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艺术培养

2010年12月21日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对孩子更是如此。习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性格的一部分,记得福楼拜说过:习惯像只被宠坏的小猫,不能从窗口一下子扔出去,只能哄着它一步步从楼梯上赶下去。所以与其费尽力气去改掉一个坏习惯,不如从小做起,努力地、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一生都将受益匪浅。

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却会被大人或社会上一些不好的习惯所污染。如果父母一味纵容,没有从小指正,会给孩子一生带来影响,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可见,性格培养要从小开始。

孩子见着娘,无事哭三场

“孩子见着娘,无事哭三场”,开始还觉得这话挺悬的,后来见识了女儿的哭功,才发现原来这句话确是真理。

2008年春节,从上海回武汉时,馨儿妹妹见着我就笑,有时会尖叫的那种;接着看我抱不抱她,如果我没及时抱她,换衣服、洗手那会儿就开始哭了,哭得特别惨,探身子找我让我抱,直到抱过来这才算平息。起初我不以为然,心想可能是许久没见,孩子黏着娘也是正常。

刚到武汉的那会儿,只要有除了爸爸妈妈以外的人在场,她动不动就耍娇娇,不乐意、违背了意愿就要哭,我称她“无病呻吟”。据说我不在家,爸爸或舅妈说什么是什么,可乖了。

再后来,她撒娇的机会和招式还是有增无减,哭得梨花带雨,从“大珠小珠落玉盘”到“飞流直下三千尺”,老公变着戏法“双峡截流”也无用,她倒是“抽刀断水水更流”。

 

慢慢的,在屡败屡战中,我们摸索出一套克制她“无病呻吟”的方法来:

第一招:以毒攻毒。对付小泪娃,我们是打不得、骂不得,老公倒是有一套--扮鬼脸,老公装扮着各种搞怪的变脸造型,有时还以毒攻毒,装作和女儿一起哭:“你哭得一点创新意识都没有,应该像爸爸这样边哭边唱着‘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三两岁呀,没了娘呀;跟着爹爹,好生过呀,只怕爹爹,娶后娘呀……’”老公边唱边做着抹着鼻涕眼泪的动作。这一招很有成效,每次都能让女儿破涕为笑,和老公扭成一团,那变脸的速度可申请吉尼斯记录。

第二招:转移视线法。最初女儿哭时,我常把她抱在怀里哄着,但发现这一招完全无效,你一抱,她反而越战越勇,哭起来越发不可收拾。最后,我只好和老公统一战线,对她置之不理。等她慢慢地雷声大雨点小,发现无人观战后,我们再打开她喜欢看的动画片或者书籍,我装作没事似的问她:“馨儿妹妹,喜羊羊又来打灰太狼了,快来看啊……”女儿一抹眼泪,马上融入了故事剧情中。

第三招:利诱。这一招有点费钱,一般是前两招都无效后,我们迫不得已才实施。在女儿哭得快岔气时,把她抱出去,给她买些她以前常念叨的小粘贴、小发卡、零食什么的。

在我们的循循善诱下,小哭娃再也不随意哭闹了。

 

攀比下的“中国式浪费”

刚从上海回武汉那会儿,还没从物价的落差回过神,看什么都觉得好便宜,一上街恨不得大采购,仿佛什么都是心动跳楼价。每次买菜回来,老公一看着我提着大包小包,就欷歔“我们家的富婆回来了”。

女儿来武汉的第一个月,每次带女儿逛街,我就是她的自动提款机,她点什么我买什么。那时我有个心结,总觉得离开女儿两年,“对不起”女儿,希望能在物质上满足她的一切要求。

一次,妈妈来武汉,看到我给孩子买的一大堆可有可无的玩具、衣服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什么是真正对不起孩子?应该是没有培养出孩子的谋生能力和摆脱困境的能力,使孩子只能依赖父母才能生活,这才是真正对不起孩子。即所谓“金钱少不是对不起,教育少才是真正对不起。”一旦孩子被人称为“缺少家教”,那才是对父母的最大否定。

其实,中国的父母是天底下最爱孩子的父母。孩子要名牌运动服时,家长会将自己生活要求降到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省下钱来满足孩子的愿望。而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家庭,当家长的花钱大手大脚,孩子就会看在眼里,记住心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孩子的消费观直接反映家长的消费观。现实生活中所反映出的孩子高消费的现象,也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我痛定思痛,成由勤俭败由奢;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从今天起和女儿一起做“葛朗台”。每次出门,我们家的小管家婆都会记得随手关灯,检查水龙头有没有关好;每次给女儿买学习用具,她都会和我一起比较价格,区分哪一种更划算;我们还会把喝剩下的易拉罐、塑料瓶存起来,一起动手做成各种各样的玩具。

如今,女儿砍价的能力与日俱增,哪怕是面对自己爱不释手的玩具或书籍,她都会当着老板的面,装腔作势地拉着我的手说:“妈妈,这个太贵,我们到别家去买。”女儿穿的不是最时尚的,甚至大部分都是哥哥穿不下的男装,但馨儿妹妹会骄傲地说:“我穿这件衣服比哥哥还帅。”女儿的玩具不是最时髦的,甚至大部分都是我们用废旧物品DIY的,但馨儿妹妹会骄傲地说:“这个是我做的,你家没有吧!”给女儿买的书籍不是最多的,但我们可以保证,每一本故事书女儿都能倒背如流,每一本描红本、画册、手工书,她都全部亲自动手写完,她会骄傲地说:“我是我们家最聪明的,爸爸每次‘走迷宫’和‘找不同’都输给我。”

穷爸爸?富爸爸!谁能说女儿在精神上不是最富裕的。

 

从2―3岁幼儿身心发展看独立性的表现:

一是要求“摆脱成人控制”。2―3岁幼儿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言语和动作的发展迅速,对周围世界的认知范围扩大。他们喜欢到处看到处摸索,不要成人抱着,甚至不愿让人拉着手走路。他们已经能表达自己的意愿,对成人要他干的事,往往回答“不”。对自己要干的事又说:“我会,我自己来。”

二是由于手脚动作还不十分协调,走或跑容易跌倒,用杯喝水会泼翻,用勺吃饭会撒在身上。这些现象通常被认为“不听话”、“犟”。

三是渴望与同龄伙伴交往。交往是幼儿的一种发展性需要,2-3岁的独生子女尤其明显。他们特别喜欢与邻里的小孩子玩,甚至会说“没人陪我玩,没劲”等。而父母往往以不放心、不安全为由限制他的交往。

四是2-3岁的幼儿对自已有点会但还不熟练的事情最感兴趣,喜欢自己反复做,如反复摆弄某一类玩具,重复进行一种游戏等。

 

我承认我是一位典型的保姆式的“中国妈妈”,恨不得把女儿捧在手心,让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女儿跌倒了,第一个冲上去把她扶起来。原来我这些都错了,对女儿的过度珍爱,这就产生了过度保护和过多限制的问题。

已经错过了2-3岁培养独立性的关键期,我开始因势利导地培养女儿生活自理能力,用杯喝水、用勺吃饭、小便、穿鞋袜、收拾玩具等。

“自己的事自己做”,这是女儿的口头禅,6岁的女儿会如成年人一样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每天早上起床,她会自己穿衣、刷牙、洗脸、叠被子。到了幼儿园,连老师都惊叹她的独立能力,给同桌的小朋友添饭,搬椅子,削铅笔,抄写学习笔记。回家后,会像个小大人一样,帮我摘菜,洗碗筷,晾衣服。晚上自己洗澡,做作业,收拾书包。可以说,除了每天由父母早晚接送,几乎所有的活,女儿都能独立完成。

不要小看孩子,你能做到的,他(她)也能,只是你不放手!(摘自:《有一种职业叫妈妈》)

 

保姆式的“中国妈妈”

网络上一篇《美国高中“中国妈妈”为何成了贬义词?》的文章让我很触动。在美国高中生眼中,华裔家庭的孩子缺少独立性和自主性,什么事都是妈妈说了算。妈妈像只老母鸡,孩子如同小鸡,总要靠母鸡的翅膀来保护。“中国妈妈”在美国学生口中成了一句讽刺语。

反观我自己,我是保姆式的“中国妈妈”吗?孩子多大就应该培养独立性和自主性呢?其实,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应该从孩子学会走路时就开始,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出现了最初的自我概念,开始出现“给我”、“我要”、“我会”、“我自己来”等自我独立意向,如果这时幼儿的独立活动要求得到满足和成人的支持,将开始建立自我肯定情感,相反则容易产生退缩行为。美国心理学家曾对1500位儿童进行长期追踪观察,30年后发现20%的人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与其中成就最大的20%的人对比,发现最显著的差异并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个性品质不同。成就卓著者都是有坚强毅力、独立性和勇往直前等个性品质的人。可见孩子的独立品格对成长和成材是何等重要。

独立性是指一个人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社会生存及进行创造性活动必备的心理品质。幼教专家指出,生存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独立性,包括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重点培养自理生活能力。独立性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

+1

来源: 作者:admin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