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幼儿园教育 重在内涵而不在形式

教师论文

2015年06月12日

今年,笔者随国内一家民办教育机构组织的考察团赴以色列考察了该国的学前教育。在以色列的9天中,我们考察了5所幼儿园、一个科教基地、一所大学的学前教育学院。

QQ截图20150612175926

幼儿园教育 重在内涵而不在形式(亲贝网qinbei.com配图)

以色列学前教育与国内学前教育不同的是,入小学前一年的学前教育被列入义务教育体系。政府一视同仁,不以幼儿园的举办属性、收费多少为审定标准,所有幼儿园都享有同样的政府补贴。以色列的幼儿园每班教师的配备标准是一名教师,两名保育员,国内的幼儿园每班教师配备标准是两教一保,从建制上可以看出我们两国对学前教育的理念有差异。真正走进以色列幼儿园,发现这种观念差异更大。

笔者参观完以色列不同地区的5所幼儿园,忽而念起中国的一句俗语:包子有肉不在褶子上。以色列生活水平很高,很重视教育,出了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但是行走在该国的幼儿园,发现包子上的“褶子”并不好看,幼儿园里的玩具旧破、杂乱无章、活动区狭小,用现在的流行语,一点都不“高、大、上”,甚至按我国颁布的幼儿园标准,都是要取缔的、要受整顿的。但是深入幼儿园内部,发现包子外表不好看,并非没有“肉”。这里的幼儿园教师都接受过本科教育,不乏教育学硕士、博士,保育老师最低学历也是本科毕业。他们对孩子都很热爱,刚从沙坑跑出的孩子扑到他们身上,他们同样微笑地抱着。老师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孩子的朋友,是活动的参与者。

以色列的幼儿园并非什么都不“教”。数字、字母在活动区中、在墙上等随处可见,但都要在“玩中学”,学得好坏并不是衡量孩子好坏的标准。更不是园所好坏的标准。愿意不愿意学、学的多与少,很随意,没有统一标准。但老师特别强调孩子与大自然接触,置身于大自然当中,树下、草边,笼中喂小鸟,圈旁看牛羊。他们把大自然当做孩子最好的老师。每个幼儿园都有沙坑,孩子可随时到沙坑玩,累了就回来玩玩具。教室中的教具、玩具很生活化又是一大特点。沙坑里既有菜铲、锅、娃娃、车,还有用于生产的旧工具。很多绘本是哥哥姐姐的“剩货”。老师说,这些玩具孩子更爱玩。

笔者以为,不在意包子外在的“褶子”而重视里面的“肉”,正是教育理念先进、该为我们学习之处。这一理念,是让孩子从小建立环境锻炼的意识,有意让他们在差的环境下成长,也是节俭办园,关注教育的最终目的的做法。

以色列的幼儿园和我国一样,办园主体也多元化。有政府办、私人办、也有集体办园。但教育主管部门对幼儿园的管理,和我国有一些不同。以色列教育部门对幼儿园的管理相对宽松,很少“统一要求”,只抓食品安全、一教两保的师资标准等几个大问题,其他都是幼儿园自行要求、自行完成、自行解决,只要家长满意。教育主管部门鼓励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教师团队按自己的教育理念工作,充分尊重、信任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创造性。

我们到达以色列的第一天就来到为斯拉夫的一所优秀学校。这所学校的校长是一位体态丰满的校长,领导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2个年级。他年轻时是一位陆战队军官,40岁从以色列国防部退休,经过学习拿到英国莱斯特教育博士,从事专职校长19年。我们走进他的办公室,面积不足16平方米,很朴素,设在学校大门口最近的地方,学生可以随便进去找他。他说,要让孩子每天都能看到他,鼓励每一个学生直呼其名。他同意在学校平房窗户外架设梯子,学生可以爬出去;他批准上课不听讲的学生离开教室,几个兴趣相同的学生自由讨论,认为这样能启发思维;他对上课玩东西的学生不但不批评,反而提供玩具,认为边玩边听讲,学到的知识更牢固;他觉得学生上课时不一定坐在椅子上,可以坐在不容易把握平衡的支撑物上,有利于学生精神专注等等。对这位校长的这些创新实践,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不是指责,而是鼓励他去探索,在当地教育官员眼中,一线教育工作者是真正的教育专家。

我们总说,中国的教育要与国际接轨,以色列教育考察,给笔者最大的感触是,教育不能一刀切,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用一把尺子衡量的,要重实质而非外表,教育到底好不好,最终要看是否有利于个体的创新发展以及对个体生命本身的尊重。

+1

来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