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别再让你的不经意伤害宝宝耳朵

1-3岁疾病

2016年04月01日

 

耳朵是聆听世界的重要器官,父母们却意识不到,生活中有些不经意的习惯可能损害到宝宝的耳朵,影响听力!

习惯一:帮宝宝掏耳朵

许多父母认为耳屎对宝宝有害无益,所以常常用棉签、挖耳勺等工具给宝宝掏耳屎。其实给宝宝掏耳屎的害处很多,小宝宝的外耳道还没有发育成熟,大多成扁平缝隙状,不容易操作,加上耳道内皮肤很娇嫩,经常掏耳屎会损伤耳道内皮肤。而且,会让耳道内皮肤上有“保护性”的皮脂脱落。

这里想提醒下,用棉签掏耳屎比耳勺更安全;但一定要保证棉签的卫生条件要过关。棉签上容易附着霉菌,一旦被带入耳道内,可能造成霉菌性外耳道炎。

耳屎其实在保护耳朵方面可是担当着重要角色,耳屎守护着外耳道大门处,阻止异物侵入,保护外耳道和鼓膜。同时,耳屎还能起到“消声器”的作用,减低声波对鼓膜的冲击,进而保护听力。

此外,耳屎还具有一定的油腻性,可以在宝宝洗澡时防止脏水的进入,预防外耳道炎、中耳炎等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耳朵是有一定的自洁能力,不需要特别清理,耳屎会随着宝宝的咀嚼或运动掉出耳道外,到时用毛巾擦干净即可。由于宝宝的听力还处于发育阶段,所以耳屎的这种保护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习惯二:用力擦鼻涕

宝宝都有感冒流鼻涕的时候,父母在给宝宝擤鼻涕时过于用力,特别是两个鼻孔一起擤,可能会使鼻腔内的病菌在压力作用下经耳咽管直接侵入鼓室,轻则引起暂时性的耳堵塞感;重则可发生耳痛、中耳积脓,甚至导致鼓膜穿孔以及耳流脓、听力下降等。

正确方法应该先压一侧鼻翼,然后轻轻擤出另一侧鼻腔内的分泌物。对于婴幼儿,可先用细橡皮管或塑料管将鼻腔内分泌物吸出。

习惯3:吸鼻子

宝宝有喜欢往咽部吸鼻涕的习惯,这个动作会增加宝宝换中耳炎的几率,严重者可能并发脑脓肿,是十分凶险的。

习惯4:有鼻涕不积极治疗

宝宝感冒后常诱发鼻炎,通常流鼻涕会持续很长时间。有时父母带孩子治疗后,如果见疗效不明显就可能不积极治疗了,觉得流鼻涕没什么。其实不然。耳朵分为内耳、中耳、外耳三部分,中耳通过耳咽管跟鼻咽部相通,宝宝的咽鼓管还没有发育完全,而且管腔较短,内径较宽,所以当宝宝得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时,细菌就很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再加上宝宝若有回吸鼻涕的习惯,那就更容易引起中耳炎。这种中耳炎起初是分泌性中耳炎,若治疗不及时,往往可发展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常伴有发热、头疼、腹痛、腹泻、呕吐等全身症状。

医生介绍,分泌性中耳炎是儿童常见的致聋原因,如发现宝宝“不听话”,叫他不理人,或把电视调大声等问题时,要考虑孩子是否有听力下降的可能,应及时到医院诊治,以免影响宝宝的听觉及语言的发育。

+1

来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