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应对小宝宝的3大“不可思议”事件

0-1岁成长发育

2010年09月09日

不可思议1:雷打不动的黄昏哭


他怎么了?
这时候的他大概两三个月大。生活逐渐有了规律,哭得也不像以前那么频繁了,只是雷打不动的是从下午五六点开始到晚上八九点左右毫无缘由地嚎啕大哭。渴了?饿了?尿布湿了?以往三部曲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时候统统不灵。

你应该知道:
这种现象是比较普遍的,很多孩子在两三个月的时候,每天都会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内哭泣。“黄昏哭”也叫成长哭,是孩子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的标志,但是它的成因至今仍无定论。有一种流传较广的说法是,随着孩子认知的发展,已经逐渐开始区分白天和黑夜,孩子需要适应这种黑白交替的生活,所以会在黑白交接的时候发出自己的信号。随着孩子的成长,这个阶段很快就会过去,我们要做的只是耐心等待。
着力点:
正确判断黄昏哭
首先要确定孩子是黄昏哭还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哭泣。黄昏哭的典型表现是在黄昏时的固定时间哭泣,而过了这段时间,孩子就会停止哭。黄昏哭会在4个月左右,随着孩子的发展而逐渐停止。
提前安抚
在孩子的哭泣还没开始前作好准备。你们可以玩一些孩子喜欢的游戏,让他的快乐情绪可以延续。比如,用一个毛巾被把孩子裹起来,拽住毛巾被的角轻轻摇晃孩子等。
寻找让孩子舒服的方法
孩子开始黄昏哭后,一般不再理会父母的百般哄劝,不哭够是绝不罢休的。我们可以尝试着找到让孩子舒服的方法。这些方法被很多父母们认为有效:把孩子竖着抱起来,摸摸他的小脸蛋、小耳朵,带孩子到阳台上让他透透气。告诉孩子,夜晚要来临了,妈妈会一直在身边。

不可思议3:没有生命的“另类”伙伴
他怎么了?

宝宝经常跟各种玩具聊天,爸爸妈妈教育宝宝的话、爸爸妈妈给宝宝讲的故事,宝宝都会一股脑儿地拿来讲给它们。每次他都聊得津津有味,好像这些“好朋友”真的可以听懂似的。

你应该知道:
与玩具、桌椅、衣服等各种非生物物品说话是孩子进行社会交往的一种方式。有了一些这样的亲密朋友,孩子可以向它们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是孩子的一种心理加工过程。
从1岁半开始,孩子掌握了一定的词汇来表达自己。而这时候,他也开始接触各种各样美丽的童话故事,他会期待这些想象的事物可以出现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另外,有时候孩子也会把身边非生命的东西想象成自己,跟自己进行对话。
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说,这都是孩子语言、想象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一种标志,同时父母也要去关注孩子与非生物的对话中都在说些什么,猜猜他的小心思。
着力点:
给他表达的空间

瞧,壮壮又把自己的各种玩具搬出来开始演讲了,壮壮把这些玩具想象成是动物开大会,各种动物在比试武功,真是个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给孩子空间,让他去自由想象,妈妈不妨忙忙自己的事情,让孩子陶醉其中吧!

了解背后的心理含义

中午蕾蕾不好好吃饭,还把勺子扔在地上,被妈妈狠狠批评了。吃完饭,蕾蕾就对小熊拉开了架势,看来小熊也是一个不好好吃饭的典型。蕾蕾原封不动地用妈妈批评自己的话批评了小熊,声色俱厉。没想到的是,蕾蕾批评完小熊,又抱起小熊亲了起来,眼里饱含着委屈。

孩子有时候跟非生物说话是想表达自己的一种情绪,表达对妈妈的不满。但是最后一个温暖的动作无疑证明了蕾蕾需要妈妈的理解,需要妈妈的拥抱。

寻找真实世界的伙伴
与非生物伙伴的交流让孩子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但同时,我们也要引导孩子去寻找真实世界中的伙伴。现实中,孩子与小伙伴的交流是双向的,孩子需要理解别人与自己的想法可能不同,小伙伴不可能像玩具一样永远不言不语地接纳自己,他们之间的摩擦和碰撞会让孩子学会如何更好地与人交往。

+1

来源: 作者:admin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