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死亡会是孩子脑海中一个不灭的阴影

3-6岁教育

2011年03月11日

失去了最亲爱的人,孩子可能会伺机责怪别人一一医生、父母,甚至是已经死去的人。

“我恨你,我愿意让你死,而不是爸爸死。”盛怒时孩子可能会甩出这样的话。无疑,孩子把家人当成了出气筒,使同样哀伤的家人难以忍受。如果他们自己也感到的确“死错了人”,还会感到内疚。

亲贝网(http://www.qinbei.com/)专家称,这种愤怒是对亲人亡故的自然反应,题无能为力感觉的建设性的、主动的反应,至少是精力充沛的表现,是生命力的表现。当我们对于身边的事情无法控制的时候,还有什么比感到愤怒更自然的?因此,因自己不爱的人免于一死而对自己生气是多么可以理解!愤怒是孩子内心风暴的写照,是孩子修复可怕创伤的必经之路,因为它同时起到了宣泄的作用。在这个时候,关注脆弱的孩子的各种需要,接纳孩子的愤怒,特别重要。

有时,孩子会对死去的亲人感到愤怒,特别是当他自杀的时候。“我才不在乎他是不是活着。我就不喜欢他。他也不喜欢我。”否对自己的关心似乎能够保护孩子免于过分悲痛。

攻击性是个信号,说明孩子现在精神紧张。哀伤和痛苦使孩子的情绪经常大起大落,出乎意料地成了暴君,好像失去了一切理智:无缘无故地发脾气伴随一阵大哭,该睡觉的时候拒绝上床,诅咒并四处乱扔东西,拒不写作业或常规的家务。许多孩子用行为表达这种不安比用词语更容易。

  内疚

在悲伤的过程中,内疚常常与愤怒并行。孩子可能相信,由于他做了什么或没做什么导致亲人的死亡,特别是当死去的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因为在游戏中孩子们可能会希望或想像同胞死了。他们一定曾经愤怒的嚷道,“我要你死。”“你去死吧!“如果死亡真的发生我们会感到自己有责任、有过错,内疚无比。为了不惹更多的问题,有的孩子努力掩饰自己的内疚感,独自背着这个包袱,独行。

如果父母自己陷入悲伤之中而不能自拔,疏忽了孩子,会强化孩子的内疚感。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可能会认为哀伤的父母不再喜欢自己;有些孩子甚至会觉得被遗弃了;有的孩子真的迷路走丢了。这是内心不安的一种外在表现。

让孩子承认这些感受,告诉他们生气时说的话并不会导致死亡,对于孩子是有帮助的。另外,请孩子列举他们没有实现的愿望可能会有助于排解他们关于自己“魔力”的信念。哀伤中的父母不要忘记,要对孩子保证,父母需要他,爱他们。

  接受现实

尽管现实使他们失望、悲伤,但是,在反复寻找故去亲人的过程中,在对亲人的思念中,孩子的生命在成长。他们渐渐放弃了要故人复生的要求,最终接受丧亲的现实。

接受丧亲是需要时间的,要对沉溺于寻找故人的孩子保持耐心,否则,只会延迟哀伤的康复。

  这不是背叛

在哀伤的最后阶段,孩子开始接受丧亲的现实,开始接受自己的感受,开始调整自己。尽管与已故亲人在一起的日子结束了,但孩子对那些时光的记忆仍然活着,丧亲的哀伤也深埋在记忆之中而不成为永久的创伤。要告诉孩子’接受现实并不意味着对死亡的背叛。“冬天过后是春天”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接受现实的过程会持续多年

如果我们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在未来几年中就能敏锐地觉察孩子应激的征象,听到孩子求救的呼号。

然而,当孩子能够一如既往地过日常生活时,周围的人很容易忘记哀伤的阴影并没有完全移去。这种阴影会在孩子未来生命的关键时期再现出来,比如,在他成为父母的时候,在培养孩子的最初几年里,在他的孩子生病的时候。这种哀伤会持续到他的孩子周岁以后。

+1

来源: 作者:fangyuan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