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专家解答上亲子班的烦恼

1-3岁教育

2011年01月11日

亲贝网育婴专家针对育儿论坛(bbs.qinbei.com/)用户所咨询上亲子班可能会遇到的烦恼进行了详细解答:

过去,他自己和自己玩,现在,他要面对那么多小朋友。过去,你的眼里只有他一个人,现在,你周围一下子出现了这么多跟他一样大的孩子。去上亲子班,对很多妈妈和宝宝来说,都是第一次参与一种集体活动,妈妈有些困惑就是难免的了。还好,我们有专家来提供帮助。

在 上亲子班之前,你想,有很多孩子一起玩肯定是十分美好的。可是,如今在这个大集体中,你会惊讶地发现,事情远不像你想象的那样,他会黏住你不放,或者会不 停地摸摸这、动动那,或者会突然大发脾气,还有的可能会与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你会不解地问,这是为什么?把心情放轻松一点,他正在经历这个年龄时期特有 的阶段。

每一次上亲子课的时候,都会有“问好”这个环节,老师说:“只要问过好的小朋友,就能得到一个小贴片”,而天天从来没有得过小贴片。

专家快答

1~2岁的孩子是发展陌生概念的关键期,他对亲人和熟人表现出强烈的依恋,对陌生人开始防备、怯生,在陌生环境缺乏安全感。

专家出招

1、不管孩子回答不回答问题,都要经常主动跟他交流。孩子虽然还不擅长说话,但是很擅长听话,他不但能理解,而且还能记在脑子里,离清楚地表达出来就差一步了,但这一步需要孩子相应的语言器官发育完善才能达到,所以父母不要着急。

2、抓住孩子的兴趣点,激发他的表达欲望。有的孩子特别喜欢汽车或者娃娃,父母就可以拿汽车和娃娃做交流主题,激发他露一手的表现欲望,增强口头表达的能力。

3、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他“内向、不爱说话”。给孩子的性格特点过早下结论,不利于他的主动发展。

姣姣对新鲜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她只要一到亲子班,就到处摸,到处看。我想让她参与活动,但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也不听我的,更不听老师的。

专家快答

“以自我为中心”是2岁左右孩子的思维特征。他们只知道自己的感觉与需求,不理解也无法顾及别人的感觉与要求,所以他们不容易与别人合作、轮流或者分享。

专家出招

1、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理,不要强迫他马上参加活动。家长带孩子来亲子班,以为就是来“上课”的,所以希望孩子像个学生的样子听老师的。但是2岁孩子 的脑子里还没有“老师”和“学生”概念。在安全的情况下,家长满足他看看这儿,摸摸那儿的心理需求,让他喜欢这个“教室”和“课堂”,以后他就渐渐地开始 关注和参加活动了。

2、保持平静心态,不要对他的行为大惊小怪,自己更不能发脾气。采取粗暴态度,常导致孩子更强烈的反抗,会慢慢形成逆反、退缩、孤僻等不良性格。如果孩子实在闹得厉害,就带他离开现场,因为转移注意力对年龄小的孩子比较有效,尽量避免与他发生正面冲突。

点点今天玩塑料水果,正玩得高兴的时候,被朵朵一把给抢了过去,他委屈地“哇”的哭了出来,我连忙安慰点点,但是他越哭越厉害,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专家快答

2岁左右的孩子还没有形成友谊概念,玩具比朋友重要,他们即使交朋友,也是因为喜欢对方手里的玩具,这种以玩具为中心的价值观,导致孩子之间经常因为抢夺玩具而发生战争,又因为共享玩具而走向和平。

专家出招

1、给几个1~2岁的孩子提供数量足够的玩具。这个年龄的孩子对玩具总是见异思迁,不能较长时间玩自己的玩具,还总觉得别人手里的玩具更好,所以不能指望这么小的孩子能好好地分享一个玩具,尽量提供的玩具数量多一些,减少因争夺玩具而引发冲突的机会。

2、培养孩子用语言表达需求的交往方式。1~2岁的孩子宝常常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所以“进攻”的孩子可能用手抢,“反攻”的孩子可能用脚踢、用嘴咬,家长要阻止孩子的这种交往方式,帮助和引导他们说出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逐渐学会与小朋友商量分享玩具。

乐乐干什么都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学。看别人玩拼图,他就帮着拼,还没拼两个,他又去小厨房帮忙“做饭”,做了几次,看大人在讲故事,又坐在旁边听起故事来。

专家快答

1~2岁的孩子独自游戏的水平还不高,玩玩具的花样也不够丰富,所以他们时常转换游戏和玩具,他们最感兴趣的是亲子游戏和模仿游戏,把爸爸妈妈当作自己最好的“玩具”,乐此不疲地模仿他们的行为和动作。

专家出招

1、满足孩子的亲子游戏需要。1~2岁的孩子最适合玩亲子游戏,家长不要买了玩具就给孩子不管了,还要陪孩子一起玩,让他在大人的带领下体验和领会玩具的多种玩法,为他以后独自游戏水平的提高打基础。

2、接纳孩子把玩生活用品的愿望。像厨房里的锅碗瓢盆,成人经常操作它们,孩子发现这些用品的本领真大,能在妈妈的手中干这干那,况且他特别喜欢模 仿妈妈,于是家里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生活用品都强烈地吸引着孩子的好奇心,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与孩子一起把玩生活用品是有益的。

齐齐脾气特别大,稍不如意,他就大喊大叫。这不,老师刚让等一等,再给他“面条”,他就不干了。

专家快答

1~2岁孩子的心理活动和行动愿望比以前丰富多了,但他用语言表达自己和自己行动的能力有限,对未来发生的事物还不具有预见能力,但是家长又常常不能及时地发现和帮助孩子遇到的困难,孩子心理一着急就发脾气了。

专家出招

1、不要对孩子的大喊大叫毫无应答。如果家长不为孩子长时间、大声音的哭闹所动,外界的冷漠忽略会让孩子对这个世界产生不安全感,容易形成烦躁、焦虑和恐惧的心理,不利于积极性格的形成。

2、积极应答而不是立即应答孩子的需求。立即应答就是马上和直接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样确实能很快并直接安抚他的情绪,但是长久下去,孩子容易形成依 赖心理,自己不主动想办法排解情绪、解决问题。积极应答就是对孩子的需求积极回应但又不是提供立即和直接的满足,这样会让孩子获得安全感,同时又提高他的 信心。例如孩子大声呼叫家长做某件事,在排除安全顾虑以后,家长可以远远地答应着,但并不马上过来,等一会儿过来了,明明知道孩子想要什么,还要问问什么 事儿,等孩子说清楚了再与孩子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孩子的耐心就是这么一分一秒在等待中增强的,而等待之后必然有结果也使孩子对克服困难有了信心和想象 力。

TIPS

看看妈妈们在亲子班经历过的烦心事,听听她们有什么好办法?也许你能想出更好的办法。

唱唱上亲子班的时候,有好几次故意把喝的牛奶洒了一地,我憋着一肚子火处理完残局。后来老师跟我们说,他就是想试探你对他行为的反应,看来憋住火还是有好处的。——唱唱妈

有一次我中间上了趟厕所,回来的时候,芮芮就哭得稀里哗啦。以后我尽量在亲子班都陪在她身边。要不然就在路上与她提前讲好,让她有个心理准备。——芮芮妈

老师让家长跟孩子一起做分享的小游戏,当我把玩具给了浩浩以后,他就拿在手里,说什么也不给我了。我灵机一动,拿了一个仿真厨房里的小锅,跟他换了这个玩具。——浩浩妈

洗手的时候,灵灵总喜欢把水开的特别大。于是我学着老师的样子,说:“咱们一起开成面条水,不让小水滴哭泣,好不好?” ——灵灵妈

+1

来源: 作者:xinyi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