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如何教育淘气的孩子?

艺术培养

2011年02月17日

洋洋兴冲冲地推开门,大声叫着“妈妈”,和爸爸一起走了进来。妈妈问:“洋洋在外边干什么呢?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和我玩滋水枪,玩得可高兴呢!”爸爸得意地说。“饭都快凉了,快来吃吧。”妈妈叫洋洋。可洋洋余兴未尽,仍在屋里疯跑。爸爸只好跟着满屋子逮。好不容易逮着了,洋洋仍然不停地捣乱,拒绝洗手,拿着勺子胡乱搅和,把菜汤往桌上倒,折腾得一塌糊涂。

一两岁的孩子吃饭、睡觉和洗漱,确实是使家长最感头疼的事。孩子的淘气劲儿平时还不明显,一到吃饭睡觉或洗澡的时候经常把爸爸妈妈搅得手忙脚乱,气得七窍生烟。为什么这时候孩子会那么淘气?

孩子的日常活动以玩为主,玩是他永恒的兴趣中心,而吃饭睡觉和洗澡只不过是他的暂时需要。如果孩子不困,他决不会老老实实躺在床上;即使孩子要吃饭,他也一定希望吃玩合一,边吃边玩,或者干脆把吃饭当做过家家;洗澡是孩子们比较容易接受的事情,但是要他放下手里崭新的小汽车进澡盆子也不见得容易。要是孩子走了另一个极端,在澡盆子里玩得不肯出来,家长也不见得轻松。

更深层的原因是,孩子的抑制机能比较差,一且他们玩得很兴奋,就难以把兴奋点转移到别的事情上或者安静下来。既然孩子还不能自已调节活动状态,那么父母就得有意识地调整孩子的生活节奏,让他的活动有张有弛,有序进行。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注意,在让孩子做“正经事”之前,得给他们一个缓冲的时间,让他们渐渐平静下来。比如要到吃饭时间了,就不能再给孩子过多的刺激,使他处于极兴奋的状态。爸爸妈妈可以引导他做一些安静的事:看书或者收拾玩具,把他的注意力从亢奋的游戏上转移开。如果像洋洋的爸爸那样,快吃饭了还和孩子玩滋水枪,孩子能马上安安静静坐到饭桌边吗?就算勉强坐了下来,也不会老老实实吃饭的。

另外,在孩子做“正经事”之前,可以安排些准备活动,让他渐渐进入状态。比如,吃饭前洗洗手,安排一下桌椅碗筷;睡觉前刷刷牙,把灯光变暗,听爸爸妈妈讲个故事,听听安静的音乐或者妈妈唱的催眠曲;洗澡前让孩子准备在澡盆里玩的玩意儿,挑选换穿的衣服,等等。如果家长坚持这一套规律,孩子就会渐渐形成一个固定的行为模式,只要开始了第一个动作,就会像事先编好的程序那样,顺理成章地把这一系列事情做完。

有时孩子玩得太兴奋,不肯进入爸爸妈妈编的程序,家长就得想办法打断他的兴奋,把他的注意引开。比如,孩子傍晚不肯回家洗澡,爸爸妈妈可以问他:“你看,太阳公公到哪里去了?找找。”一两岁的孩子通常就会好奇地转过头去,四处找太阳,并且很认真地告诉爸爸妈妈:“不见了。”经过这一通寻找,他已暂时忘记了游戏,家长便可以借机对他说:“太阳公公回家去了,咱们也该回家了。”有些家长觉得孩子不可理喻,其实不然,孩子有自己的逻辑,只不过与大人的不同罢了。只要按照孩子的逻辑,找到一个孩子认可的理由,他会很乐意接受家长的安排的。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玩也是他们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让孩子快乐地跑、跳,尽情地欢笑,享受身心的自由与欢畅,这是孩子成长最丰饶的土地。而要使孩子既玩得尽兴,又有良好的作息习惯,确实是个不大不小的难题。但只要多动脑筋,持之以恒地向这个目标努力,家长最终会成为高明的指挥家,得心应手地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有张有弛,就像一首节奏鲜明的协奏曲。

+1

来源: 作者:红雨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