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韩寒是孩子成才的好楷模吗?

3-6岁教育

2010年09月07日

以韩寒为代表的少年作家是时代的产物,是目前我国文学界的一个突出现象,它不但受出版界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少年作家已经成为了一个群体,以自己的姿态伫立于中国文坛。不管文学界和教育界怎么批评,80年代后少年作家群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他们将影响着中国青少年的阅读走向,并且影响着当代青少年的生活,并且以其鲜明的个性张扬着另类的思想。

几乎在70后的概念股还没有落潮的时候,80后的概念就迫不及待地出现了.其作者都为80年代生人,大多数出自网络或者新概念文学大赛,作品因为生活阅历尚缺,更多的是对内心敏锐感觉的过度关注。韩寒、郭敬明、张悦然,虽不是凭借这个概念出名,却被公认为八零后的三驾马车。

有些人认为80后是自我炒做自我消费的一代。和任何一代作家不同的是,他们放弃了理想主义的追求,一概以出名和赚钱为目的,相当富于时代特色。不过80年代后们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他们在勇敢地做着自己的那摊事,至于别人,就让他们说去吧。

80后少年作家的成长之路

1996年,从《花季雨季》而引发起校园文学图书热,至1999年韩寒现象,再到由小说《三重门》而引发的对当前应试教育的“声讨”,“少年作家”,这个词语便孕育而生。接下来,少年作家扮演的角色,即让教育界担忧,又让出版界欣喜,但是不管怎样,这些生活在大中院校的少年作家就如雨后春笋般在从厚实的土壤里接连不断地萌发出来。于是我们耳朵里就充满了这样一些少年作家的名字:郭敬明、韩寒、张悦然、春树、孙睿、蒋峰、郁秀、蒋方舟、李傻傻……

作家在学生的眼睛里是神圣的职业,在我们这样一个重理轻文的国度里,校园里的文科生更不被人看好,虽然相当一部分少年作家出身文科,但是因为受种种的约束,也有从理科班里摸爬滚打闯出来的。

对于当代作家来说,他们还是很不乐意去称乎这些叱咤出版界的学生为“作家”,新闻媒体大概也不愿意承认这些十七八九岁的在校生为“作家”,又因为这些“作家”都处在青少年时期,故而,人们就把他们灌以“少年作家”的头衔。

真正意义上的“少年作家”是从韩寒开始的

2000年,当韩寒的长篇小说《三重门》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后,一路狂销,成为当年最为畅销的文学类图书。而当时,韩寒只不过是一个高一学生。这与郁秀出版《花季雨季》已相隔四年,不管是新闻界还是出版社,都不再称韩寒的作品为“校园文学”,而是抛开作品,称韩寒为“少年作家”。其实“少年作家”一说,在郁秀之后就有,如杨哲、肖铁出书时,人物就飞惯性地把他们称之为“少年作家”。

+1

来源: 作者:admin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