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幼教 多给孩子一些尝试机会

幼儿园教学

2017年01月22日

 

在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实验幼儿园,以“生活化、游戏化、自主化”为特征的“区域活动”,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遵循“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这一活动原则,孩子们在精心设计的科学区、社会区、表演区、美工区等活动区域,玩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玩出了发现和探索的精神,也玩出了阳光和自信。

近日,记者在该园体验了一把区域活动、自主游戏和幼小衔接“软着陆”的魅力。

给孩子尝试的机会再多一些

上午9:30,孩子们各自选择喜欢的区域,开始了自己的兴趣“研究”。

在“科学区”内,刘宗源小朋友正在玩区域活动“进球门”。这项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感知大小粗细不同的圆柱体、纸杯等物体的滚动现象。

第一次,他玩的是“圆柱过球门”,大小两个圆柱体和一个饮料瓶都被他成功滚进球门。但在第二次,玩“纸杯进球门”时,他却失败了。为什么会失败?

刘宗源仔细看了下纸杯,摸了摸小脑瓜,很快找到了原因:“一头粗一头细,滚起来就会拐弯。”旁边的教师追问:“那么,纸杯是向哪边拐弯呢?”小家伙有了新的发现:“总是朝向细的一端拐弯。”发现这个秘密后,他继续研究如何让纸杯顺利滚进球门。

挑战,遭遇失败,再挑战,再失败。在近一个小时的探索过程中,教师一直在旁边仔细观察,只是在发现他一筹莫展的时候,才会“不经意地”提示。

“最重要的不是急于找到‘标准答案’,而是保护孩子乐于探究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园长王世英说,“我们要允许和鼓励孩子不断试错,因为经历错误和失败,其实与成功是一样重要的。只要我们给孩子尝试的机会多一些,再多一些,孩子有了成长的机会,自然会带给我们越来越多的惊喜。”

 

对幼儿的控制再少一些

与传统教学相比,区域活动给幼儿更多的自主性,从时间到空间,从内容到玩法,教师并不过多干涉,不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在自由宽松的游戏氛围中,孩子能够更加轻松自然地再现生活情景,并在模仿中获得经验。

“服务员,来个盘子;服务员,来个碗!”刘其圣小朋友在“宝宝餐厅”模仿爸爸颠勺,不仅颠得有模有样,嘴里也没有停下,一副派头十足的大厨模样。在与“客人”交流时,他热情主动,及时满足“客人”的用餐需求;同时还主动推荐菜品、提出营养建议等。

一位“客人”说:“我要一个烤香蕉。”他接着问:“要加番茄酱吗?”紧接着,他又向另一位“客人”推荐:“你要不要胡萝卜,打包吗?”得到许可后,只见他“噌噌”地削皮,“当当当”地切菜,又是倒油又是加盐,忙得不亦乐乎。当旁边的小客人都被吸引过来“围观”时,他却说:“这里太热了,快出去吧!”后来“客人”要走了,他又追上来问:“我给你办个会员卡吧!”

在各个活动区里,幼儿园都力求少一些控制,多一些幼儿自由自主活动,再现生活情境。在百灵班的美工区,李梓可小朋友自言自语地说:“我星期六过生日。”令她惊喜的是,同在美工区的几个孩子马上开始不约而同地围绕“生日主题”忙活起来:他们有的画蛋糕,有的制作生日帽,有的做贺卡,还有一个小朋友用彩泥做了一个超萌的“创意戒指”。最后,孩子们围在一起,唱起“祝你生日快乐……”

 

让童心存得更久一些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向小学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幼儿成长过程的一个重要转折。虽然幼小衔接主要集中于幼儿园大班,但幼儿园始终坚持将准备工作贯穿于整个幼儿阶段,如幼儿习惯的养成、性格的形成、能力的提升等,以便入学后尽快适应角色转变,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软着陆”。

幼儿园每年在大班开展“3+2+1”活动,即“三个”体验,“两个”仪式,“一次”参观,为幼小衔接“软着陆”架起了一座“开满鲜花”的桥梁。

“三个体验,旨在通过为幼儿创造各种参与体验的机会,缩短他们将来进入小学后的心理适应期。”王世英说,一是体验做“文明礼仪小迎宾”,二是体验做“我是小老师”,三是通过“才艺展示”,体验“我很棒”。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孩子学会帮助其他小朋友,学会感恩,树立自信。“两个”仪式,一是“捐书”仪式,二是“授旗”仪式,通过仪式元素体验成长。“一次参观”即全方位参观附近的小学,参加小学的幼小衔接活动,帮助幼儿消除对小学校园的陌生感,建立亲密感。

此外,幼儿园还通过组织开展以“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老师,我想对你说”“再见了,幼儿园”等主题活动,通过语言表达、绘画活动、游戏活动等多种活动形式,给孩子们创造“用心去爱”的机会,为今后的成长积蓄能量。

“幼儿园就是让孩子的天性得到充分释放、自由舒展的地方。我们是教育者,更是每个孩子童年的守护者。”王世英说

+1

来源: 作者:王晓芳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