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幼儿好习惯养成 离不开文学作品

幼儿园管理

2017年03月20日

班级是幼儿园实施保教任务的基本单位,也是幼儿学习和游戏的主要场所。幼儿日常行为的养成和教师一日活动的组织都是依托班级这个平台进行,一个班级是否具有良好的活动氛围,不仅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还会直接影响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抓好班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主要抓幼儿的日常常规管理。

幼儿园1

 

和幼儿共同讨论  制定活动规则

讨论是幼儿在学习生活中相互合作、相互交流而确定一种最佳方案的过程。我在制定班级活动时,经常与幼儿共同讨论制定活动规则。如:在解决班级幼儿不爱惜图书的问题时,我没有对孩子机械地提要求,而是创设环境,引导幼儿讨论。我问“今天早上老师一进门就听见图书角的图书在哭,为什么?”小朋友们就说“是某小朋友把图书撕破了,所以它才会哭”。那我们怎样做图书才不会哭呢?幼儿立刻回答“我们以后要爱惜图书,轻轻拿,轻轻放”。于是,我把孩子们自己讨论出来的结果制定成规则共同遵守。

发挥评价功能  强化遵规守则

幼儿是在老师和同伴的评价中成长的,他们非常在意这种评价。所以,我每天在幼儿离园前对他们一天的表现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让孩子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比如,在评小红花活动中,我问某小朋友能不能评时,幼儿就去想评不评的理由:他在厕所里打人、他把玩具扔在地上、他把水泼到小朋友身上等。我就抓住这些问题引导小朋友遵守规则,并对原有的一些规则进行调整完善。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班级和谐的先决条件,它让幼儿感到班集体的温暖,形成安全感、信任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我都放低姿态,经常和幼儿一起做游戏、一起玩耍、一起散步,并从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讲幼儿听得懂的大白话,拉近和幼儿之间的距离,让幼儿对老师产生安全感、信任感,在班级生活中感受到快乐。

运用幼儿文学作品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幼儿文学作品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表演性,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我在促进幼儿常规养成时,经常选择一些有意义的文学作品对幼儿进行教育,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针对孩子们不好好吃饭、不爱惜粮食的问题,我给他们讲《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并组织讨论故事中的不同角色,教育幼儿爱惜粮食。经过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后,孩子们能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把饭菜撒在桌上、地上,养成了良好的进餐习惯。

幼儿园的班级管理,是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既需要老师和保育员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家长和幼儿园的共同配合,只有不断探索班级管理的新思路,才能使每个幼儿在和谐奋进的班集体中健康成长。

+1

来源:李家芳 作者:张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