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宝宝心理问题应及时矫正

1-3岁护理

2010年02月01日

  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才能让宝宝在拥有一个健康身体的同时;又拥有强大的心理世界。家长要怎样陪伴孩子,才能个让宝宝不觉得孤独,才能让宝宝远离心理疾病。

  当然,现在做家长的确很不容易,现在的社会竞争力很大。很多家长的工作压力很大,可能会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迁怒到自己的孩子。一次两次还好,但是时间长了,甚至形成习惯,孩子的心理健康就会存在问题。做父母的要时刻注意孩子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小小的心理问题,就要及时纠正。要是等到宝宝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才猛然发现,却为时已晚。专家提醒:孩子需要父母的关怀,不仅仅是物质方面,还有心理和精神层面。

  对于宝宝的心理发育,必须注意以下5个方面:

  1、不同年龄的宝宝,心理特征各有特点

  孩子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他的心理特征也在变化,不要片面地认为孩子只要能吃能喝能睡就可以健康成长,实际上孩子一来到人间就有他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活动,且随着他的成长逐渐形成每一个阶段性的心理特征,当然这种特征每个孩子都不完全一样,父母平日要多观察和体验,通过孩子的哭笑、眼神、呀呀之语、一举一动,来了解孩子内心世界。

  2、心理教育,不可错过时机

  当孩子发展到一定年龄段,父母要根据他的心理特征来指导他,错过了孩子的发展阶段,就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障碍的隐患。

  孩子快两岁,吃饭时看到大人拿筷子吃饭,他的好奇心促使他想拿筷子吃饭的念头,因拿不好筷子而把饭菜洒得到处都是。如果父母立即生气,训斥他或打骂他,这不但毁了他的好奇心,而且给他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以后孩子不敢自己主动吃饭,靠父母喂,这种依赖思想到很大都难以改变;孩子求知和探索的欲望受阻后,孩子的好奇心丧失,凡事不愿动脑,听凭大人摆布,从而形成思维缓慢,大脑反应迟钝;孩子受屈得不到安慰和鼓励,他就会封闭自己,不与他人交流,孤独感逐渐形成。

 

3、发现宝宝有心理问题,应及时矫正

  专家表示:如果一开始及时发现孩子有孤独症的心理问题,就咨询心理专家,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矫正,问题就会得到解决。但很多时候由于父母的疏忽大意或强硬态度贻误了治疗孩子的最佳时机,而使得孩子的病情加重,让孩子终身遭受精神疾病的折磨,无法挽回他的健康。

  4、用爱心、赞扬和忍耐来帮助“孤独”宝宝

  如果孩子真有孤独症的症状,父母就要用爱心、赞扬和忍耐来帮助自己的孩子,与心理医生配合治疗。孩子患有这种症状,他是受害者,他的许多言语和行为与常人不同,父母不能嫌弃、埋怨、发脾气或打骂孩子,要理解孩子,关爱孩子,对他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应给予极大的鼓励,但对他的错误和固执,不能发火,要有耐心一点点改变他的言语行为和内心思维。

 

  另外,治疗时,父母要配合好心理医生,最好自己先学习“ABA行为训练法”,这样才懂得怎样来教育训练好自己的孩子。只要方法得当,轻微症状过一段时间很快就会得到康复。

  5、多抽时间陪孩子,尽养育的责任

  许多父母认为孩子无灾无病,能吃能睡,身体健壮,便是好。根本就没有考虑孩子的心里到底有什么需求。还有些父母以为把孩子交保姆、幼儿园就万事大吉……总是以工作太忙和社交太多而没有时间与孩子在一起,致使孩子形成孤独的心理。时间越长,这种心理问题越严重。尤其要牺牲一点社交时间,在家里陪陪自己的孩子。孩子在爱、拥抱和亲切的环境中,才不容易出现心理障碍。

  家长都很爱自己的宝宝,但是一定要记住宝宝的幸福都是父母给的。如果宝宝的身体强壮,心理却有问题,同样不是不健康的孩子。要是,宝宝有了心理方面的问题,那和父母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多抽出一些时间给宝宝;不要让宝宝一个人面对困难。

 

家长教育孩子

+1

来源:chenjiawen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