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孩子厌学怎么办

艺术培养

2010年07月15日

玲玲今年八岁,读小学三年级,原先是一个十分活泼的孩子,去年开学刚升三年级不久,玲玲的母亲便忧心忡忡地带着她到郑州市儿童医院求助。原来,开学以来玲玲非常害怕到学校上学。每天早上,她都千方百计找借口赖在家里不走,不是肚子胀、胃痛,就是头天晚上没有睡好。父母催得急了,她就哭闹,情绪异常对立,还会跺脚摔东西。可到了双休日不上学时,她一切的不适和异常情绪都会烟消云散。为了能让玲玲上学,焦急的父母先是劝说、安慰甚至陪她去学校,可都没有效果,她的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最后父母不得不带她到医院求助。

儿童医院的心理医生检查后发现,玲玲聪明伶俐,对医生一点儿也不畏惧,说笑自如,是一位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儿。她对医生的提问都直言不讳。她告诉医生,不想上学的原因是害怕学校,害怕班主任老师。经过心理检查和分析,原来玲玲自幼由祖父母照料,在家里备受全家宠爱,无拘无束的家教环境使玲玲缺乏进学校过集体生活、接受老师教育的心理准备。上小学后,面对较严格的学校集体生活和有约束的环境,她非常不适应。加上她的班主任是一位很认真又很严厉的老教师,曾因为玲玲没能正确回答问题而批评过她,使她产生了恐惧心理,先是害怕老师,进而害怕整个学校,严重时看见学校的大门门牌和校舍都会惊恐不已,直至发展到在家里想到上学就害怕。

医生分析了玲玲的病因后,提出了改变班主任教育方式的防治建议。玲玲的班主任老师了解到玲玲的特殊情况后,立即调整了对玲玲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平时关心她,让她当小组长,收收作业本,做做值日生,一个多月后,玲玲逐渐恢复了正常。今年春节后开学,玲玲第一个到学校报了到。

在省委工作的李彬对孩子厌学有自己的理解。他的孩子在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产生过厌学心理。那天中午放学,李彬去接儿子时,儿子突然说:“爸爸,我不想上学了!”听了这句话,李彬心里当时就“咯噔”一下:孩子莫非厌学了?但表面上李彬表现得很平静,问儿子:“为什么不想上学了?”儿子激动地说:“不想和朗读课文没有感情的人在一起,另外,有些同学很讨厌,我不想见他们。”哦,原来他是有点儿“曲高和寡”,不屑与常人为伍。

吃过午饭,他和儿子聊起了上学的事。李彬先顺着他“不想上”的思路和他聊:“你不上学爸爸更轻松一些,不用一天跑四次接送。不过你就惨了,不去上学就没那么多小伙伴玩了,以后别人也不认识你,长大了你也没有多少朋友,那多闷哪!”儿子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他一直以此为荣,李彬因此又特别加了一句:“不和大家在一起读书,就不知道自己的成绩好不好,什么时候人家超过了你,你还蒙在鼓里呢!”“真的?”儿子一脸天真地问。“当然是真的!”李彬又举了一个例子,“你记得去体育馆游泳吧,每次和小朋友一起训练,你可以保持中上水平。那次你感冒,几天没有和他们一起练,病好了再去游,就被别人甩下一大截了。”儿子想起那次的“痛苦”经历,若有所思。接下来,李彬把谈话引到正题上:“不要只看到别人的短处和缺点,还要看到同学们的长处和优点,你不是常说‘没有十全十美’吗?”儿子用力地点点头:“当然没有十全十美。”李彬又趁热打铁:“你们班上有人考‘双百’,可你没有考‘双百’,证明你也有不如别人的地方。同学们并不会因此取笑你,爸爸也从来没有责怪你。”李彬把儿子拉到身边,继续柔声说:“并不是要你必须考‘双百’,而是举个例子证明,你还有需要努力的地方,某些方面还有同学比你强。”

最后,李彬半真半假地对他说:“要是你到了纽约,美国人还会说你的英语他们听不懂呢!同学读课文没有什么感情色彩你就原谅他们,最好去帮助他们。他们那么需要你的帮助,你怎么能离开他们呢?”儿子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天真的笑容:“对!我要去帮帮他们。”李彬总算松了一口气。

张红云是市直机关的一位公务员,她的孩子小飞读三年级的时候,有段时间总是找借口逃避上学。有一次甚至背着书包在街上瞎转了一整天,直到老师打来电话,张红云才知道孩子不在学校。她和爱人问小飞为什么逃学。小飞嗫嚅了半天,说:“不为啥!就是不想上学了……”开始张红云还以为是孩子自己不上学,气得不行。晚上,她的老公帮儿子洗澡时,竟意外发现儿子的腿上有一大块青紫,一问才知道,头天上体育课后,有个叫明明的同学让小飞替他买矿泉水,小飞不想去,被明明照腿上踢了两脚,儿子不愿上学是因为害怕再被明明欺负。

 

第二天一大早,张红云就带儿子去了学校。一了解才发现,小飞在学校的情况很糟糕:在班里,无论是学习、值日还是参加文体活动,他都比别人慢半拍,还经常闹笑话,同学们因此经常取笑他。而对于同学们的取笑,他每次都是把头一缩,不仅不生气,甚至连一点儿不满的表示都没有。如此一来,一些孩子便以为小飞好欺负,对其他同学不敢说的话、不敢做的事,到了小飞身上就变得无所顾忌了,小飞因此成了“受气包”。

在这种情况下,小飞怎么还会对上学有兴趣呢?为了扭转儿子在学校的这种“被动局面”,张红云有意对儿子进行了“胆量”教育,比如,多给他提供“练胆”的机会,星期天带他去游泳、探险,这类有一定挑战性的活动很能锻炼孩子的勇气与胆量;去动物园的时候有意带他去看狮子、老虎等各类猛兽,以现实世界的生存法则教育他,要做一个生活的强者;日常生活中,她也是尽量鼓励儿子大胆做事,从不为他无意中做错了一件事而责怪他……在此期间,儿子的班主任李老师也做了大量工作,在班里开展了“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的主题活动,号召同学们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为小飞的性格转变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

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令张红云高兴的事情发生了。一天晚上,儿子的班主任给她打电话:“告诉您一个好消息,小飞今天的表现很出色……”原来,中午放学时,班里有个一贯很霸道的孩子强迫小飞替他值日,被小飞拒绝了。那个同学见他竟敢不听话,便要动粗。小飞义正辞严地警告他:“你敢打人,我就告诉老师……”并拉开架势准备自卫。见此情景,其他同学也都站在了小飞一边,纷纷指责那个同学太霸道……

如今,小飞已经完全改变了过去的怯懦性格,再也没有同学随便欺负他,他害怕上学的心态也一去不复返了。

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出现厌学心理的最常见原因是学习压力太大,无法承受,因而选择逃避。也有一部分孩子是因为学习目的不明确而导致厌学。这部分孩子一般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关心的人生命题是:我为什么学习?我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一些家长无暇为孩子从理论上解答这些问题,实际生活中也无法为孩子提供一个参照,只是一味地给孩子提供过于富足的物质条件,孩子除了学习,其他的都不用担心,当然就没有通过学习而改变现状的愿望——现在家里的钱好像都花不完,何苦再去努力学习呢?!

还有一种情况是,父母对孩子保护过度,这种过度保护很容易使孩子失去锻炼的机会,并导致孩子失去自信。而缺乏自信的孩子不仅无法保护自己,而且在集体生活中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由此也会产生畏惧上学或厌恶上学的心理。

因为孩子都很在意别人对他们的评价,他们也是按照别人的评价去认识自己的,所以帮孩子树立自信心是帮助他们克服厌学心理的一个关键。家长要让孩子树立“别人能学会,我也能学会”的观念,面对困难,只有不断去克服才能走向成功,让他们在心理上不惧怕学习。比如可以为孩子选一门他最想学、最有把握学好的学科,多下工夫,首先突破,证明他具有学习的能力,并让他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他学习的热情。

鼓励孩子自我激励。如果孩子能够经常自我激励、自我鞭策,便有可能避免学业上的失败。父母首先要帮助孩子树立自我激励的目标,其次让孩子学会自我暗示,经常对自己说“我一定能成功”之类的话。

让孩子远离消极情绪。如果孩子因为怕学习失败或对学校环境有恐惧心理,家长就要采取行动让孩子消除这种情绪。可以肯定地说,孩子的胆怯和柔弱并不是不可克服的,只要做父母的多给孩子一些关心、鼓励、引导、锻炼,耐心细致地帮助孩子,相信孩子能成长为大方、勇敢、自信的人。当然,这样的教育过程越早越好。

适当加强对孩子的挫折教育。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娇宠,祖辈溺爱,独自面对挫折的机会很少。一旦遇到困难,往往无所适从,自暴自弃,因而家长要适当对孩子进行一些挫折教育,以磨炼和提高孩子耐受挫折的能力。还有,要在尊重、理解、关心的前提下,多与孩子进行思想感情方面的沟通,让他们明白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是难免的,只有不断克服困难才能不断取得进步。总之,要想让孩子从厌学变为喜学、乐学,需要家长找准原因,循循善诱,耐心指点。

+1

来源: 作者:admin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