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不要为孩子定制过高的期望

1-3岁护理

2009年11月12日

文/小午

导语:你认为1岁的孩子可以听得懂你的要求,2岁就会在需要的时候保持安静,4岁时应该学会礼貌,到了5岁,是大孩子了,当然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但是,如果你的孩子达不到你的期望,请记住,他们不是故意的。他们还只是孩子。

星期日的中午,阳光难得的灿烂,你陪3岁的儿子在客厅做各种游戏,玩得开心极了。你不禁想: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啊。可这“美好的一天”很快就结束了——你们开始坐下来吃午饭。

儿子看了一眼放在他面前的东西——菠菜面条和叉烧炒蛋。面条用的是他最喜欢的细细的鸡蛋面。他只看了一眼,就开始放声大哭,“我不要细面条!不要细面条!”他边哭边大声喊。你还没有想明白儿子上个星期最爱吃的面条怎么会突然变得如此不可忍受,餐厅已经变得一片混乱:鸡蛋被儿子挥舞的胳膊撒得到处都是,面条从桌上流到了地板上,而你可爱的甜蜜的小宝贝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

你忍不住要问:3岁的孩子是不是应该懂点道理了,是不是已经不应该如此不可理喻了?

对你的问题,我们的回答是:“不。”

别着急,在一个3岁孩子的独特逻辑中,一碗他不想要的面条已经足够成为一次情绪爆发的理由。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长大了,不应该像小宝宝那样不懂事了。然而与他们的期望刚好相反,大多数3岁的孩子还只是3岁而已,这意味着他们常常会控制不住地发脾气、使性子,不讲理地大哭大闹,把你气得要命。

 

父母们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孩子的种种“不听话”的情况往往都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正常的一部分。

12个月

你很可能会遇到:1岁的孩子在客厅里“巡视”了几圈之后,试图去够电视机的开关。你用强硬的口气明确告诉他:“不可以碰电视!”他却像没听见一样饶有兴味地把电视机一次次打开又关上。你觉得小家伙在摁动电视开关时偷偷地冲你笑,所以你认为他是在故意犯错,并且在炫耀自己的错误。“他成心不听我的!”你这么认为,所以你非常生气。

你所不了解的事实:“父母们经常犯的错误是把孩子天真的探索行为看作是有意的捣乱。”这是美国专门从事0~3岁儿童行为研究的Claire Lerner的观点。1岁的孩子不断打开和关上电视不是要和你作对,他只是沉浸在“我能开电视了!”这样简单的快乐中,并且在探索“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同时,这个年龄的孩子还不太懂得你说“不可以”的意思。但如果你经常使用这个词,他很快就会明白的。

聪明的解决办法:只要电视的开关或者是遥控器在孩子伸手可及的范围内,它就不可避免地会遭到袭击。所以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把电视从孩子的“势力范围”内挪开,把遥控器藏好。或者是在发现孩子走向电视的时候想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给孩子一个同样可供他研究“因果关系”的玩具,比如一个玩具录音机,带各种按钮,不同的按钮按下去会发出不同声音的盒子等等。

 

18个月

你很可能会遇到:女儿坚持让你一遍又一遍地给她念同一本书——有的时候甚至是同一页。这让你觉得实在是没意思,你很想知道:“什么时候孩子才肯了解一点新的东西?”

你所不了解的事实:在让你反复地念一本她最爱的书的同时,孩子其实能学到很多东西。她在掌握每一个词语的含义;她开始明白妈妈是可以依赖的,妈妈可以为自己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她也在慢慢发现一本书原来可以成为一个熟悉的老朋友。

聪明的解决办法:千万不要带着成年人对阅读的理解来陪孩子看书。你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把阅读和愉悦的感受联系在一起。让孩子用他喜欢的速度来替你翻书,在给他念书的过程中省略一些词,让孩子来尝试填空。或者可以倒过来,让孩子讲这个故事给你听。

 

2岁

你很可能会遇到:你跟孩子一起去看演出,但在1个半小时的演出过程中,2岁的孩子总是不老实。你告诉他要安静一点,他却用很大的嗓门回答说:“我不!"有时他甚至还会在会场的过道里跑来跑去。你试图让他明白:“你不能影响其他人看演出。”但是,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结果。你真想知道:“为什么他就是安静不下来?”

你所不了解的事实:也许你见过有的2岁的孩子可以在1个半小时的过程中保持安静,但这样的孩子实在是太少太少了。也许你可以用糖果或者其他的小奖励做诱惑,来换取孩子几分钟的合作。但是在心理学家们看来,这种做法并不能让孩子如你期望的那样学会礼貌和为他人着想。另外,你也别指望这个年龄的孩子能明白“影响他人”是什么意思,因为他们还完全沉浸在自我的感受中,根本不可能顾及其他人的感受。

聪明的解决办法:如果你必须要带你2岁的孩子去一个要求他安静地呆很长时间的地方,那么你应该做好准备,在任何需要的时候让孩子到外面休息一会。如果能遇到其他带孩子的父母,可以让这些孩子一起玩一会儿,消耗掉一些他们旺盛的精力。随身带一包吃的和孩子喜欢的玩具。如果这一切都不管用,那么还是让孩子回家吧。

 

2岁半

你很可能会遇到:在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邻居的女孩拿起了你2岁半的女儿最喜欢的玩具。她立刻把玩具从朋友的手里夺回来,并且大声喊:“这是我的。”一旁的你很不高兴,因为你认为孩子到这个年龄应该懂得分享了。

你所不了解的事实: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孩子们要等到五六岁的时候才可能完全出于自愿地与人分享。因为越来越多的孩子很小就被送到托儿所或者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所以家长们就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应该能够与别人分享。而事实是,2岁半还只是一个自我中心的年纪,小孩子们也同样理所当然地认为世界在围着自己转。

聪明的解决办法:也许要再过好几年你的宝贝才能表现出真心的慷慨,但你现在仍然可以朝这个方向引导他。在小家伙们争抢同一个玩具时,你可以找只闹钟来帮你——告诉你的孩子,闹钟响的时候,就轮到另一个小朋友玩玩具了。为了避免争执,你还可以在有小朋友到访时提前将你的孩子最喜欢的玩具收起来。

 

3岁

你很可能会遇到:在小公园里,一个孩子朝你3岁的儿子正在玩的秋千走过来,还没等他走到跟前,你儿子就过去使劲将他推开。那个孩子被推得摔倒在地,开始大哭。在那孩子的妈妈赶过来安慰他的时候,你要求儿子道歉,但他不肯。

你所不了解的事实:站在你孩子的立场看,他是在保卫属于自己(或者他认为属于自己)的东西。所以他不能理解为什么他要道歉。而强迫孩子说“对不起”并不能让他像你期望的那样了解他人的感受。就算你用自己的权威逼孩子道了歉,他心里的感受很可能是遭受羞辱,这可不是我们想让孩子们了解的。

聪明的解决办法:如果孩子不能真正为他人着想,任何道歉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更加有效的方式是告诉他:“你推那个男孩时把他吓坏了。你是不是怕他抢你的秋千啊?”接下来,你还可以告诉他,碰到这种情况,应该用语言,而不是暴力来解决问题。对于3岁的孩子来说,这种方式远远比命令他:“说对不起!”要容易接受得多。

 

4岁

你很可能会遇到:你的阿姨从国外回来看你们,给你的女儿带来了一包巧克力。小姑娘立刻激动地打开糖盒子,抓了一块就放进嘴里。但只过了几秒钟,她就又跑过来,把嘴里的糖吐到废物筐里,还喊着:“苦的!真难吃!!”你觉得尴尬极了,一个劲儿地向阿姨道歉。

你所不了解的事实:4岁的孩子直接说出他心里的感受并不意味着他没有礼貌。这只是他们正常的反应。对还只有4岁的孩子来说,要假装喜欢一个他其实并不喜欢的东西实在是件无法完成的任务。而且,有的孩子还会把这种做法等同于撒谎。

聪明的解决办法:在试图让孩子理解他的言语会对他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时,你一定要态度温和。你可以告诉女儿:“姨婆并不知道那盒巧克力里有一块是苦的。可是她从那么远的地方专门给你带来了礼物,她对你多好啊。对吗?”然后,你可以建议孩子下次如果不喜欢一个礼物,最好能私下告诉你。并且提醒她要对送礼物给自己的人表示感谢。

 

5岁

你很可能会遇到:你的儿子一直很独立,但不知为什么,最近你发现他退步了。比如他早就可以自己洗澡,最近却总在洗澡的时候大声喊你去帮忙。他还希望你帮他系鞋带,而自己系鞋带曾经是他非常引以为自豪的一件事。“儿子怎么了?他怎么就不能表现得像个大孩子呢?”

你所不了解的事实:事实上,孩子的表现完全符合他这个年纪的特点。5岁的孩子通常是一脚站在大孩子的世界里,但另一脚还停留在小宝宝的天地。他们自己呢,则总是不确定自己到底应该属于哪一边。他们的有些稚气或者撒娇的表现并不是说他们不能独立,而是他们想确认自己不必总是那么独立。

聪明的解决办法:如果你注意到孩子出现一些“倒退”的迹象,你也可以像对待他小时候那样回应他。搂着他睡觉,给他讲他两三岁时喜欢的故事。与此同时,你要想办法让他知道,妈妈是多么高兴他已经是长成大孩子了,然后带他参加一些通常只有大孩子才能参加的活动。记住,对5岁的孩子来说,表扬和安慰远比批评要有效得多。

+1

来源:苏颖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