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宝宝皮肤过敏是护理不细致

1-3岁护理

2009年11月12日

 

    近日,美国某婴幼儿洗护用品检测出问题的消息令很多家长心生惶惑——究竟该如何给婴幼儿选用洗护用品呢?对此,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主任吴婕翎副主任医师提醒说,宝宝日常无需用太多洗护用品,关键是平时护理要细致。她指出,临床上宝宝皮肤过敏或皲裂的主要根源倒不在于洗护用品的好坏,而是护理不当造成的。特别是习惯给初生儿穿旧衣服的家长,一定要选用棉质够软的衣服并好好洗晒,并尽可能地消灭螨虫等可能对宝宝皮肤不利的因素。

 

 

 

   初生儿皮脂分泌不稳定易过敏

  “临床上,我们经常见到一些还未满月的小宝宝出现皮肤发红、过敏等问题。”吴婕翎指出,宝宝从妈妈体内娩出到外界有个适应过程,皮肤也一样。但不少家长不懂得这个浅显的道理,往往过分紧张,情急之下不到医院咨询,反而到处打听该用什么护肤品,甚至还用到药膏,自己乱治一气,往往越治越严重。

  吴婕翎分析说,一般婴幼儿的皮肤都比较细嫩,皮脂薄,水分易流失。特别是刚出生的头一个月内,小宝宝的皮脂分泌不稳定,因此,建议除了使用少量沐浴用品外,其他护肤品尽量不用。而且,沐浴用品的量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用,宜少不宜多,并且不能直接涂在宝宝身上或小毛巾上,正确的做法是直接滴入备好的清水中,稀释了再用。

  “宝宝皮肤出问题还可能与衣物有关。”吴婕翎指出,广东人习惯在宝宝出生的头一周甚至头一个月里穿其他孩子用过的旧衣服,认为这种穿过的衣服更柔软,对宝宝皮肤更有利。但有些旧衣服放久了,有螨虫也不奇怪。另外,旧衣服洗得多了,棉质可能会变得粗糙。因此,无论是新棉衣还是旧棉衣,建议家长给宝宝穿之前一定要好好洗晒,检查一下质地,排除可能对宝宝皮肤不利的因素。

 

 

 

   宝宝重点部位清洁有讲究

  “其实,临床上宝宝皮肤过敏或皲裂的主要根源倒不在于洗护用品的好坏,而是护理不当造成的。”吴婕翎提醒说,给宝宝清洗时,水温要控制在30℃以下,最好是18℃~25℃之间,大人的手试着有点温而不热就行了。因为水若太热,会破坏宝宝皮肤表层的油脂,让其皮肤水分流失得更快。另外,清洗时一般选用纱布或柔软的小毛巾,动作要尽量轻,以免擦伤宝宝。

  而在日常护理上,以下几个部位要特别留心——

  嘴和下巴:宝宝吃完奶或溢奶时,要用湿布及时擦嘴,千万不要漏了容易沾到奶的下巴和脖子。由于这几个部位一天要擦好几次,因此下手要轻要慢,不然很容易擦红皮肤。

  屁股:如果天气热,要少用尿布或纸尿裤。若用时,则要勤换,保持宝宝屁股透气,千万不要让纸尿裤一捂就几个小时。另外,宝宝排便后,不少妈妈为图方便,有时光用湿纸巾抹屁股就完事。吴婕翎指出这种做法很不妥,因为粪、尿有一定的酸碱性,甚至里面还残留有对皮肤不利的微生物,最好用清水彻底洗干净。

  头皮:有些宝宝头皮油脂分泌过多,易跟灰尘结在一起,甚至形成茄。有些家长怕麻烦或怕弄疼孩子就随它去。吴婕翎指出,宝宝身上无论哪里不干净,对他的健康都是个威胁,因此,建议家长适当用点婴幼儿洗发水细心地将其洗净,不要在宝宝身上留下任何卫生“死角”。

 

 

 

 

 

 


  温馨提示

  如何选用婴幼儿洗护用品?

  如今,市面上的婴幼儿洗护用品琳琅满目,到底该如何选择才更有利于宝宝的皮肤?吴婕翎建议,无论买哪种产品,都尽量买小包装的,如果不合适,应及时更换。根据不同的用品类型,她给出如下建议——

  护肤类:对于同一个牌子的产品,可先从润肤霜选起,因为它处于润肤油和润肤露之间,若用几天,觉得宝宝皮肤还太干,可改用润肤油;太油,则用回润肤霜。如果同一个牌子无论是油、霜还是润肤露都效果不好,就应改用其他品牌。另外,护肤品应在宝宝刚洗完毛孔还处于轻度张开的状态时及时涂抹,这样更利于吸收。

 

 

 

 
  洗涤类:尽量不用香皂,哪怕是专门的婴幼儿香皂,对宝宝皮肤油脂的破坏性也要比沐浴液大。一般的沐浴产品用后会在宝宝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保护膜,但若宝宝没怎么出汗,也无需天天用。像秋冬季节,只要宝宝身子比较干爽,隔天用一次也足够了。有些家长认为沐浴液较温和,喜欢用它代替婴儿洗发香波给宝宝洗头,吴婕翎认为没必要。因为头皮油脂分泌一般比皮肤多,且容易沾灰,洗发香波一般都有溶解头皮油脂的成分,因此,洁发效果更好。

  爽身粉和花露水:很多家长给宝宝洗完澡或换尿布时喜欢扑些爽身粉,以为这样会使皮肤更干燥和清洁,吴婕翎认为没必要。她提醒说,宝宝容易出汗,而且排尿又没规律,有时尿或汗跟爽身粉会黏在一起,反而污染了皮肤。另外,不少家长夏天给宝宝洗澡时喜欢在水里洒些花露水,甚至洗完还给宝宝抹在身上防蚊虫,这种做法也不妥。因为多数花露水都含酒精,更容易带走宝宝皮肤上的水分,甚至还可引起过敏。最安全的办法是煮些金银花水稀释了给宝宝洗澡。另外,含有酒精成分的湿纸巾也要尽量少给宝宝用。

 

 

 春季穿衣不要“捂”

  春季是万物生发,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6个节气。春天气候转暖,自然界各种生物萌生发育。

  但是,春天的气候变化无常,乍暖乍寒。对于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的小宝宝非常容易感染病,稍有风吹草动,就感冒发热、咽痛声哑、咳嗽气喘等,因此爸爸妈妈要特别注意春季宝宝的衣着。

  ·春天宝宝的衣服要注意防风御寒,宜宽松舒展、柔软保暖。宝宝衣服不可骤减,一定要注意随着气温变化加减衣服。。

  ·春季宝宝在户外的活动量加大,活动中穿得过多容易出汗,一遇冷风会导致感冒,因此,外出活动时着衣以进行一般活动不出汗为标准。

  ·衣着的颜色以淡雅为好,那种大红大绿鲜艳之色,在阳光下产生反射作用,对婴幼儿的视力形成不良刺激。

  ·尿布应用干净清洁的旧棉布在尿布外层包垫,以免影响透气、散热,引发婴儿尿布疹。

  老话说春天要“捂”,这个“捂”是个相对的概念,应当根据室外温度来增减衣服,所以春天宝宝不是穿得越暖和越好。

 

 

 

 

 

 
  春日重在皮肤护理

  春天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宜人,花草树木冒出青嫩的枝丫。经过寒冷的冬日,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走出家门去感受春暖花开的大自然。但是,春天的风沙、阳光、花粉、细菌等对婴儿皮肤是不利因素,宝宝的皮肤娇嫩,爸爸妈妈们要尽量避免宝宝皮肤受到刺激。

  春天保持宝宝皮肤的滋润和营养是不可缺少的,妈妈每天都要给宝宝的小脸以及全身涂上一层婴儿专用的润肤霜。

  为了避免花粉、细菌对宝宝皮肤的侵扰,爸爸妈妈要做重点防护。

  宝宝的脸部

  脸部在春天最容易受到风沙、花粉和阳光的侵袭,从而引发皮肤干燥、过敏等一系列症状。因此,宝宝晒太阳要在30分钟之内。不能让阳光直射在宝宝身上,也不能晒太久。晒太阳最好是在上午10点到11点之间,时间最好在30分钟之内,晒完后多给宝宝喝水、擦点润肤露。

  宝宝的皮肤一般都很敏感,春天正是百花盛开的时节,带宝宝出去玩尽量避开有花粉等过敏源的地方。尤其是过敏体质的宝宝更要注意这一点。

 

 

 

 宝宝春季饮食要点

  春季是孩子快速生长的季节。根据“药食同源”的原理,春天可为宝宝选用一些大枣、蘑菇、香菇、木耳等食品,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多种营养素,味甘性平,只要适量进食,是宝宝强身壮体的天然食物滋补佳品,可提高宝宝身体的免疫力。

 

 

 

 

  春天补维生素D和钙

 春季是宝宝生长发育速度最快的季节,身体对钙营养的需求也相应增加。春天在饮食上应给宝宝多选用豆制品、鱼虾、芝麻和海产品等含钙量高的食物。

  为了保证钙营养的吸收,除了增加宝宝户外活动的时间外,还要给宝宝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品,如蛋、奶、动物肝、海产品等。

  为了防止宝宝体内的钙和维生素D被消耗掉,爸爸妈妈们要注意限制宝宝过多地吃糖或甜食,因为糖类要耗费宝宝体内的钙和维生素D。

 

 

 

 
 春天多吃青菜

  春季宝宝的饮食应该以辛甘、清淡为主。中医认为,辛能散风、温能祛寒、淡能渗湿、甘能健脾。春季的南方春季多雨、多风、多寒、多湿,宝宝适宜的食品有:粳米、鸡肉、鸽肉、鸡蛋、鸽蛋、鸭蛋、鳝鱼、章鱼、青菜等。

  春季要多给宝宝吃绿色蔬菜。因为冬季青菜少,厚味吃得多,厚味内积,易生内热,生痰为患,又逢春季阴雨天季所滞阻,多吃青菜,可以内清其积,以利身体健康。

  春天喝蜂蜜水

  中医理论认为:风多易燥,风燥外邪侵袭人体,很容易入理化热,常常表现为咽干、口渴、咳嗽、便秘,体弱者还可能感染病毒,发生肝炎、肺结核等季节性传染病。

  蜂蜜具有润肠通便、润肺止咳、益气补中和解毒的功效,天天给宝宝喝杯蜂蜜水有益于宝宝的健康发育。

 责任编辑:Jannie

 

 

           宝宝已经满3周了,到这周末宝宝就该满月了!宝宝的出生仿佛还在昨天,可是在妈妈看来这个月却是那么漫长,历经辛苦,备尝初为人母的种种滋味,不过,看到宝宝一天天进步,妈妈再苦再累心里也是甜的。

         现在宝宝的颈部力量已有所加强,可以趴在床上或大人的胸前,以腹部为支撑,把头稍稍抬起一会儿,而且还能左右转动他(她)的小脑袋。如果你把宝宝抱起来,或靠坐在你的身上,宝宝的头已可以直立片刻,但时间不要长,以免宝宝疲劳。宝宝胳膊和腿的动作也协调了一些,说明他(她)控制肌肉的能力有所加强


 

 

 

 

          现在宝宝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睡眠、吃奶和排便规律及习惯,有的宝宝夜里已能睡4至6个小时的长觉,但宝宝之间的差异很大,有的宝宝夜里还需要妈妈喂2、3次奶。特别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吃奶间隔时间短,因为母乳比较好消化,所以吃母乳的宝宝大便次数也比吃牛奶的宝宝多,需要妈妈更多的照料。

         这时的宝宝已能辨别妈妈的声音和气味,即使妈妈不在眼前,只要听到妈妈的声音,宝宝就会表现出兴奋的样子,如果宝宝正因寂寞无聊而啼哭,听到妈妈的声音,宝宝也会很快安静下来。如果你给宝宝做过胎教,现在试试看给他(她)播放胎儿时期常听的音乐或故事,宝宝很可能会有明显反映呢。

 

 

 

 

 

 

        现在宝宝已能判断声音的来源,听到不同方向传来的声音,宝宝的头就会转向这个方向。但声音的距离不能太远,应在50厘米以内。宝宝的眼睛现在已能看清近距离的人和物,目光也会跟随眼前的物体水平移动,特别喜欢看线条较粗,图案简单,颜色鲜明的图画,尤其是人脸的图案。

         与前几周相比宝宝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看起来更加招人喜爱了。满月宝宝的体重,男孩平均为4.9公斤,女孩平均为4.6公斤;满月宝宝的身长,男孩平均为56.6厘米,女孩平均为55.6厘米。
 

 

 

 

 影响孩子生长发育的因素

  (1)遗传 父母的性格可以遗传给孩子。父母身材的长短也影响着下一代。近亲婚配者其子女智能迟缓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说明遗传与小儿的生长发育关系密切。

  (2)营养 妊娠期孕妇营养的情况与胎儿的发育有关。孕妇营养不足将造成胎儿在子宫内发育迟缓,营养过多会导致巨大儿,造成分娩困难。小儿出生后长期营养供给不足不仅影响体重及身高的增长速度,而且对智能的发育也会产生不良影响。但是营养过分可造成肥胖,对身心也会产生不良作用。另外,各种微量元素如锌、铁、碘等也与小儿体格和精神神经发育密切相关。

  (3)疾病 孕妇妊娠期的疾病可影响胎儿的发育,甚至发生畸形。围生期产伤、缺氧、窒息、颅内出血等疾病可影响小儿智能的发育。出生后的急性疾病将使体重明显减轻,慢性疾病对体重、身高均有影响。有些内分泌疾病身材矮小。 脑部外伤及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后有时留有程度不等的智能迟缓。

 

 

 

 
  (4)药物 妊娠期(尤其在初3个月)孕妇用药对胎儿的影响较大。出生后用药亦应注意,如较大剂量或较长时期给予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可致小儿听力障碍。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者身高增长的速度缓慢。细胞毒性药物,抗甲状腺药物均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长。

  (5)教育 早期教育对婴幼儿的心理发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婴儿出生后第1小时的母婴接触,对婴儿今后性格、积极情绪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应起奎“表率作用。在对独生子女的教育过程中要防止娇、骄两气及生活自理能力差等弱点。另外,通过适当地教育,还能提高轻度智能迟缓者的智能水平。

  (6)环境 充分利用日光、新鲜空气、水进行体格锻炼,以及合理的生活制度安排均可促进身心发育。家庭中要留有一些场所给小儿做游戏,做作业或放置自己的玩具、书籍。要避免环境噪声、铅污染、被动吸烟和家长的言行;这些因素均对小儿身心发育有不利影响。
  总之,要消除对小儿生长发育的不利因素,发挥有利因素,促进小儿全面发展

 

 

 

   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们的营养也得到了保障,可令人不解的是,尽管一日三餐鱼肉不断,还是有不少宝宝出现了贫血症状,这又是为什么呢?

  专家提醒说,家长应该从孩子的喂养方式方面找找原因,因为喂养方法不当,极有可能导致孩子贫血。


  营养不断加强孩子咋还会贫血

  汪女士的宝宝刚刚三岁,由于妈妈精心喂养,小家伙长得白白胖胖,可到医院体检时,医生发现宝宝有轻微的缺铁性贫血,虽然症状较轻,无须用药治疗,但仍建议汪女士在宝宝饮食方面多加注意,以免因缺铁性贫血,而导致宝宝出现智力发育异常和行为异常改变等一系列症状。

  汪女士听了医生的话觉得很委屈,因为她一直以来都非常注意孩子的营养搭配,牛奶、鱼、虾什么的,孩子从来都没缺过。可是,医生却从汪女士的话里了解到,宝宝几乎没怎么吃过牛肉、猪肉、动物肝脏、绿叶蔬菜类食物,而宝宝之所以贫血,原因就在于家长的日常喂养不太合理。

 

 

 

 

 
  宝宝贫血多因喂养不当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马占敏分析说,如今临床上发现患缺铁性贫血的孩子挺多的,与以往物质匮乏时孩子贫血不同,如今的孩子贫血,大多都不是营养跟不上引起的,而是由于家长的喂养方法不合理造成的,贫血的孩子大多症状较轻,只需食补即可纠正。

  一般来说,宝宝出生1~4个月后,会出现生理性的贫血期,原因在于婴幼儿生长发育很快,对铁的需求量很大,而宝宝出生时经由母体而储存的铁,一般在出生3个月后消耗完,母乳或牛奶不能提供足够宝宝需要的铁,宝宝就很容易出现生理性贫血。

 

 

   除了生理性贫血期,一些家长未及时给孩子添加辅食,也会导致孩子铁摄入不足;或者,虽然摄入了一定量的铁,但孩子生长发育速度过快,也会导致缺铁性贫血。一些对牛奶过敏的宝宝,长期饮用牛奶也会诱发胃肠道慢性出血,从而导致贫血。

  还有,一些宝宝饮食中不喜欢吃绿叶蔬菜、动物内脏,也会因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导致细胞核酸代谢障碍,诱发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孩子贫血危害大应早预防

  缺铁性贫血会导致儿童智力发育落后和行为异常改变,婴幼儿时期发生的缺铁性贫血,甚至会导致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家长应当非常重视宝宝的合理喂养。“首先,由于母乳中的铁婴儿容易吸收,妈妈应当尽量选择母乳喂养。如不能母乳喂养时,要尽量选择富含铁的婴儿配方奶粉。”马占敏提醒说,“其次,家长要注意在宝宝4~6个月时,适时适量为他们添加辅食。”

 

 

 

 

 
  一般来说,肝、血、豆类、肉类(牛肉、羊肉、鱼肉等)、绿叶蔬菜、杏、桃中含铁比较多,绿叶蔬菜、肝、肾、酵母中叶酸含量较多。添加辅食时,应当遵从一种到多种、从少到多、从稀到稠的原则,按照宝宝的消化能力逐渐增加,每添加一种辅食应观察3~7天,当宝宝有病或者天气太热时,应暂缓增加新品种。

  郑州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部副主任医师朱晓华也指出,稍小点的宝宝可以通过鸡蛋黄和猪肝酱等来补充铁,稍大些的孩子就可以适量添加肉泥、肉松或动物血来补充铁。宝宝饮用鲜牛奶时,煮沸的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叶酸、维生素B12等抗贫血因子的流失。

  如果孩子贫血较重,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含铁糖浆、小儿铁锌钙颗粒、补血颗粒等药物。

责任编辑:Jannie

 

 

 

 
  婴儿罢奶有多种原因,其中有的是由于对婴儿喂养不当所造成,有的则是婴儿自身的因素所致。因此要化解由罢奶带来的困惑,先要找出原因,才能对症下“菜”。

  由喂养不当造成的“罢奶”

  辅食添加得不合理

  为了满足婴儿快速生长的营养需要,应在婴儿4-6个月时适时地添加辅食,但仍应以奶类为主食,搭配适量的辅食。有的家长为婴儿添加辅食的时间过早,或是虽适时添加了辅食,但与奶类的搭配不当,婴儿想吃多少辅食就给多少,这样婴儿在进食后,整天几乎没有饥饿感,对再吃奶失去了食欲。

  有的家长在添加辅食时,为使婴儿易于接受,采用鲜汤煮粥或蒸蛋,使辅食的口味远远胜过奶类,婴儿吃了口味鲜浓的辅食,对淡而无味的奶类,就失去兴趣,这是又一原因。

  还有些婴儿在6-7个月时,就上桌嗜食成人菜肴(对婴儿来说口味过鲜过咸),使婴儿味觉产生改变,也会使婴儿不愿再吃奶,造成“罢奶”。

 

 

 宝宝闹“罢奶” 事出有因

  所周知,奶类含有丰富的营养又容易吸收,是婴幼儿获得蛋白质及钙等主要营养素不可缺少的食物,是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但是有一些婴儿在断母奶后,却只愿吃辅食,不肯吃奶(配方奶),这种现象,叫做“罢奶”。


  矫正策略:对由于辅食添加不当而造成的“罢奶”。如果婴儿体格发育尚在正常范围内,吃辅食的胃口也不错,就应积极调整食物结构,适当减少辅食,增加奶量。一般可在早上睡醒或午睡后,趁婴儿尚未完全清醒,情绪较好又有饥饿感时喂奶。采用大号奶头的奶瓶,使婴儿口腔的负压大、吸吮时用力小,就容易使喂奶获得成功。

  对于因“罢奶”而体格发育出现不正常的婴儿,应及时到儿保门诊诊治。

  母乳喂养时间过长,未及时添加辅食

  婴儿6个月前,虽母乳中铁与维生素B1的含量不能满足婴儿的需要,但可以依赖婴儿体内贮存的营养来满足,但到6个月以后,若仍只喂给母乳而未及时添加辅食,这些营养素就明显不足,将会因此产生缺铁性贫血,使婴儿食欲减退,更加不想吃辅食及配方奶,只依恋母乳。此时母乳正在减少,质量已不如以前,婴儿从母乳中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从而日益消瘦,皮下脂肪减少,肌肉松弛,甚至产生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易于生病,这就是中医常说的“奶痨”。

  矫正策略:对吃辅食胃口不大,又不愿吃配方奶的婴儿应及时就医,测定血常规及微量元素,可能会有因铁、锌缺失所致的胃酸减少,味觉不敏感,因而对食物不感兴趣,故应找寻病因加以治疗。同时,可加用助消化药物,以改善食欲,扭转“罢奶”现象。这样婴儿有可能通过生长发育的追赶,尽快地恢复到同年龄的正常长速。

 

 

 

   由宝宝自身因素造成的“罢奶”

  婴儿乳糖不耐症及牛奶过敏引起的“罢奶”

  婴儿在断母奶后,如不供给配方奶,仅以粮谷、荤蔬菜代替,此时婴儿体内的乳醣酶会逐渐减少,几个月后再让婴儿吃配方奶或鲜牛奶,会因乳醣酶不足引起腹胀不适,因肠道发酵造成腹痛、腹泻。10个月以后的婴儿如有过一次严重腹泻,使小肠黏膜绒毛受损以至萎缩,也会由于乳醣酶分泌不足,在食用奶类后出现类似情况。

  矫正策略:对症状较怪的乳醣不耐症婴儿,可食用一段时间的酸牛奶来校正。酸牛奶中的一部分乳醣经乳酸菌发酵含量降低,婴儿饮用后不适的情况可以减轻。为避免经冷藏保存的酸牛奶在食用时因过冷刺激肠道,引起腹泻,可在食用前在室温下放置半小时或用温水温热。症状严重的可食用特制含乳醣酶的奶粉。

 

 

 

   宝宝长到6-7个月的时候,其成长发育就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宝宝该长牙喽。而跟宝宝到达其它发育里程碑不同,长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只有秃秃的牙床到满嘴白亮的牙齿,这个过程大约需要3年时间。
  当宝宝的第一颗牙冒出来时,有的宝宝会出现身体不适或其他反常的状况,如流口水、咬硬物、发烧哭闹等,如何让宝宝顺利度过出牙期,让其乳牙健健康康地长出来呢"?"小编针对出牙期间常出现的四大问题制定了四大护理策略:

  1. 流口水。出牙时,宝宝口腔的唾液分泌会增多,但由于吞咽能力还不完善,所以,一部分唾液就会溢出,形成流口水现象。

  应对策略:做好卫生护理

  给宝宝围上围嘴,防止口水弄脏衣服。父母要经常为宝宝擦去嘴边的口水,并经常用温水洗净,擦上润肤露,不要让口水淹坏了下巴的皮肤。如果宝宝口水流得特别严重,就要去医院检查,看看宝宝口腔内有无异常病症、吞咽功能是否正常等等。

 

 

 

 

   2. 啃咬硬物。出牙期间,宝宝会感到牙龈痒痒的,所以,常喜欢找一些较硬的物品来啃咬。

  应对策略:给予磨牙食品

  当宝宝产生出牙不适感而喜欢啃咬东西时,妈妈可以准备一些专为出牙宝宝设计的磨牙饼干,还可以亲自制作一些手指粗细的胡萝卜条或西芹条,让宝宝啃咬,以缓解不适。另外,这些磨牙食物还能为宝宝提供营养、锻炼其咀嚼能力,强壮脸部肌肉。有的家长喜欢给孩子用安慰奶嘴,建议使用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孩子10个月。

 

 

 

 

   3. 哭闹、发低烧。出牙时的不适感常使得宝宝吃不好、睡不香、脾气火爆、爱哭闹,有一部分宝宝在出牙时会出现低烧现象。

  应对策略:按摩及冰镇牙龈

  妈妈可以戴上指套或用湿润的纱布巾帮宝宝按摩牙龈,也可以将牙胶冰镇后给宝宝磨牙用。这样做除了能帮助宝宝缓解出牙时的不适外,还能促进乳牙的萌出。

 

 

 

 

 


  4.腹泻。有些宝宝出牙时会有腹泻。

  应对策略:当宝宝大便次数增多、但水分不多时,应暂时停止给宝宝添加其他辅食,以粥,细、烂面条等易消化食物为主,并注意餐具的消毒;若次数每天多于10次、且水分较多时,应及时就医。

责任编辑:Jannie

 

     年轻妈妈们在一起聊天,都觉得现在的孩子怎么越来越“懒”,9个月的孩子,明明可以自己拿着奶瓶喝 水,就是不拿,非要父母送到嘴边;2岁了,叫他去骑自行车,运动运动,可是孩子就是不动,宁愿窝在沙发里看电视……“这样下去怎么得了,这孩子不是废了吗?”在父母的眼里,孩子从小懒惰是个危险信号,“其实,这些不能说明孩子‘懒’,可能与孩子的天生气质有关,也可能是家长教育方式出现偏差,没有给孩子适时的锻炼机会,导致婴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适应能力差等。”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专家提醒,在结合孩子“气质”的同时,家长要注意在不同阶段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不同能力,不能给孩子偷懒的借口和理由。

  自理能力达标幼儿不到两成

  按照目前广州市各大医院儿保科通用的0~2岁神经心理发育标准,一般要求9个月大的婴幼儿就要开始学会部分生活自理,但是现在的孩子基本达不到要求,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医师林少勇介绍,12个月的孩子穿衣应该知道配合,15个月应该会自己脱袜子、穿鞋等,但基本上来做儿保的孩子都做不到,只有少数不到两成的孩子可以勉强应付。

 

 

 

   林少勇表示,现在的孩子都不笨,这在早期智力测试里能体现出来,但是社交行为跟生活自理能力落后,能力在退化,主要原因就是家长没给机会,包办太多。

  林少勇日前接诊过一个2岁的小男孩,其父母都在美国,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因为家里经济条件较好,小男孩一直穿纸尿裤,不会自己脱鞋,表示个人需要不会说,全部用手指。“正常来说,1岁以后就可以完全不用纸尿裤了,家长要有意识地训练其定时排便能力”。还有的小孩3岁不会说喝水等,很多家长不敢送孩子去幼儿园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担心孩子在学校吃不饱,喝不好,这给孩子进入社会埋下了不小的交往障碍。

 

 

 

   大多源于家长包办太多

  一项在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显示:中国近一半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该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上海0~6岁的孩子中有50%~60%属于隔代教育,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占到总数的一半,北京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多达70%。

  “隔代教育”产生的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差。一般老年人格外疼爱孩子,对隔辈的孙儿女容易溺爱和迁就。特别当孙儿女是独生子女时,老人更怕他们有所闪失,对不起儿女。于是,老人事事依着孩子,处处保护着孩子,把孩子放在家中的核心位置。在吃的方面,给孩子做“专利菜”,让孩子享受餐桌的特殊待遇;包办孩子生活上的所有事情,代替孩子穿衣,代替孩子整理玩具,用喂的方式代替孩子自己吃饭,甚至担心孩子摔跤,不辞辛苦抱着孩子上下楼梯……老人的种种做法,造成孩子四肢动作发展缓慢,独立生活能力差,处处依赖家长,事事以我为中心,全家人都要为他服务,一旦遇到困难或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他就会生气、大发脾气。老人的过分保护,不仅扼杀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信心,还使孩子变得极为自私,胆小娇气,弱不禁风。

 

 责任编辑:Jannie

 

 

 

 3-4个月,婴儿在俯卧位时,头能抬高90度;

4个月左右,能从仰卧位翻身到俯卧位;

5-6个月,能从俯卧位翻身到仰卧位;

6个月能坐———6个月时,能双手支撑在身体前面端坐;

7个月时,能双手支撑在身体两侧坐;

8-10个月,开始不用支撑而自由坐;

1岁-1岁半时,能开始行走。

+1

来源:chenjiawen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