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让孩子避免偏科四大绝招

3-6岁教育

2010年12月17日

做有些科目的作业速度很快,轻松自如;而做另一些科目的作业,却总是磨磨蹭蹭,拖拉半天连本子都没打开。每当这个时候,身为家长的你是不是总是火冒三丈--“为什么这么拖拉,不能利索一点?”

看到孩子一门功课不行,想方设法地给孩子找老师辅导或者去书店买教辅,加班加点仍然是“老黄牛拉破车”,没多大进步,难道是孩子太笨了?

其实这一切并不是因为孩子拖拉或者是孩子太笨了,很可能是孩子偏科的前兆。

调查显示,约有21%的小学生有偏科现象。到了高中,偏科学生人群上升至80%。专家提醒,孩子的偏科应发现得越早越好。其实,只要正确地引导,找到孩子弱势科目的原因,就可以避免把早期的学科弱势和后进发展成偏科。

别让孩子的自我否定带来偏科问题

“要纠正偏科,首先要搞清引起孩子偏科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有些先天弱势可以通过家长的正确引导来纠正,否则只会在偏科的路上越走越远”,华东师范大学资深心理咨询师陈默告诉记者,她曾在咨询中碰到一位初三女生小佳,数学成绩严重拖了她的后腿,四处补课加题海战术,人搞得筋疲力尽,效果也不明显。经过分析后,陈老师发现小佳并不是逻辑推理能力差,而是形象思维较弱,尤其畏惧几何题,看到题目不是想怎么解决,而是先在内心否定自己,不敢尝试。

对于家长来说,曾经有一份调查发现,能够接受孩子偏科的家长只占三分之一左右,50%以上的家长认为,不能接受孩子偏科,如果孩子偏科的话,一定要帮孩子补好弱势学科。其实,孩子偏科有很多种原因,并不能单纯地用学习不好来概括。

比如数学学不好的学生,并不完全就是抽象思维能力弱,有些是因为天生对数字符号不敏感;有些是单纯的粗心;有些是空间想象力不够。很多家长不了解孩子的问题出在哪,就得出孩子数学不好的结论,送去补课。这根本无法解决问题,甚至会让孩子给自己扣上“数学就是学不好”的“大帽子”。其实,家长针对孩子成绩无法提高的不同原因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

“有了恰当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并且有针对性地帮孩子解决学习问题,孩子在学习中就比较轻松,这样会刺激孩子更加投入地学习,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曹杨二中数学教师陆杰表示,反之,方法不对,花的时间越多,但学习效果不好,带给孩子挫败感,甚至害怕某一门学科,最终放弃了努力。

 

注意别给孩子偏科的心理暗示

“啊,英语确实太难了”、“我以前读书时也是作文总是写不好”……当你发现孩子偏科的现象时,你是不是会为了给孩子一点鼓励,会告诉孩子你曾经也遇到过跟他同样的困难。如果你想这样说的话,建议你还是咽下这句话,因为对于进入学习阶段的孩子来说,这样的话很可能给孩子带来的是偏科的心理认同教育,实际上你暗示的意思是“偏科真没办法纠正”,很可能使孩子的偏科真的纠正不了。

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的胡艳老师说,她曾经对于偏科的学生做过调查,发现对于小学生来说,偏科的原因常常是“觉得这门功课太麻烦”,这和孩子的思想认识和兴趣有关,和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其实并没有关系。其实大多数家长都会发现,如果孩子喜欢某门学科,甚至兴趣很强,就会产生学习动力,促使他积极主动地去学这门课,相反,对不喜欢的学科,他们总是显得不够积极,时间长了,偏科现象自然就发生了。

因此,对于因为兴趣、爱好造成偏科的,胡艳老师建议,一方面要鼓励孩子学好优势科目,另一方面,家长要特别关注孩子在弱势科目上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如课堂发言、小练习成绩等,对学习中的困难给予指导,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比如语文不好的学生,家长可以每天抽一定的时间进行“亲子阅读”,和孩子一起读书,交流阅读的体会,帮助孩子养成广泛的阅读习惯,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

家长还要注意观察孩子,如果出现某科作业较慢,错误较多,马马虎虎,可能就是偏科的初始表现。这时家长就要注意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该科学习的课堂情况,防止出现实质性偏科。

“部分孩子的偏科问题,是受到老师的影响。”静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陈小文深有感触,孩子偏爱某一科目,往往是由于喜爱这一学科的任课老师。喜欢任课老师对他的关注,他受到表扬和鼓励;也可能是老师讲课方式条理清楚,风趣幽默,孩子学习起来比较轻松。

如果是老师教学上的原因而使孩子产生“厌恶”某一门学科的话,家长一方面要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让孩子理解老师、接纳老师,消除对老师的隔阂和抗拒心理;同时家长要积极与老师沟通。在大多数情况下,老师都是通情达理的,会采纳家长的合理意见,配合家长的教育工作的。

 

看待偏科要摆正态度

记者在某育儿论坛上看到一项调查,“作为家长,对孩子偏科的态度是什么?”有20.93%的家长选择了“完全不能接受,孩子必须全面发展”,58.14%的家长选择“一定程度上可以接受,甚至一定条件下鼓励偏科”。剩下的家长则选择了“凭孩子自由发展,喜爱学科鼓励,不喜爱的学科能够及格就好。”

“持有怎样的观念,决定着家长在纠正孩子偏科中的角色。”陈小文称,应该注重分析孩子偏科的成因,当孩子是由于学习习惯和态度造成了偏科,属于主观原因,是可以扭转的。而如果是孩子学有余力,又对某些科目特别感兴趣,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没有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发展。这种情况下,应该持鼓励的态度,家长可以放心大胆地让孩子发展他的特长。

“而第三种‘凭孩子发展’的态度,我认为不太可取。”陈老师指出,家长始终应该关心孩子的成长,及时引导和纠正比较明显的偏差,还是十分重要的。

另外,陈老师也提醒家长,纠正孩子偏科切忌“唠叨式督促”或是频繁给孩子加码,这样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使得他们更“憎恨”某些学科。

 

【经验之谈】 有兴趣也不能偏科

毕业于七宝中学的孙沛阳,现在已是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大二学生。痴迷于青铜器的他,高中时期也有过偏科的烦恼。幸亏在高三时补好了自己的弱势学科,否则空有一技之长也深造无门。

早在孙沛阳八九岁的时候,他就对乡下田地里出现的碎瓷片很感兴趣,经常捡一些回家收藏,之后还买了很多有关陶瓷鉴定的书籍进行研究,逐渐开始“无师自通”。

进入高中后,孙沛阳对于青铜器和古文字的研究更是到了痴迷的程度,常常一个人关在房间里,钻研考古方面的书籍,一看就忘了时间。当他沉迷在自己的爱好里时,家长和老师却为他担忧,用当时老师的话来说,如果别人是将100%的精力花在学习上,孙沛阳是将30%的精力花在学生会工作上,将30%的精力花在考古研究上,将40%的精力花在学习上。

“他的语文成绩很突出,但英语和数学却相对表现出弱势,拖了后腿。”到了高二,孙沛阳的妈妈开始着急起来,儿子当时的成绩就在一本线上下,由于受到英语和数学成绩的限制,想考更好的大学很危险。尤其在孙沛阳获得北京大学加30分的优惠政策后,全家人更是为他能否考上这一名校担忧不已。

“当时,很多热心人都忙着为儿子推荐家教,但儿子坚决不同意,尽管内心很挣扎,我们还是选择尊重他。”孙妈妈告诉记者,由于自己常年在外地上班,儿子上高中后基本已独立,因此,他一直很有主见。

“他既然相信自己有能力提高成绩,我们就没有强迫他。”孙妈妈说,尽管他们也曾因为儿子的兴趣爱好与他发生过小冲突,但最终还是彼此都做出了妥协和让步。“我们之间达成了一致的共识,我们支持他的爱好,但不能影响正常的学习。”

由于相互的理解和共同目标的确立,孙沛阳在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将数学和英语这两门薄弱学科抓了上去,而且凭借他在青铜器和古文字研究方面的突出表现,顺利通过了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考入北大考古学系。

“在高中阶段,还是要以高考为重,因此,我并不支持偏科,在现行高考体制下,偏科生的路还是很难走。”小孙以过来人的身份,给部分偏科生一个忠告--正视自己的薄弱学科,努力均衡发展,以考上心仪大学作为自己的高中目标,同时也不要放弃爱好和专长,“因为这将成为你一辈子的财富。”

鼓励学弟学妹们发展“一己之长”,是因为小孙切身体会到,凡是对某门学科有独特兴趣的同学,比那些一碗水端平的同学,进入大学后的发展可能会更加健康。目前的他,在大二阶段就有论文发表在学术核心刊物上,并入选北大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这个计划全校共15人,他就是其中之一。

+1

来源: 作者:admin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