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婴儿期大脑最聪明最应开发

1-3岁护理

2009年11月12日

     你知道吗"?"孩子在婴儿期大脑最聪明。刚出生的婴儿,其大脑具有惊人的吸收能力。以“儿童之家”而闻名于世的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苔梭利女士,把它称之为“胎生的吸收精神”。她说:“婴儿在其降生的环境中接受各种感官刺激,形成与这个环境相应的素质。

  婴儿期大脑最聪明原因大揭秘

  随之,这种成人已经失去了的、可以与上帝的创造力相比拟的非凡能力,便将迅速消失。”可以这样说:越是接近零岁,这种吸收能力就越强。与零岁至两岁的孩子相比,成人是无论如何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然而,如果父母们对大脑的这种可称为天才的吸收能力产生作用的时期一无所知,在这一特殊时期里,不给予教育性的刺激,那么婴儿的大脑将得不到出色的发展,相反会迅速失去吸收能力,转变成劣质的头脑,即使以后再给予多么优良的教育性刺激,也无法恢复这种吸收能力的功能了,培养聪明头脑便成为非常困难的事情。

 

  零岁至三岁的孩子所具有的吸收能力实在是天才性的。无论难易程度如何,他们对所给予的教育性刺激都能理解、接受;与此同时,他们不仅能记忆进入大脑的知识,而且记忆的图像之清晰胜过高清晰度的计算机。在这一时期里输入的信息,会原原本本地留存于人的深层意识——潜在意识中。进入这一层次的知识,将具有高度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如同精密的计算机一样。

  婴儿从周围人的说话声中记忆语言并开始说话,实际上靠的并不是单纯的记忆,而是依赖于成人所不具备的这种出色的处理能力。这是任何一个婴儿都具备的能力,这种能力的确是天才性的。大脑的基本模型于婴儿六个月时完成。在这之前,人们一直认为婴儿的大脑里有一个特殊的装置(它与周围环境的作用没有关系),可以使婴儿自然地获得语言、自然地会说话。在婴儿的头脑里,的确天生就有一个黑猩猩以及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绝妙的语言获得装置。

 

  让我们从婴儿出生那天开始,就用丰富的语言对他说话吧。这样,这个吸收能力极高的大脑就会把语言吸收进去,并且一点一点地积攒起来。不久,当他开始说话时,便会成为一个词汇量相当丰富的婴儿。婴儿并不是在理解之后再记忆语言的。最初,他仅仅是把语言当做一种声音存入其潜在的意识之中。

  当婴儿的理解力逐渐增强之后,那些储存在潜意识里的、在此之前还不懂的语言的含义就会一下子明白起来;而且,由于这种高度的语言处理能力是成人所未及的,因此才两岁的孩子就竟然会不知不觉地运用很难的文法,在大人眼里俨然是个优秀的语言学家。然而,人们往往不知道上面这个事实,以为孩子自然而然地就会说话。有的母亲很庆幸自己有个不吵不闹的小宝宝,认为这样很省事。但是,如果在婴儿出生后,不对他做任何有益的事情,只是让他安静地躺在那儿,那么很可能到了两岁甚至三岁,他都还不会说话,成为一个发育迟缓的孩子。婴儿一下子从天才的宝座上跌下来,变成了凡童,想要再让他返回到天才的位置上去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

 

  婴儿在出生后的仅仅六个月的时间里,就因周围亲人的放任自流而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孩子正是由于在这个时期里受到父母的错误对待,从而失去了自己与生俱来的天才素质。在这一时期里,不可以让婴儿寂寞地度过每一天。你对他有多少付出,就会得到多少回报,优质的投入将使你的宝宝获得惊人的良好素质。

 

     凡是喂过母乳的妈妈,都在不同的阶段面临过断奶的问题。断奶,远非字面意义上那样简单,而是母子关系的一种重大转变。顺利地断奶,对于母子双方的身心健康都至关重要。断奶方式掌握不当,很容易给母亲遗留终生的遗憾,给孩子造成心灵的创伤。

  关于断奶,最根本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我应该什么时候给孩子断奶?

  对这个问题,其实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什么时候给孩子断奶,是每一对母子之间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做出来的私人性决定,旁人没有权利对其指手画脚。

  如果你一定要知道一个最佳时机,回答是,这要视乎孩子的成长情况,最好等到孩子自动脱离对母乳的需要,自然地断奶。这样的断奶方式最顺利最容易,会避免诸多由于提早强行断奶而必然出现的母子之间的矛盾、争斗、哭闹、伤心和烦乱。

 

  你会问,孩子一般什么时候才会自动脱离对母乳的需要呢?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时间表都不一样,一般来说,自动断奶发生在一岁半到三岁之间。一岁以下的婴孩,不会有自动断奶现象。即使孩子表现的不好好吃奶或者拒绝吃奶,也是因为吃奶环境不够安静,干扰过多,或者因为心理原因而导致的“罢奶”。

  也许这时候你要吃惊了:一岁半到三岁之间?难道可以让孩子吃这么久的母乳?那为什么我周围的人、包括医生,都在劝我六个月就给孩子断奶呢?他们说,六个月以后的母乳就没什么营养了,而且,如果不断奶,孩子就不好好吃饭。

  的确,对于许多人(包括一些医生)来说,延续到一岁以后的母乳喂养是一件新鲜事。而且,在他们的头脑中,对母乳有两个根深蒂固的偏见:

  第一个常见偏见是,“X个月之后,母乳就没营养了。”

 

  大量的研究证明,母乳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富含营养,如脂肪、蛋白质、钙和维生素等等,尤其是对孩子身体健康至关重要的免疫因子。幼儿自身的免疫系统要到六岁左右才健全,在这之前,长期的母乳喂养,等于为孩子建立起一道天然的免疫屏障,能够有效地预防诸多疾病的侵袭,比如耳道、肠胃和呼吸道等幼儿常见感染,以及幼儿癌症、少儿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重症。那些过敏体质的婴儿,更是应该母乳喂养至一岁以上。特别神奇的是,随着孩子月份的增长、对辅食摄入的增多,吸吮母乳频率有所降低,母乳却会自动浓缩养分和抗体,将孩子所需要的营养丝毫不差地输送进来。

  与营养价值相等重要的,是长期母乳喂养对于幼儿心理和情感方面需求的彻底满足。延长母乳喂养,有助于巩固母子亲密关系、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在孩子疲劳、受惊、烦躁或者悲伤时,吸吮母乳能够给予孩子最及时最有效最温馨的安慰,让孩子在需要帮助时,得到的是人的帮助,而不是物品(奶嘴、玩具、零食等)。

  吸吮动作是婴幼儿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需要,这个需要直到三岁左右才淡化。长期母乳喂养,使得孩子在母亲的怀抱里彻底满足这项生理需求,母亲的乳头也不象其他吸吮替代品(手指、奶嘴、玩具、零食、被角、头发等等)那样会变质、坏掉、或者弄脏。从母亲那里得到吸吮满足的孩子,往往很少吸吮自己的手指或者将所有拿到手里的东西放进嘴里,也因此减少感染疾病的几率。

 

  长期的母乳喂养还有许多其他好处,比如有利于幼儿口腔的发育、从而提高语言能力,比如母乳中独特的生长激素促进孩子大脑的发育,另外也有利于母亲自身的健康。

  这就是为什么国际卫生组织、国际母乳会以及美国卫生部等权威机构,呼吁全球的母亲们将母乳喂养坚持到孩子满两岁。

  也许这时候你要吃惊了:一岁半到三岁之间?难道可以让孩子吃这么久的母乳?那为什么我周围的人、包括医生,都在劝我六个月就给孩子断奶呢?他们说,六个月以后的母乳就没什么营养了,而且,如果不断奶,孩子就不好好吃饭。

  还有人说,如果不断母乳,孩子就永远不会接受奶粉或者鲜牛奶。

  母乳比奶粉和牛奶香甜,吃惯了母乳的孩子当然抗拒奶粉和牛奶。但是这绝对不是一种“永远”不变的状态,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更无需采用断奶这种笨法子。

  有一些孩子,无论是吃母乳还是吃奶粉,确实存在不好好吃饭的问题,但这和他们吃的是什么奶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大人在喂养方面的失误造成的。极有可能是在添加辅食阶段,家长没有采用科学喂养方式,没有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食习惯。或者是因为家长总以为孩子吃得不够、逼迫孩子多进食而造成孩子厌食;或者是因为家长过于频繁督促孩子吃东西,甚至不惜端着碗到处追着喂,而导致孩子失去了饥饿感。饮食是婴幼儿学习探索人生的重要途径,父母一定要谨慎行事,把握好这方面的喂养关系。小孩子天生自知饥饱,无需大人在一旁过多操劳,喂养原则应该是让孩子做主,饿了就吃,饱了就停;吃饭时在餐桌上认真吃,吃完了离开餐桌再去玩儿。当孩子出现进食方面的问题时,如果不是病理原因,家长应该审视自己的喂食手段和态度,从中找到问题根源,而不要将责任推诿到母乳身上,强迫孩子断奶,给孩子造成更大的损失和伤害。吃奶粉的孩子不好好吃饭,你们让他们“断”什么呢?断了母乳之后孩子依然不好好吃饭,你们又要谁来负这个责任呢?

 

  那么,有没有贪恋母乳,不爱吃饭的孩子呢?有!但是,这仍然不是母乳的错。大多数见了妈妈就粘在奶头上不肯吃饭的孩子,是由于母子关系出了问题,是因为孩子从母亲那里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母亲除了喂奶之外,陪伴孩子的时间无论是质还是量都不够高,孩子以无休止地要求吃奶来满足自己对母亲的需求。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断奶,岂不是与孩子的愿望背道而驰?这时候断奶,给孩子造成的心灵伤害最深。

  另外还有一些常见的因素,导致母亲提早断奶。比如需要上班的母亲,其实无需断奶,工作单位有条件的,可以把奶挤出来储存在奶瓶里,白天让看护人喂给孩子,下班后母亲直接哺乳。工作单位没有条件的,可以让孩子白天吃奶粉,母亲在家时则吃母乳,对孩子的健康远远强于完全断奶。还有母亲需要短期出差,也无需断奶,可以提早把奶挤出来,储存在冰箱冷冻室里,母亲离开的那几天给孩子吃。母亲在出差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挤奶,以保证乳汁分泌量不下降。

  断奶是每一位母亲在了解延长母乳喂养的优势之后,经过深思熟虑而做出的谨慎决定。

 

part2 就医6锦囊

  在带宝宝看病时,身为家长的你是否注意过就诊环境呢?要知道,儿科诊疗室的环境和成人门诊还是有很大的差别,除了温馨、可爱的基本布置外,在硬件设备和医师选择上更要经过精细的设计和规划,一些常见的就医时的错误观念家长也要注意改正

  1.硬件设备

  分隔就诊对象:2个月以下的小婴儿抵抗力非常弱,皮肤很薄,甚至连脐带伤口都没有完全愈合,因此应与较大的幼儿有所区别。简单来说,小婴儿门诊应与一般的儿科门诊有一定距离,不要靠得太近。

  安全的环境:幼儿的就诊环境与大人有很大的差别,而一个好的儿科诊疗室除了能让孩子有跑跑跳跳的环境外,还应该尽量配备一些幼儿的卫生用具,比如小马桶、小便盆、小洗手台等。

 

  2.医师选择

  小儿科是非常重视经验的科别,别看小孩子的病貌似单纯,其实变数相当多,因此,医师选择对小宝宝来说就显得相当重要。不管是什么病,只要是4岁以下的小朋友,第一个优先考虑的都应该是儿科医师,因为儿科医师几乎都接受过3年的基本儿科训练和2年的专科训练,有了如此专业严谨的制度,自然更能确保宝宝的身心健康。

  TIPS:妈妈说经:好医师的判断标准

  1 愿意和家长深入沟通,并且热心地提供帮助。

  2 不会随随便便叫家长带孩子做检查。

  3 必要时会介绍其他的医师,不会一直把患者掌握在自己手上。

  4 药物用得很少,如果是急症(如发烧、咳嗽、拉肚子),每次开药基本不超过5样。

  5 会从父母的立场出发去思考如何照顾患病的孩子,而不是只把孩子当作患者。

  6 不会推销东西。

  7 会详细地介绍病程的进展状况。

  3.不要只追求大医院

 

  有些家长一味地选择大医院,大医院的医疗条件比较好,但同时大医院也是患者最集中的地方,医院越大,患者就越集中,室内环境也污染得较严重。孩子看一次病一般至少要在医院逗留二三个小时,患病的孩子本身抵。据统计,去儿童医院看病的孩子,上呼吸道感染占60%~70%,其他常见病占10%~20%。其抗力就差,就很容易通过呼吸道传染或直接接触等感染上其他病菌,造成旧病未愈又添新疾实,一些外感病和常见病只要是正规的医院都能诊治,除非疾病迁延不愈或者加重了,没有必要非得去追求大医院。

 

  4.不要乱投医

  有些病毒性疾病如病毒性感冒、秋季腹泻等,是自限性疾病,经过适当处理,一般1周左右就能自然痊愈。有些家长见孩子不退烧,就带孩子去不同的医院看病。每到一处,医生都要从头了解病情,重新检查。孩子生病最需要按时服药、好好休息,频繁去医院有害无益。发烧是很多疾病的症状,如果疾病的根本原因未解决,服退热药3~4个小时后体温还可能再升高,根除疾病的病因需要一段时间,并不是服用了药物当天就能好。所以,看到孩子体温又升上去了,家长不必过分紧张,如果孩子精神较好,没有异常的哭闹、严重的吐泻、抽风等情况就不必立即去医院。

 

  5.诉说病情

  病情是医生诊治疾病的重要资料,快速了解病情能使孩子得到及时的治疗,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减少复诊。医生需要了解的情况一般有疾病发生的时间、主要症状、病情变化过程,复诊还要说明用药的效果。有时医生还要了解孩子和家庭成员曾经得过哪些疾病、打过哪些预防针、对哪些药物过敏等等。家长事先应把这些情况了解清楚,就诊时主动向医生诉说。

 

  6.看病时注意防病

  在医院候诊时,要给宝宝采取一些适当的防护措施,如观察了解周围患儿的情况,与呼吸道传染病的患儿尽量离得远一些,与消化道传染病患儿避免直接接触。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最好给孩子戴一个6层的纱布口罩,可以阻隔病菌从口鼻进入体内。
 

 

     冬季草木凋零,冰冻虫伏,自然界万物闭藏。冬季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近日,来自西伯利亚的冷风,使气温大幅度下降,故冬“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

  “寒流”来了,如何穿衣自然成了“热门”话题。有人说,冷了就加衣服呗!其实,冬季穿衣的窍门有很多,对于我们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来说,学问就更大了。

  儿童冬季外出穿衣秘笈

 

  秘笈一:一定要给宝宝穿上贴身衣裤

  有的妈妈认为,宝宝不停地动会出很多汗,如果汗液把内衣弄湿,不如不穿,只要外面穿上厚衣服就可以保暖。殊不知柔软的棉内衣不仅可以吸汗,而且还能让空气保留在皮肤周围,因此阻断了体热丢失,不易使宝宝受凉生病;而不穿贴身内衣的宝宝由于体表热量丢失得多,身上摸上去总是冰凉凉的,尤其是下半身,难怪容易感冒了。

 

  秘笈二:穿衣要适量,不要因穿得太多而不停地出汗

  如果穿得太多,宝宝一旦活动便会出汗不止,这样则会使皮肤血管扩张,皮肤血液流量增加,因此散热量加大。表现为宝宝出很多的汗,衣服被汗液湿透,反而由此着凉,并且也降低了身体对外界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而使抗病能力下降。由于6个月以内的宝宝因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散热多,但身体产热能力却不足,所以外出寒冷时还是应该注意多穿衣。判断宝宝穿得多少是否合适,可经常摸摸他的小手和小脚,只要不冰凉就说明他们的身体是暖和的。

 

  秘笈三:给宝宝一件轻薄的小棉服

  既挡风又保暖,要比多穿几件厚衣服都御寒,而且活动灵巧方便。

  因为小棉服内层与外层中间夹着膨松的棉花,它可以吸收很多空气,由皮肤体温散发的热量先穿透棉服内层,然后渗入中层的棉花中,由多层空气吸收并且围护在皮肤四周,而棉服外层则不易让冷空气入侵,因此有着良好的保暖作用。而厚外衣没有更多的吸收容纳暖空气的空间,挡风尚还可以,但御寒保暖则就比小棉服差多了。

 

  秘笈四:绒衣绒裤不要贴身反穿

  绒衣绒裤通常采用起绒针织布制作而成,反而柔软、蓬松、保暖性很好,有的妈妈给宝宝反穿。然而,如果反面穿着,这些绒毛很快会因汗液和皮脂的缘故,变得粘结、发硬,若是洗涤时再用力搓揉,就会使这种情况更为加重,保暖作用因此而减弱。请记住;洗涤时应用双手轻轻去除多余水分,毛面向外晾晒,晒干后用手轻轻揉一下,就会使毛面保持蓬松柔软状态,切不可用力去揉。

 

  秘笈五:宝宝的毛衣要选购儿童专用毛线

  因为宝宝的肌肤柔软,小小的刺激也可引起皮肤过敏,所以在选购时毛线质地是最要紧考虑的因素。现今市场上有专为宝宝生产的毛线,它所含的羊毛与普通毛线中的羊毛不一样,非常细小,并且很柔软,保暖性又好,十分适合宝宝穿用。妈妈还须注意,不要选择含马海毛的毛线,因为容易脱毛,吸入到宝宝气管和肺内会引起疾病。
 


 

 

 

     据英国BBC报道,人们常说:“垃圾食物无益健康”,而究竟怎样算无益呢?导致肥胖和不利于健康是最常见无益的说法。但科学家发现,垃圾食物缺乏让智力发展的元素影响智力发展。

  科学家在一项研究中发现:短时间内服用简单的食物补充剂后,儿童的大脑和智力出现突变。扫描显示,他们的大脑在短短三个月内经历了一般需要三年时间的发育。此外,这些孩子在阅读、专注、解决问题和记忆测试上表现出巨大的进步。例如,一个过去只与电视为伍、不爱好读书的男孩突然喜欢上阅读,还表示电视节目“沉闷”。

 

 

  研究人员称,这项研究只基于少数样本,但结果肯定了脂肪酸促进脑部发展这一些发现,并显示快餐可能阻碍智力成长,因为精制食品不含这些脂肪酸。接受这项先导试验的包括3个男孩和1个女孩,他们的年龄介于8岁到13岁之间。试验的目的是研究饮食对少年脑部发展的影响。这4个孩子都超重,8岁的男孩扎克体重112磅、11岁的乔治和雷克尔重154磅、13岁的加雷斯重168磅。

  研究人员一开始就给他们服用一种名为VegEPA的补充剂,其中含有欧米加-3和欧米加-6两种重要的脂肪酸。他们连续三个月,每天服用2粒胶囊。研究人员还鼓励他们少食用油腻零食和汽水,并多做运动。最后,再为这4个孩子进行一系列测试,使用高科技质子光谱扫描来研究他们脑部发生的变化。结果发现,他们在一个范畴内都出现了戏剧性的改进。这些孩子均比他们的阅读年龄超前一年,他们的字体变的整齐和准确,在课堂上也表现得更加专注。

 

 

  而更让研究人员震惊的是这些儿童脑部扫描的结果。伦敦圣乔治斯医院的扫描仪器可以检测脑部发展的一个主要生化指标——脑乙酰天门冬氨酸。高量的NAA等于有更多神经纤维在脑部生长。伦敦帝国学院的普里教授说:“结果令人惊讶,原本只有少量NAA增长。但在3个月内,我们看到了需要3年时间才能出现的增长。这等于说,他们的脑部神经细胞有更多连接,也更密集。4个孩子都有明显的改变,但3个男孩的NAA有更大量的增加。”这些增长出现在整个大脑皮层,也就是脑部的“思想区”。

 

 

  普里教授表示,虽然要求他们改善饮食习惯,但其实他们改变的并不多。帝国学院的造影专家巴克柯教授称,这个结果对有关“垃圾食品”的辩论有着重要的影响。普里教授相信,出现戏剧性改变完全是因为那些补充剂,这种补充剂来自脂肪丰富的鱼和月见草提炼的特纯油分。这种补充剂含有重要的脂肪酸EPA,而完全没有另一种脂肪酸DHA。过去的研究发现,这种补充剂可以改善成年人的脑部功能。

 

 

日常保健:  
* 珠珀猴枣散<保和堂>:主治感冒、消化不良、受惊  
* 王氏保赤丸:主治轻微感冒、消化不良、舌苔厚  
* 小儿七星茶:清热、助消化、通便、定惊  


  
感冒初起:  
* 喝葱白汤(葱白3-4段+2-3片生姜),可加点小儿专用蜂蜜。  
* 用姜末炒干,睡前包在脚心,可通鼻塞  
* 喝“健儿清解液”(如有腹泻就停喝)  
* 泰瑞宁牛磺酸颗粒  


风热感冒或流行性感冒:  
* 小儿金丹片(中药)  
* 王氏保赤丸  
* 樋屋奇应丸<日本>  
* 小儿感冒解毒灵颗粒  
* 小儿感冒颗粒<同仁堂>  
* 小儿速效感冒冲剂  
* 板蓝根  
* 库克  


风寒感冒:  
* 保婴丹<香港余仁生>  
* 小儿感冒茶  
* 小柴胡  
* 清宣止咳颗粒  


轻微感冒(打喷嚏流清涕):  
* 小儿宝泰康  
* 小儿金丹片  

 

 
重症或病毒性感冒:  
* 鸿泰牌小儿感冒颗粒(中成药)  
* 双黄连口服液  
* 艾畅滴剂<强生>

  
感冒带咳嗽:  
* 七厘散  
  
咳嗽:  
* 双黄连+川贝煮梨(喝水吃梨)――适用于肺热咳嗽  
* 罗汉果泡开水(喝汁)  
* 小儿清肺口服液<同仁堂>  
* 小儿化痰止咳颗粒<同仁堂>  
*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 小儿咳喘宁糖浆(纯中药)――适用于肺热咳嗽  
* 小儿羚贝止咳糖浆――适用于肺热咳嗽  
* 克咳止咳糖浆――适用于肺热咳嗽  
* 通宣理肺…. ――适用于肺寒咳嗽  
* 清宣止咳颗粒――适用于肺寒咳嗽  
* 肺力露――针对干咳不止  
* 沐舒坦――针对袪痰  
  
发烧:  
* 小儿热速清(糖浆,中药)――发热初期  
* 小儿退热宁(糖浆,中药)――发热初期  
* 清开灵  
* 臣功再欣  
* 美林  
* 泰诺林滴剂  
* 鱼腥草(输液)――高烧(39.c以上)  

 


  
腹泻:  
* 妈咪爱(适合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或母乳性腹泻,生物制剂,调节肠胃,帮助消化吸收,还可用于治便秘)  
* 婴儿素(又名“小儿健脾散”,能调节肠胃,消食,止泻)  
* 醒脾养儿颗粒<贵州>  
* 丽珠肠乐  
* 马齿苋煮水喝(偏方)  
  
消化不良:  
* 一捻金胶囊  
* 四磨汤口服液  
* 金双歧  
* 合生元  
* 肠痛水<英国吴德物次>或肥仔水  
* 儿康宁糖浆  
* 乳酸菌素片  
* 健胃消食片  
* 脾可欣  

 


  
湿疹:  
*郁美净  *铍宝  *艾洛松       *俄罗纳英膏  
  
热痱:  
*施比灵洗液    *炉甘石擦剂      *强生热痱粉     *金银花煮水洗澡  
  
尿布疹:  
*鱼石脂软膏      *紫草油     
  
便秘:  
*开塞露  
  
鼻炎:  
*鼻渊舒  
  
咽喉发炎:  
*小儿咽扁冲剂或咽扁颗粒  
  
支气管炎:  
*博士小儿止咳露+消炎药       *富露施  
  
中耳炎:  
*阿莫仙     *希刻劳     *注射用西力欣  
  
消炎药:  
*双黄连  
*力欣奇  
*再林  
*阿莫西林  
*新博林  
(轻微炎症不用抗生素,如必须用,最好先选择头孢类红霉素类或大环内脂类)  
  
夜惊:  
*珍珠末  
  
蚊虫叮咬:  
*白塔油       *完美芦荟胶  
  
轻微外伤:  
*完美芦荟胶     *好得快喷剂    
  
烫伤:  
*京万红       *宝肤灵<宝树堂>(注:2岁以上用)  
  
厌食:  
*同笑       *黄芪精  

 

       
幼儿常用药及用法 (续)
1、保婴丹 (可作为常用药物,有病时按说明书上的用药剂量,无病时可两个星期按说明书上说明的一次药量的1/2服用)  
  
2、五宝散 (该药的用处比较多,但我认为该药对治疗孩子肚痛、主要由于寒热引起的非常有效)  
  
3、宝宝一贴灵 (如果宝宝受了风寒等可贴一下,很有效。但是在使用时要确认宝宝对该药是否有反应,应该半个小时左右揭开看一下,最多贴两个小时。不要按说明书上贴得那么久)  
  
3、小儿退热栓(宝宝发烧时可使用,该药无副作用,但效果比较慢。如果烧得不是很高时使用)  
  
4、百服宁 (该药对高烧非常有效,尤其是医生说一定要点滴时,39度左右时可以使用,但要比说明书用的剂时要小,因为该药的副作用比较大,如非万不得已,请勿使用。但要常备。注意:服用该药后,孩子一般都不愿吃东西,会持续一周左右)  
  
5、泰诺林 (对高烧有效,降温快。如果没有超过39度时,请勿使用。切记凡是药效显著的,副作用都会很大)  
  
6、强必林(这是小孩常用的消炎药,对于一般的炎症都比较有效,副作用不大)  
  
7、新血丹颗粒(该药味特苦,但是如果孩子由于炎症而发烧时,将其与强必林一起服用,效果显著。而且都属中药,没有副作用。我家经常采用该种方法。不过喂药是个难题)  
  
8、小儿速效感冒冲剂(广州星群药厂的最好。这种冲剂有许多厂家。我孩子用星群药厂的最有效。该药特常用。感冒初期服用。如果感冒中期则没有效果)  
  
9、小儿七星茶(可以平时冲在饮料中,或温水中服用。主要是清凉。尽量不要给孩子喝S板兰根,夏桑菊等成人清凉用品。容易引起孩子肚痛或者拉肚子)  
  
10、珍珠粉沫(压惊、清凉,最好是广西的淡水珍珠。常用对孩子的皮肤也有好处。但是不要多用,由于孩子小不容易消化,两周喝一点点是可以的) 

+1

来源:chenjiawen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