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让孩子学体育为什么最好进科班

3-6岁教育

2011年04月26日

小明爸妈常想:我们家旁边就有一个运动场,每个双休日我们都带孩子去锻炼,所有的项目可以轮流玩个遍。平常小明放了学,自己想去的时候,也可以自己去。这不也是锻炼吗?干吗一定要参加训练班呢?对这个问题,许老师是这样回答的: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人的运动能力的获得途径。

人的运动能力的获得有先天和后天两种途径。先天途径指的是遗传效应,主要是指在身体的形态和机能等方面。如腿长的人比较适于跑步、跳高等;后天途径包括生活效应和训练效应。生活效应指生活环境对人的运动能力的影响,如生活在海拔较高地区的人,心肺功能比较强,耐力比较好。训练效应主要表现在运动技能或技术的获得上。运动技能的获得有以下几个环节:1)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2)运动技能的提高:练习或训练3)运动技能的使用:健身、娱乐和竞赛

与其他知识的学习过程不同的是,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的特点是与自身肌肉活动相联系,学习相应的运动技术,像如何正确地做动作,有效地利用身体技能等。在学习运动知识的过程中,学习者的心理过程指向自身的各部位,如肌肉,呼吸,循环等等。有时,在学习某些技术时,还要克服恐惧心理。

运动技能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用于健身、娱乐,相当于一般的课外活动和成年人的体育活动;另一个是用于竞技能力的竞赛,这是运动训练的主要目的。如学校里的代表队,业余体校、专业队等。

其次,再看看自行练习和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的运动训练之间的不同。

从自行练习和运动训练对人的影响来看,运动训练属于教育的范畴,是由专职的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训练的活动。这种训练能使人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准确的知识和技能并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正确观点、信念、道德行为习惯等等。这种训练的影响,比一般环境的影响作用更大。它能够为孩子的心理发展提供更好的外部条件。而自行练习属于一般社会环境的范畴,人在这种环境中,一般是随机地、无计划地积累知识经验,发展自己。

从练习目的来看,专业运动训练的目的是提高技能,练习者在训练过程中身心的投入要大一些,受到的要求也严格一些。这些要求不断与练习者的原有心理发展水平产生矛盾,从而促进人的心理发展水平的提高,孩子从中所获得的身心改造就更为深刻、稳定。

比如,王涛小朋友开始参加游泳训练时总是请假,有时是为了看一场电影,有时是参加同学的生日party。其实他心里也很矛盾,两件事都想做,而事后又总是怀着内疚的心情去见教练。在这种矛盾交汇中,王涛慢慢地学会了或者将耽搁的训练课设法补上,或者诚恳向同学表示自己有训练课,下课后会尽快赶到。在解决矛盾的同时,他提高了自己的交往能力和意志力。

相比之下,自行练习更多是为了健身和娱乐,这种活动对于运动技能的要求不太高,家长和孩子都觉得,能活动活动就可以了。对孩子一般不会造成心理矛盾和冲突,因此,只要一般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技能就可以完成活动。在运动中,孩子的心身投人有限,所获得的身心改造也相应有限。例如,小孩子本来自控能力就比较差,今天心情好,就去练习,明天心情差,就不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仅运动技术没有学到手,心理素质也没有得到改善。

正规运动训练不仅可以发展孩子的体能、技能,还能提髙孩子的心理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体能、技能都会有所下降,惟有心理能力会永驻一生。所以,并不是说为了要拿冠军才去“科班”学习。

有人问2000年悉尼奥运会平衡木冠军刘璇:“如果你没有获得冠军,你后悔吗?”刘璇回答说:“不后悔,因为我得到的体验是其他的孩子得不到的。而且这种体验一生只有一次。”

+1

来源: 作者:hongyan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