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35岁是补钙“黄金期”

养生保健

2014年10月23日

根据调查,中国城市居民平均每日钙摄入量只有400毫克左右,而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钙参考摄入量为800毫克到1000毫克,国人每日钙缺口达到600毫克之多。

补钙从年轻开始

2014年数据显示,35至45岁的中青年群体骨状况同样存在隐患。在35至45岁的测试者中,竟有39%的人群面临骨量流失甚至骨质疏松的窘境。也就是说,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人骨骼健康存在问题。研究表明,在35岁前后,人体骨量在达到峰值后开始逐渐减少,体内钙质“支出”大于“收入”,随着年龄的增长,钙质流失会进一步加速。因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张道俭指出人们要想提高老年生活的质量,就应该在年轻时多储存一些骨质,提高本身的骨密度基础,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

“三步走”为健康“加骨劲”

那么,怎样正确有效地储存骨量、防治骨质疏松呢?

第一,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张道俭医生告诉记者,在年轻时就要注意多锻炼、多晒太阳,并进行一些负重运动,储存更多的骨量,让身体更结实。对于老年人来说,加强锻炼则可以训练肌肉、关节的协调性,让老年人不容易摔跤并造成骨质疏松性的骨折。“广场舞就很好,既能形成对骨骼的刺激,又能训练肌肉变得更协调。不过,运动要量力而行,以防造成运动损伤,过犹不及。”张道俭说。

第二,足量补钙。对于年轻人来说,平时饮食上注意多喝牛奶、多吃精瘦肉等动物蛋白含量较高的食物。但对于面临“骨质流失”风险的中年人来说,光靠食疗补充钙质是不够的,35岁以后的人们,应每天补足这缺失的600毫克钙。张道俭表示,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补充钙剂包括钙尔奇D、碳酸钙、肾骨胶囊、金天格胶囊等。与此同时,维生素D作为促进钙质吸收的催化剂,适量补充也非常必要。张道俭同时提醒,一旦患上骨质疏松,就要持续补充钙和维生素D,因为药物只能抑制骨密度的进一步降低,很难彻底纠正、逆转骨质流失。

第三,定期骨测。由于骨质疏松症在早期一般没有症状,所以定期的骨密度检查很有必要。及早筛查、及早防治,将有效抵御骨质疏松的侵袭。张道俭建议绝经之后的女性、消瘦并经常抽筋的人群以及患有内分泌疾病的人群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

+1

来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