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长假出游,谨防虫伤人(图)

3-6岁护理

2010年10月20日

长假出游,谨防虫伤人(图)

长假出游,谨防虫伤人


近日河南蜱虫伤人事件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这种其貌不扬的小虫子却是名副其实的“杀手”,具有很大的危险性,蜱虫不仅可以传播布尼亚病毒、森林脑炎病毒等多种病毒,其唾液分泌的神经毒素还能损伤宿主神经,造成蜱瘫痪。

国庆长假就要来临,对于计划去野外旅行的朋友,专家提醒,秋季是各类虫伤人事件的高发期,虫子虽小,但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却不容忽视,一旦“中招”,甚至可能造成生命危险,所以在进行各类野外活动时一定要谨慎,做好相关防护措施,避免被虫所伤。

蜱虫常“潜伏”野外

据了解,蜱虫叮人引发人体皮肤感染在世界范围内并非新现象,在北美、西欧等地,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曾记录到蜱虫叮咬后皮肤感染导致伤亡的病例。由于被发现的蜱虫引发的疾病种类不断增加,目前这些疾病被医学界统称为“蜱媒传染病”。蜱虫在有些地区也被称为“草爬子”,属于寄螨目体表寄生虫,种类众多,由于候鸟等媒介远距离迁徙带来的大范围散播,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蜱虫主要栖息于野外的森林、草地等植物相对茂盛的环境,不管是成虫还是幼虫都可伤人,每年的6月至11月蜱虫最为活跃,而这也正是人们增加户外运动的时期。十一长假期间,人们参加旅行团、自驾游、踏青以及垂钓等活动的机会增加,活动距离增大,暴露在野外的几率增加,会进入许多平日里不易涉足的地区,接触到平时不常见到的动物。从而增加被蜱虫伤害的危险,尤其是我国的四川、贵州、云南各省,河南地区、东北林区以及其他森林茂盛的地带多有蜱虫“潜伏”。

蜱虫叮咬后可“滴”可“熏”不可“拔”

对于如何防范蜱虫叮咬,专家提醒,广大市民在进入野外草木茂密的有蜱地区开展工作或其他活动时,有条件的应当穿着防护服,或者穿浅色长袖衣裤并扎紧裤脚、袖口和领口。在暴露的皮肤上一定要喷涂驱蚊液(如避蚊胺、避蚊酮等)。如果防护措施不够的话,应当尽量减少在野外长时间坐卧停留,减少与野生动物的接触。野外宿营前,应当反复检查好帐篷和睡袋,不给害虫可乘之机。

蜱虫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一旦发现被蜱虫叮咬,应当保持冷静,千万不要用手直接拔除或打死虫子,因为强烈的刺激可能导致蜱虫的毒素分泌增加。另外,由于蜱虫的口器布满小倒刺,整体类似“膨胀螺丝”的设计,强行拔出很可能导致口器残留到体内,不易取出,引发更严重的感染,增加治疗的难度。正确的方法是:用汽油、乙醚、煤油、松节油等滴在蜱虫的头部,或在蜱虫旁点蚊香熏烤,数分钟后蜱虫被“麻醉”,就自行松口;或用液体石蜡、甘油涂在蜱虫的头部,使其窒息松口;一定要拔除的话,应使用镊子等工具尽量贴近害虫口器的尖端垂直向上拔出,同时,尽快求助医生。

尽管蜱虫如此危险,我们也不应过度恐慌,卫生部专家表示,只要做好预防措施,是可以有效避免蜱虫伤害的,另外,绝大多数蜱虫传播的疾病可防、可控、可治,只要提高警惕,早发现、早处理,蜱虫就不可怕。

野外探险杀出“虫围”避危险

另外,由于长假期间人们远离自己的常住地进行活动的机会增加,常常会接触到日常生活中不易见到的生物,由于不熟悉,更容易受到伤害。例如南方某些地区常见的一类步行甲虫,它们受到刺激时会从体内喷出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和腐蚀性的雾状液体,还会发出“砰”的一声爆破声,因而俗称“放炮虫”或“放屁虫”。喷出物质如果不慎入眼,会造成持续疼痛,甚至损伤视力。

五彩斑斓的毛毛虫也具有毒素,曾经有人被树上掉落的毛毛虫刺过之后,患上皮肤炎,症状为被刺毛接触的部位生出许多红疱,奇痒无比。若不治疗,痒痛可持续很久。如果被毛毛虫伤到,可以用胶带贴在创面上然后揭下,粘掉皮肤上残留的看不见的有毒毛刺,以减少伤害,并及时就医。

无论是乡村游还是登山攀岩,碰到马蜂、蜜蜂等蜂类的机会有时要大于碰到蜱虫。如果在野外看到蜂巢,应当保持距离,千万不要因为好奇而靠近它们一探究竟,通常绝大多数蜂类不会主动攻击人,但是一旦它们认为“家园”遭到了“侵犯”,将会奋不顾身进行反击,普通人中蜂毒过量会有生命危险。

此外,在卫生条件不佳的旅馆住宿,一旦衣物沾染上跳蚤和虱子,可以洗一个热水澡,并把衣物用开水烫一遍,可喷洒适量的除虫药剂。如果是野外露营,在睡前一定不要忘记检查、清理一下地面和睡袋,防止蝎子、蜈蚣等毒虫侵入。如果是前往东南亚和环境复杂的热带雨林、原始森林,应当认真听从领队和当地人的建议。

拥抱大自然无疑是刺激和令人心旷神怡的,但大自然也潜藏着不为人知的神秘和危险,只有时刻绷紧安全弦,才能玩得尽兴,更好地享受生活。

(本刊记者崔振)

+1

来源: 作者:admin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