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如何训练宝宝戒掉夜奶的习惯

1-3岁护理

2009年11月12日

如何训练宝宝戒掉夜奶的习惯?

 

  对于出生3个月内的宝宝来说,因为在子宫内的环境并无白天或晚上之分别,所以当宝宝出生后,他的大脑还是无法做出白天该起床、晚上该睡觉的判断。再加上对喝母乳的宝宝来说,母乳的分子小,较容易消化吸收,因此母乳宝宝也比较容易饿,因此几乎每2小时就要喝一次奶。

 

 大概需要到宝宝约4个月大之后,宝宝于夜晚喝奶的次数才会逐渐变少,可能从一晚喝4次奶变成喝1~2次。倘若妈妈想要改变宝宝喝夜奶的习惯,譬如宝宝的睡眠时间是晚上11点,且有喝过一次奶,那么下一次喝奶的时间可能是凌晨1~2点,这时候,妈妈喂奶水之余,可以让宝宝再喝一点水,然后逐渐增加喝水的量,并逐渐减少喝奶的量。如此一来,宝宝便不会习惯于晚上又要起来喝奶了。

 

    “只觉得眼睛很痒,没想到却爬出了虫。”昨天,一名2岁男童在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就诊时,眼科医生从他的眼睛里夹出了十几条寄生蛲虫。医生诊断发现,男孩卫生习惯不好,才让蛲虫寄生在了眼睛里,幸未损伤视神经。

  乳白色小虫1厘米长

  秀山县2岁男童小超(化名)最近几天总觉得眼睛痒痒的,父母仔细察看后发现,儿子眼睛里竟有数条白色“细丝”在游动。

  被吓坏了的父母赶紧将孩子送到儿童医院眼科。主治医生方静检查发现,小超双眼眼球结膜里竟是有线状虫体。

  医生立即用专用镊子夹虫子,竟连续夹出了十几条,小虫呈乳白色,长约1厘米。

 

  医生病理检查发现,这种小虫就是儿童体内常见的寄生虫——蛲虫。方静医生介绍,蛲虫已经引起患儿结膜炎,将主要采取药物治疗法。

  眼科医生感到惊讶

  “眼睛里爬出十几条蛲虫,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眼科医生方静惊讶地说,以前这种情况只是在书上见过,蛲虫一般寄生在人体肠腔内,怎么会跑到眼睛里去了

  经过询问,方静医生怀疑,小超很可能是大便之后没有洗手,蛲虫虫卵常粘附在肛门周围,小超用粘着虫卵的脏手擦眼睛时,将虫卵带进了眼内。虫卵在眼睛里成虫后,便在里面肆意游动。

 

  要督促孩子讲卫生

  医生表示,蛲虫主要经过肛门—手—口传播。蛲虫寄生在眼睛里,会引起结膜炎,严重的可能损伤视神经导致失明。

  方静医生说,通常情况下,蛲虫寄生于肠道可造成肠粘膜损伤,轻度感染无明显症状,重度感染可引起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蛲虫也有异位寄生现象,除侵入肠壁组织外,也可侵入生殖器官,引起泌尿生殖系统炎症。

  方静医生特别提醒家长,平时一定要注意督促孩子养成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生冷食物等卫生习惯,避免体内产生寄生虫对孩子的身心造成损害。

 

  宝宝感冒了、发烧了,你是急着带他去医院,还是自己在家里给他吃药,抑或迫不急待地让医生给宝宝打吊针……呼吸道感染是每个宝宝都会生的病,却不是每个妈妈都能正确对待的。本期我们请来著名小儿呼吸科专家陆权主任医师告诉你——


  妈妈的谬误一:宝宝发高烧、呼吸道感染了,必须用抗生素。

  专家纠误:

  宝宝呼吸道感染该不该使用抗生素,首先需搞清什么是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指从鼻腔到喉咙部位的感染,如普通感冒、急性扁桃体咽炎、喉炎、会厌炎以及上呼吸道周围器官如急性中耳炎、鼻窦炎等;下呼吸道感染则是指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

  其中最多发的普通感冒,宝宝常常表现为高烧、鼻塞、流涕、咳嗽,化验血常规白血球并不高,这种普通感冒有90%是由病毒引起的,初期不必用抗生素。病程约5-7天而自限,即经过5-7天的发病过程会自愈。

  建议:如果宝宝确系普通感冒,只需高热时服用退热药,给予补足水分,多喝水、多休息,对症治疗鼻塞、流涕、咳嗽等,家长不必紧张。如果三天后继发细菌感染,也不必就用广谱、高级的抗生素,应遵医嘱使用普通抗生素即可。发烧宝宝不肯喝水缓解法

 

  妈妈的谬误二:宝宝发高烧,就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为免高热烧坏宝宝,要用抗生素。

  专家纠误:

  把发热当作是细菌感染的唯一症状,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发热其实是机体对外界各种致热原的应激反应,而运动、气候炎热、吵闹都会使宝宝体温升高。

  发热有时也是机体对自身的保护反应,有些病毒、细菌适宜在37℃时生长,而高热到39℃,60%的病毒和细菌可以被杀灭,反而避免宝宝受到更大的伤害。

  发热并不一定说明感染,也有的宝宝虽有严重感染却并不发烧。

  建议:如果宝宝诊断是感冒,精神状态好,没有特别的症状,可以先对症退热,保持良好的休息,多饮水,不必急着天天上医院。如果3天后热度还没退,宜到医院再请医生复诊。

 

  妈妈的谬误三:遵医嘱,宝宝体温超过38.5℃,才可吃退热药。

  专家纠误:

  在宝宝感冒发热急性期,不应死板、教条地以38.5℃为限,退热药可每天给宝宝吃三次,退热药虽不能治感冒,但可以降低升高的体温,使宝宝热度不是很高,家长就不致很紧张、宝宝身体感觉也会舒服一点。

  建议:成人发烧时每天三顿感冒退热药,宝宝可以像成人一样。妈妈悉心地照料或许是最好的选择,对宝宝恢复健康是很有效的。健康:宝宝感冒的三大险情

 

  妈妈的谬误四:打吊针,能使抗生素通过血液尽快吸收,比服用效果好。

  专家纠误:

  如果宝宝在呼吸道感染时确实需要使用抗生素,且宝宝的胃肠功能吸收良好,应掌握能口服就口服的原则,不应什么情况都打吊针。

  在门诊,几乎所有的打吊针都是在一天的某一段时间注射的,很少能分两次、三次,我们使用最多的青霉素、头孢菌素,现在很普遍在上午(大多家长会选择在上午打吊针)一次用完,这是不合理的!医生算好宝宝所需一天的药量一次注射,血中的药物浓度很高,随着药物逐渐排出体外,中午浓度降低,夜里则几乎没有药物起作用。这对治愈疾病是不利的,有些抗生素一次药量过高也有可能会对宝宝产生不利的后果。

  建议:一天分2-3次口服抗生素能使药物较平均地在体内起效,应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抗生素,不要迷信打吊针。夏季感冒,小病大麻烦

 


  妈妈的谬误五:肺炎是呼吸道疾病的一种,不必太在意。

  专家纠误:

  肺炎是宝宝呼吸道感染中最严重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目前仍是5岁以下小儿死亡的第一原因。因此早期发觉宝宝得了肺炎,对于及时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果宝宝发烧、咳嗽的同时,出现气急(呼吸增快),特别是在安静(睡眠)时呼吸快,鼻翼扇动,胸廓部出现凹陷,嘴唇青紫,则肯定是肺炎。

  发高热的宝宝也会呼吸加快,与肺炎的区别是,发高热的宝宝体温每增加1℃呼吸增快4-5次,而肺炎宝宝呼吸增快会超出此范围。

  注意高危人群,尽早发现肺炎:小年龄宝宝,如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营养不良儿、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的宝宝特别容易得肺炎,家长应密切注意。

  建议:如宝宝出现上述症状,或是肺炎的高危人群,一旦发现有异常,应及时带宝宝上医院治疗,需要住院的话,必须住院。

 

  妈妈的谬误六:哮喘和感冒是两回事,有哮喘的宝宝感冒了,只要注意治疗感冒就行了。

  专家纠误:

  宝宝呼吸道感染与哮喘有着密切的关系。感冒(呼吸道感染)是哮喘发作的一大诱因。呼吸道感染时如果宝宝的哮喘发了,应两个疾病一起治疗。

  建议:如果哮喘宝宝感冒时气急、肺部有哮鸣音、罗音,应多考虑上呼吸道感染并发哮喘,而不是仅仅考虑肺炎或支气管炎,不要仅仅使用抗生素,而应该同时使用支气管解痉药等治疗哮喘的药物。注意:孩子感冒严防并发症

 

  专家小档案:

  陆权,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感染与化疗学会委员、上海市药学会药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是中华儿科杂志、临床儿科杂志等7本期刊的编委、常务编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门诊时间:每周一、周四上午。

  

 

 

感冒发烧是宝宝最最常见的病症了,所以家里什么药都可以不备,这类药一定要有。

西药
时美百服咛
性状味道:桔色油状液体,可口的橙味,宝宝很喜欢。
针对症状:感冒引起的咳嗽、流涕、发烧等症状。
妈妈经验:一些医生不建议在没有发烧的情况下使用百服咛、泰诺这类药物,但是我觉得时美百服咛止涕的效果非常好,所以会在宝宝鼻涕很多的情况下使用。

艾畅婴幼儿感冒滴剂
性状味道:桔黄色澄清液体,香橙味。
针对症状:感冒、枯草热或其他上呼吸道过敏引起的鼻塞、流涕、咳嗽。
妈妈经验:这是新生儿就能使用的药物,很安全。24小时内用药不能超过4次,且要对剂量表,如果需要更大剂量请咨询医生。

 

儿童百服咛
性状味道:桔色油状液体,橙味挺好吃的。
针对症状:发烧,一般用于38.5℃以下较低的热度。
妈妈经验:退热用的百服咛的包装是以桔白色为主的,专治感冒的时美百服咛是以绿白色为主的,买的时候千万不能搞错。

泰诺林退热滴剂
性状味道:漂亮的桃红色厚稠状液体,橙子味。
针对症状: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所引起的发烧。也可以缓解轻度到中度疼痛,如关节痛、偏头痛、头痛、肌肉痛、牙痛、神经痛。
2岁以下的小宝宝要遵医嘱服用此药,而发了高烧是一定要去医院的。

美林退热口服液
性状味道:桔红色厚稠液体,水果味,不含酒精。
针对症状:婴幼儿发烧,感冒引起的轻度头痛、咽痛及牙痛等。
妈妈经验:美林退38.5℃以上高烧见效快,药效长。如果宝宝有高热惊厥史,体温达到38℃就可以服。服药后仍然持继高热不退,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加大剂量或采用其他药物治疗。

 

中成药
健儿清解液
性状味道:桔红色透明液体,口感佳。
针对症状:流涕、喉咙痛、咳嗽。
妈妈经验:这个药味道好,宝宝容易接受。

好娃娃感冒颗粒
性状味道:淡红色颗粒,不难吃,兑水喝,小朋友能接受。
针对症状:感冒引起的众多症状。
妈妈经验:用了这个药,一切以缓解症状为目的的感冒药都没有必要吃啦。

 

小儿退热栓&退热贴
外用药,适用于很多原因引起的发烧。退热的屁屁栓再加上额头上的退热贴,不用费力喂宝宝吃药,挺好用的。 

不同的感冒发烧症状与用药
轻度感冒 频繁打喷嚏流鼻涕 有低烧(38.5℃以下) 发高烧(38.5℃以上)
健儿清解液 时美百服咛
艾畅婴幼儿感冒滴剂 儿童百服咛
臣功再欣 美林退热口服液
泰诺林退热滴剂

 

 

感冒后面紧跟着会来的就是咳嗽,宝宝咳上三四天后可能就演变成肺炎了,所以,快速有效的镇咳药也是必备的。

西药
小儿惠菲宁
性状味道:红色透明状液体,略甜,无明显涩味,口味不错。
针对症状:感冒及过敏引起的干咳和流涕,并能有效缓解鼻塞。
妈妈经验:在宝宝仅仅是干咳的时候使用,效果十分理想,发现有痰了就得换药啦。最重要的一点是此药不含可待因,不会上瘾。

沐舒坦口服溶液
性状味道:略显黏稠状的无色透明糖浆,药味不太重。
针对症状:痰很多、痰液粘稠,且排痰有困难。
妈妈经验:沐舒坦有片剂和口服溶液两种,虽然片剂上没写宝宝不可以吃,但是药片有苦味,碾药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儿,还是喂糖浆容易些。
口服溶液的外盒上注明了详细的年龄段服用剂量,妈妈喂药时看一下就明白了。

 

中成药
急支糖浆
性状味道:棕色黏稠液体,带甘草特有的甜味。
针对症状:感冒后咳嗽、支气管炎咳嗽。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性状味道:深棕色液体,略苦。
针对症状:0~3岁宝宝的咳嗽及痰多。
妈妈经验:不仅止咳化痰,还有消积食的功效哦。不过里面含槟榔,多吃会上瘾,服满1周效果不理想就要换药了。此药对3岁以上的大宝宝,效果不佳。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性状味道:棕红色的液体,久置会有少量沉淀,味道是苦中带甜。
针对症状:咳嗽、痰黄、咳嗽时兼喘息。
妈妈经验:宝宝偶尔咳中带喘息并不是哮喘,不用太过紧张。但是积极进行药物介入是很重要,因为不理不管就可能会真的得哮喘的。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性状味道:深棕色液体,味苦。
针对症状:扁桃体引起的咳嗽、痰多、喉咙有异物感。

 

王氏保赤丸
性状味道:暗红色或金黄色极小药丸,没什么气味,味微味。
针对症状:喘咳痰鸣、感冒发热、脾胃虚弱等。
妈妈经验:夹在食物里,不知不觉宝宝就吃下去了。此药是调理为主,只能作为辅助治疗和或在病后调理时使用。

不同的咳嗽症状与用药
干咳 痰不是很多的时候 痰多、排痰困难 扁桃体炎引起的咳嗽 咳中带喘
小儿惠菲宁 急支糖浆
 沐舒坦糖浆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王氏保赤丸

 


宝宝拉太多次,宝宝不肯拉便便,宝宝过敏了,发湿疹了……都该用些什么药呢?

止泻药
必奇&思密达
性状味道:主要成份是蒙脱石散,灰白色粉末,看上去像石灰粉,带天然的香甜气味。
针对症状: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腹泻,起效快速。
妈妈经验:腹泻的时候一定要停蛋白质、停脂肪,减轻宝宝肠胃负担。食物要清淡无油,等止泻了以后再补营养。

培菲康
性状味道:淡黄色细粉末,需冷藏。
针对症状:腹泻后补充肠道有益菌,帮助恢复肠道内的菌群平衡。
妈妈经验:仅仅吃培菲康止泻效果不理想,一定要和止泻药一起用才有效。

金双歧
性状味道:白色圆片,可嚼服,宝宝比较喜欢吃。
针对症状:能治多种原因引起的腹泻,除了因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以及使用抗生素的后遗症。
妈妈经验:每次连吃一盒,效果显著。

 

抗过敏药物
苯海拉明糖浆
性状味道:无色透明液体,味甜。
针对症状:皮肤粘膜过敏,如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鼻炎,其他皮肤瘙痒症、药疹、接触性皮炎。
妈妈经验:会引起滞呆、嗜睡、注意力不集中,新生儿和早产儿是禁用此药的。

开瑞坦糖浆
性状味道:无色透明液体,味甜。
针对症状:过敏性鼻炎有关的症状,如喷嚏、流涕及鼻痒鼻塞以及眼部痒及烧灼感。

仙特明口服滴剂
性状味道:无色透明液体。
针对症状:季节性鼻炎及眼结膜炎,长期性过敏性鼻炎、瘙痒、及过敏引起的荨麻疹。
妈妈经验:滴剂,服用很方便,也不会引起嗜睡,就是价格比较贵。

 

奶癣&湿疹
儿肤康抹剂
性状味道:棕褐色的液体,气芳香,放置后有少量的沉淀物。
针对症状:宝宝湿疹、热痱、荨麻疹。
妈妈经验:既可以当药抹在患处,也可以倒在澡盆里洗药浴,很方便。

芦干石洗剂
性状味道:上半部为几乎无色液体,下半部为浅紫色粉末,每次使用前摇晃瓶身使上下两种物质混合后涂抹在患处。
针对症状:各种皮肤瘙痒。
妈妈经验:用棉签涂抹,随时都可以涂,没有次数的讲究,止痒效果很好。

宝宝便秘也是令爸妈头痛的事情,一般不主张给宝宝用通便的药,以食疗为主。可以适当使用在肛内塞肥皂头、棉签拈食用油塞肛门等土方法,也可以用些开塞露,但是要注意不要让宝宝形成依赖。

责任编辑:天宝妈

 

夏天的时候,常常是一些疾病的多发季节,像手足口病就是其中一项。近年来,该病已经成为0~3岁宝宝的一个比较严重的疾病了,因其传染性非常强,很容易在宝宝中发展成流行趋势,得病宝宝没及时医治的话,还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所以需要大人特别注意防护。

目前看来,手足口病还没有针对性的疫苗,主要靠防护和得病后的良好治疗。手足口病又称水疱疹病及口炎,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可引起这种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常见。

 

我们需要了解,肠病毒是这样传染的:肠病毒的传染途径主要经由胃肠道或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患者皮肤上的水疱和分泌物传染。

Q:
为什么我的宝宝得了手足口病后,又会再次得这个病呢?
A:
引起宝宝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很多种,虽然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很常见,但很有可能你宝宝这次是由其他肠道病毒引发手足口病。由于手足口病各个病毒之间没有交叉免疫,所以宝宝在得过一次这种病后,对其他病毒并没有特别的抵抗力,从而又会再次得上手足口病。

 

传染情况

手足口病是通过病毒传播的,在发病第1周传染性最强,通常临床症状不严重,也有极少数会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以往该病在我国的流行不严重,病情也较轻。近些年该病有流行加重趋势,并时有死亡病例报告。5岁以下的宝宝是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对象。

防护需要讲究卫生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非常多,做好宝宝个人及家庭的卫生是预防这个病的关键:

1. 饭前便后、外出回来后,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宝宝洗手,不要让他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宝宝;
2. 大人接触宝宝前,或替宝宝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都要洗手,并妥善处理脏东西;
3. 宝宝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要充分清洗;
4.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宝宝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宝宝出现相关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轻症患儿不必住院,适合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居家治疗的宝宝,不要接触其他宝宝,爸妈要及时对宝宝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相关症状
通常会在口腔内部看到一些水泡,像面颊内部对应的地方、牙龈上、舌头、喉咙等地方的粘膜上。如果发现得晚,水泡会连成一片,发生破溃,就会看到白色的溃疡。此外,检查宝宝的手掌心、脚底板和臀部,也会看到一些小红水疱,这也是判断宝宝是否得上手足口病的一个主要方法。

宝宝因为口腔出现水疱、发生溃疡,常会因此觉得疼痛,因此就会影响到吃奶或饮食。在初期,还可能会有低热、发困、头痛、咳嗽等症状,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在一起。

一般为自限性
治疗手足口病一般用内服药和口腔涂药结合,无并发症的一周左右就可痊愈,也可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护理工作对宝宝至关重要,大人要定时让宝宝用温水冲漱口腔,不吃冰冷或辛辣有刺激的食物,多吃易消化、清淡、质软、温性的饭菜,并要多喝温开水。对玩具等也要进行消毒,同时要注意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

 

医院检查流程
◎  宝宝在托幼机构被查出手足口病的话,会被要求到医院确诊。
◎  如果宝宝在家因为发烧、出疹子、口腔溃疡疼痛吃不下饭,而被妈妈送到医院的话,查询台的护士会要求宝宝在发烧门诊就医,或者是直接在传染病专科门诊就医。
◎  在传染科诊室,医生会要求家长填写传染病记录单,内容一般包括宝宝所在的居住地、托幼机构(如果有的话),这些将呈报上级,以作相关的统计。
◎  然后医生会根据宝宝的症状配给相关的药品,如果宝宝情况严重,则会安排住院。

责任编辑:天宝妈

 

 

       错误观念一:小时候胖没关系,大了长高后体重就会正常

“小时候胖不是胖”,不少年轻父母认为,养一个胖胖的孩子,自己脸上才光采。

可是体重管理专家指出,家长的这种态度往往使孩子在婴幼儿时期的肥胖或轻度肥胖得不到控制,而一旦发展成青春期肥胖或重度肥胖时再想减就很困难了。

      父母应该这样做:
·父母至少每半年要为孩子量一次身高、体重,同时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核对参考指数,衡量孩子是否过重甚至肥胖。

·如果孩子已经达到肥胖程度,不要坐视不管,建议带着他寻求小儿科医生协助。

      错误观念二:孩子应该在短时间内改变不好的饮食习惯

千万不要在某一天的晚餐时宣布,全家人明天开始每餐吃烫青菜、糙米饭、白煮肉,外加运动1小时,然后就期待你的孩子会照做。

企图一下子把小孩错误的饮食形态来个三百六十度大翻转并不科学,自己习以为常的事物在一瞬间被全部夺去,孩子会害怕。于是情绪大坏,心生反抗,甚至以拒吃表达抗议。

      父母应该这样做:

·订立容易实行的计划,最多一星期完成一项目标。例如第一个星期,试着让孩子减少吃巧克力的次数,从原本一天一块减少为两天一块,持续一星期之后,再减少成三天一块,以此类推。

·鼓励孩子尝试各种健康的食物,不论是新食物或是你认为他不爱吃的食物,都应该多尝试几次。每一种食物至少要让孩子试过15次以上,他们才会了解自己究竟喜欢还是讨厌它。

·可以每天晚饭之后全家人外出散步30分钟,如果抽不出时间每天散步,可以选择固定几天安排一些事情让全家人都有机会参加,例如星期五晚上一起逛超市添购家用品,也借此机会教导孩子认识及选择健康食物。

 

 

 

 

        错误观念三:只需要改变孩子的错误饮食观念,自己年纪大了,不需要再纠正了

孩子不只遗传父母的基因,更遗传父母的生活习惯,尤其是对食物的选择。如果希望孩子吃得健康,最有效的方法是父母带头示范。

最近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做的研究指出,喜欢吃蔬菜、水果的孩子,通常她们的父母每天也会摄取许多蔬菜、水果,这再次证实父母的饮食习惯直接影响孩子。
 
       父母应该这样做:

·不论自制或外食,为全家人选择均衡、健康的食物,例如一碗糙米饭、两种蔬菜、一份烤鲑鱼,并在饭后吃一份水果,让孩子看着你把这些食物吃完,觉得很满足、很享受,他们自然也想尝试看看。

·家里每个人都应该减少吃高热量食物的机会,也避免点超大份量的餐点,更不要三天两头光顾“吃到饱”的餐厅,把全家人胃口都撑大。

      错误观念四:少吃脂肪,可以预防孩子发胖

不少父母认为是肥胖来自于脂肪,所以认为让孩子减肥,首先就要尽量少吃或不吃脂肪。基于这样的观点,父母在烹饪食物时,常常不用天然的脂肪,而用脂肪代用品;或是让孩子少吃正餐,而是吃一些减肥(减肥食品)配方、饮料或饼干之类的东西。

德国一位营养(营养食品)学家认为,如果每100克含900卡热量的脂肪被热量大大减少的其它食物取代,那么身体就会缺少通常所需的热量,于是大脑便会发出饥饿的信号,促使孩子去早些进食。而且这样还会使人产生一种错觉,即认为吃的反正是含热量少的食物,多吃点也没关系,结果往往会吃得比平时还要多得多,不仅未能减肥,反而增加了体重。

     父母应该这样做:

·不含脂肪的食物不利于健康,某些脂肪酸是生命的所需,是人体新陈代谢所不可缺少的东西。所以,还是要让孩子正常摄取脂肪。

·当然,摄人脂肪过多也不好,每人每天有60克左右的脂肪也就够人体所需要的了。

 

 

+1

来源:chenjiawen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