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盘点口服避孕药认识中的六大误区

流产注意

2013年06月26日

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是最可靠的避孕方法之一,但是,本市的育龄妇女绝大多数都不了解这一点,闻药色变,顾虑药物副作用,担心服药有害健康。因此,澄清误解,正确认识避孕药,帮助育龄妇女选择适宜避孕方法,是妇女保健的必修课程。

误区一:副作用大

真相是:避孕药的成分是孕激素和雌激素,不同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仅有少数妇女特别敏感,会有一些副反应。

在开始服药时少数人有轻度恶心,食欲减退,一般持续2-7日后即自然消失。根据上海地区统计资料,口服1号避孕药、2号避孕药、三相避孕药及妈富隆,发生消化道反应约5%-10%,服药1年后均降为l%左右。为了减轻反应,可以调整服药时间至睡前,也可以更换另外的避孕药。

至于体重,服避孕药后绝大多数的妇女体重并无明显变化,少数妇女体重增加,主要原因是避孕药使她们的食欲变好,吃得多了,自然发胖。因此,只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进食量或多做运动,便无须担心体重问题。

误区二:导致内分泌失调

真相是:短效口服避孕药含有低剂量的雌/孕激素,其作用是使妇女体内的生育能力处于受抑制状态。对于生殖内分泌失调的妇女而言,激素避孕药有助于缓解自身内分泌系统的紧张状态,维持雌、孕激素的协调与平衡,具有调整内分泌的功能。例如可以治疗月经失调,缓解痛经和经前期综合征,减少经血量,预防月经过多引起的缺铁性贫血等。

误区三:可能致癌

真相是:单纯的雌激素长期作用而无孕激素保护,可导致子宫内膜癌。但是,激素避孕药都是雌、孕激素复方的或是单纯孕激素的,不存在这种风险。相反,长期用药可以降低妇女癌症的总体风险,如降低卵巢癌的风险50%-80%,降低子宫内膜癌的风险50%,还可能减少结肠癌风险。并不会增加乳腺癌风险,也会不增加外阴癌和阴道癌的风险。

误区四:半年后才能备孕

真相是:当药物被清除后,避孕作用才消失,妇女才可能恢复生育能力。药物进入体内后,经过7个半衰期便只剩余1/128的量,即已经被基本清除。短效口服避孕药剂量低,代谢清除快,停药7天期间药物基本被清除,不会对停药后怀孕的胎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在停药后的第1个周期即可以备孕,无需等待半年。

误区五:会导致永久不孕

真相是: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避孕药对生育的影响是可逆的,即服药期间可避免妊娠,停用后可恢复生理周期和生育能力。短效口服避孕药剂量低,代谢清除快,停药后的第一个月经周期就可以恢复排卵,99%的妇女于2-3个月内排卵功能恢复正常。

此外,在使用甾体避孕药期间对生育力还具有保护作用。减少人工流产以及因流产导致的种种并发症以及对生育的影响,对妇女的生育力起到保护作用。能调节月经,使妇女免于各种月经失调疾病,包括功血、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对妇女的生育力也起到保护作用。能降低盆腔感染的发生,对输卵管的功能有保护作用,这是受孕的非常重要的环节。

误区六:用紧急避孕药代替

真相是:口服避孕药是避孕的常规方法,需按周期每日服用;紧急避孕药是紧急补救方法,是在偶然一次没有避孕或避孕失败后(如避孕套滑脱)72小时内口服孕激素或抗孕激素类药物。两者差之甚远,不可代替。

+1

来源: 作者:linhongyu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