定调奶业一体化 “种养加”捋顺产业链

行业

2015年08月25日

 

8月18日,D20峰会上,君乐宝乳业总裁魏立华向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介绍企业情况。

8月18日,以“优质安全发展,振兴中国奶业”为主题的2015中国奶业D20峰会在京举行。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此次峰会并发表讲话,指出一、二、三产业融合是奶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内在要求,好草养好牛,好牛产好奶,要打通种、养、牧发展渠道。“农牧民与奶业企业是命运共同体,要建立企业与农牧民间合理的利益连接机制,让农牧民分享奶业发展的成功。”

成也奶源,败也奶源。以一系列奶源安全事件为转折点,中国乳企开始告别向小散户收购原奶的局面,纷纷加强自有牧场建设,甚至将目光瞄准海外。由于养殖成本高企,国内奶源建设受到冲击,企业负担较重,杀牛倒奶情况还在上演。

面对困局与挑战,国内乳企一方面依靠产业链延伸把控质量、提升市场风险抵抗力,产业一体化已成今年乳业的关键词。另一方面,伊利、蒙牛等乳企也通过金融支持、奶农培训等,支持上游产业发展。

国内乳企集体“出走”寻奶源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D20峰会上透露了一组数据:全国已有1.3万个奶农专业合作社,乳品企业自建和参股奶源基地比重超过20%。伊利、蒙牛、光明等企业率先“走出去”,开始在大洋洲、欧洲、美洲布局奶源基地。

目前,伊利、蒙牛两大乳业巨头的奶源自给率均已接近100%,而依托于全产业链模式,河北君乐宝乳业也在产业一体化模式的保障下,于不久前拿到了全球食品安全标准(BRC)A+认证。

君乐宝乳业总裁魏立华表示,君乐宝奶粉所使用的原奶全部来自自建大型现代化牧场,管理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标准,牛奶中的蛋白质、微生物、体细胞等各项指标均优于欧美、日本标准。

2013年,伊利在新西兰投资大洋洲生产基地,之后陆续与美国最大的牛奶公司DFA、意大利斯嘉达达成战略合作,在美洲、大洋洲、欧洲三大西方乳业传统板块“打桩”。

“2014年进口原料乳粉折合成原料奶占中国国内商品奶源比例已经超过45%。”伊利总裁潘刚在D20峰会上表示,“走出去”占据奶源,一方面可以补充国内消费需求,平抑国内原奶价格波动幅度;另一方面也可减轻我国畜牧业的资源压力。

多奶企呼吁重视国内奶源建设

公开报道显示,此前5年,我国乳制品进口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幅,2013年更是高达37%,2014年我国进口乳制品同比再次增长了17.9%。一方面是进口乳品的冲击,另一方面则是国内乳业生产成本高企,原奶价格波动频繁,个别企业效益下滑,各地频现倒奶杀牛现象。

业内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即使海外建厂存在运输成本等压力,但综合成本依旧比国内要低,“国家对上游奶农有保护政策,企业不能压低收奶价格;下游面对消费者,为稳定市场,大企业也不能随便调高售价,利润空间的缩小促使许多乳企纷纷外出设厂。”

为避免杀牛倒奶现象重演,包括伊利、蒙牛在内的大型乳企也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扶持上游产业发展。

据伊利总裁潘刚介绍,为实现产业链共赢,伊利近些年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加大对产业链合作伙伴,特别是上游奶农的资金扶持。目前已累计支持上游养殖企业1000多户,融资金额近20亿元,增加奶牛存栏头数近6万头,年提升奶量近36万吨。

蒙牛也在2014年开设了“牧场主大学”项目,为牧场主提供专业、系统培训,以提升牛奶品质与产量。

产业一体化应对风险

新京报从D20峰会上了解到,目前许多乳企都开始了产业一体化布局,纷纷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以应对原奶价格波动、供给不平衡等市场风险,提升产品安全系数。一位参会代表向新京报记者透露,产业一体化已成今年国内乳品行业的年度关键词。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D20峰会上强调,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是奶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内在要求,要推进农牧集合,推进种养加(工)一体化。

据现代牧业董事长兼总裁高丽娜介绍,现代牧业“奶源全部自给”和独特的“种养加零距离一体化”发展模式,被大会公认为“养殖的巨头和一体化的典范”,形成了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的产业循环系统。

谈及产业一体化的好处,黑龙江省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景海说,从农业到养殖业,完达山从建立之初就是产业一条龙,养殖标准高,没有散户和小区,全是牧场,且很多从业者都是养殖业工人,有10万劳动力在产业链上,很好地规避了一些风险。

“当养殖业遇到危机、奶价下降时,我们实施最低保护价,保护奶农。”王景海说,但从当前形势来看,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应维护国内养殖业,把国内养殖产业基础保住。

+1

来源:郭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