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帮孩子摆脱嫉妒 维护孩子心理健康

1-3岁教育

2011年02月19日

2~3岁的孩子,看到妈妈抱起别人家的孩子时,便立马撅起嘴来,要求妈妈抱自己。家里来了带着小孩的客人,妈妈如果对小客人不断夸奖,逗啊、抱啊、给吃的啊,那么自己的孩子眼里就会流露出不满。有的孩子会奔往妈妈身边,依偎在妈妈怀里,轻易不再挪身;有的孩子还会对小客人充满敌意,捅捅人家,抢夺人家的东西,做点欺负人的小手脚。在幼儿园里,孩子看到别的孩子穿了漂亮的衣服,带了一件新的别致的玩具,会露出不快之色;老师表扬了某个孩子做得好,没受到表扬的孩子可能会对他的同伴“另眼相看”,或是愤愤不平地盯着,或是故意冷落他,孤立他,或是去捣毁人家的东西。这就是孩子间的嫉妒。

有一次,我问一个7岁的小孩:“你知道什么是嫉妒吗?”这孩子想了想:“有的事你能干为什么我不能干?有的东西你有为什么我没有?这时候我就会嫉妒。”孩子说得很清楚,嫉妒产生于一种“不如人”的感觉。但“不如人”并不必然产生嫉妒,有时产生的是羡慕。羡慕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它能刺激孩子的社会能力,帮助他们学习如何尊重他人的需要,激励孩子的创造性。使孩子从中学会分享、竞争、进取,以及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名誉。

嫉妒是一种消极情绪,它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如果孩子屡生嫉妒,天长日久,会成为一个心胸狭窄,气量小,容不得人的人。有的孩子看到别人某一方面比自己强,由不服气而嫉妒,常会贬低、批评别人,以说明自己比别人好。有的孩子还可能变得十分固执、武断,试图破坏别人的欢乐或限制别人的自由,形成对他人的不健康的情感,如怨恨、敌视等。这样的人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因此,帮助孩子摆脱嫉妒带来的消极情感,有利于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嫉妒处处可见,每个人都感受过嫉妒的痛苦,试图排除全部嫉妒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够帮助孩子做的是,当嫉妒出现时,对这种情感正确地引导,或是尽量减少引起嫉妒的情境。

①不要对孩子做不恰当的比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对不同的孩子做同样的对比,显然是不公道的。既然嫉妒来自不如别人的感伤,那么对比中的不当只能点燃孩子心中的妒火。

“你为什么不像小雨那样爱干净!”

“你为什么不像菲菲那样拉一手好琴!”

这种硬性对比,使孩子感到自己不如别人,孩子会由此自卑,孩子会感到被妈妈夸耀的那个孩子把妈妈的爱夺走了。他会由此嫉妒他。

②帮助孩子正确对待竞争

让孩子面对现实,这个现实就是他不可能拥有人们的全部关注和生活中的所有优势,要让孩子懂得,与人分享爱,并不减少爱。自己在某些方面即使成功地超过了竞争对手,别人的优势并没有因此减少,别人的价值依然存在。

③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让孩子提高自信心,减轻事事不如人的感觉,自信心充足的孩子,确信自身有价值,确信自己在父母心中及周围人心中有牢固的位置,所以,他能够平心静气地与人分享成功的喜悦,正视同伴之间的竞争。

对自己不满或感到自身没冇价值的孩子往往容易产生嫉妒。因为他对自身没有信心,他生怕别人超过自己,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他必须时时注意抓取能够占上风的机会,试图把别人的优势削弱下去。因此,他不会与人友好相处,也时常得不到别人的关注和喜爱。

我们应通过发展孩子特殊的兴趣与才能,以提高孩子的自信,让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证实自己的价值。

④让孩子学会欣赏。

孩子要是总被禁锢在独门独户的小天地里,很容易变得任性,惟我独尊。引导孩子广交朋友,让孩子更多、更充分地与集体在一起,和同伴一起游戏、绘画、跳舞、听音乐,使孩子接受友谊与集体意识的熏陶,了解在一个群体中,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能力。它们或能给大家带来美好的享受,或能帮别人排忧解愁,这些都是很美好的事。在群体中孩子逐渐学会了关心和爱护别人,学会了合作与竞争,学会了向别人学习,就会放宽心胸,减少嫉妒。

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与发展水平相仿的孩子一起,进行各种有趣的活动,孩子能够和别人一起做许多事情,能感到自己和别人都能对集体有贡献,自己能和别人打成一片,并从中得到力量,同时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他就不再觉得自己弱小无能。

+1

来源: 作者:红雨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