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宝宝学“吃饭”锻炼协调能力

1-3岁护理

2009年11月07日

  1、让宝宝自己用手捏取食物,但要把手洗净,要吃软而不会噎着的食物,如,熟木瓜,炖南瓜或酥软豆类等;

  2、开始宝宝拿勺尚不熟练,把饭送到嘴之前可能把勺弄翻,应该用边角不锋利的勺,舀上一点稠的稀饭,把勺送给宝宝。如果宝宝还不太会用勺可以帮一把,帮宝宝拿着勺把饭送嘴里;

  3、开始宝宝还不太会从瓷盘中舀饭,先让宝宝拿着勺,然后帮助把饭放在勺子上,让宝宝自己把饭送入口中;

  4、如果食物是流质或半流质非常易洒,妈妈可喂宝宝,但要与宝宝共持勺,帮宝宝食用;

  5、选择一些宝宝吃饭时方便用的餐具,如饭碗要底部扁平,放在桌上稳当,碗边要高;勺带边,柄要弯。这样便很容易地帮助孩子把饭送到嘴里;

 

  6、舀少量饭放在碗里。这样才不至于洒的到处都是,宝宝也容易舀吃;

  7、每顿饭不要花太多时间,因为宝宝在饿时特别有胃口,会非常专心致志地练习吃,一旦吃饱便玩起来,甚至把饭碗打翻;

  8、为使父母不忙于为宝宝洗衣和擦地,在宝宝吃饭前给带围单或穿上易洗的衣服,用前面有托盘的椅子,或在易清洗有垫板的桌子上吃,也可以把报纸铺在地上,然后准备一块半干的布,以便随时给把宝宝擦嘴擦手;

  9、最重要的是父母要了解并时刻注意到脏乱是8"?"9个月宝宝的正常现象,这阶段宝宝正在练着找东西,协调使用自己的手和眼睛,但尚不熟练,不能象大人或大孩子那样在饭桌上讲礼貌。如果了解了这一点,便会泰然处之,经常给宝宝提供练习机会。宝宝便会熟练起来,不会到处洒,并从周围,特别是您吃饭的行为中学到吃饭时的礼貌。

  10、如果有时间,耐心看着宝宝把食物弄一脸,满嘴,甚至全身,会发现这是宝宝提高的时刻,要及时抓住这一时机,训练宝宝使用眼和手的技能,培养自理能力。

 

                                            

    冬天说到就到,宝宝们的耐寒力与身体抵抗能力远不及成人,那么作为妈妈,该怎样安排冬季饮食,让他们安然度过寒冷的冬天呢?在这里,我们就来为妈妈们出谋划策吧!
  
    错误概念
  
    抗寒需多吃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
 
    许多妈妈认为:冬天,只有让宝宝多吃些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才能抵御寒冷的天气;然而事实上,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在寒冷气候下,机体的内分泌系统也被调动起来,使人体的产热能力增加。
  
    因此,冬季我们所需的能量与其他季节差距并不大。无需再额外地给宝宝增加进食量来获取更多能量。

 

                                                           


  
    抗寒饮食策略
  
    提高抗寒能力,维生素不可或缺
  
    宝宝冬天的户外活动相对较少,接受室外阳光照射时间也短,很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这就需要妈妈定期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每周2-3次,每次400单位。
  
    寒冷气候使人体氧化功能加快了,维生素B1、B2代谢也明显加快,饮食中要注意及时补充。维生素A能增强人体的耐寒力,维生素C可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并且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因此,在冬天宝宝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想不怕冷,多吃含无机盐的饮食
  
    有医学研究表明,如果体内缺少无机盐就容易产生怕冷的感觉,要帮助宝宝抵御寒冷,建议妈妈冬季多让他摄取含根茎的蔬菜,如胡萝卜、土豆、山药、红薯、藕及青菜、大白菜等。这些蔬菜的根茎中所含无机盐较多。

 

宝宝穿开裆裤不卫生

                                       


    1岁以内的宝宝已经能站立并开始学习行走,在这个阶段,白天已很少用尿布了,可是由于宝宝此时行走不稳,最容易在地上爬、地上坐,而地上往往很脏,身体暴露部位易受污物侵染而引发疾病。


    解决的对策:爸妈不要怕辛苦,应给学会为坐和爬以后的宝宝更换满裆裤,防止不洁物入侵小屁屁,特别是女宝宝。如果宝宝尚小,爸妈要严格注意家中的卫生保洁,并保证盯着宝宝的小屁屁或在小屁屁下面垫上尿布,以避免宝宝坐在不该坐的地方发生危险。

 

                                    


    宝宝穿开裆裤容易被冻伤
    随着宝宝的长大,宝宝的活动范围也随之增大,穿开裆裤使臀部裸露在外,前后通风,还会使冷风直接灌入腰腹部和大腿根部,特别是冬天易着凉,造成感冒或腹泻。
    解决的对策:冬天,里面毛裤是可以开裆,最外面的那层裤子就不用开裆了,这样既有利于保护宝宝,又方便爸妈,且在公共场合也显得更文明。

 

                                                  


    宝宝穿开裆裤不安全
    宝宝穿开裆裤暴露臀部、外阴部,在宝宝活动时,容易被锐器扎伤或被火、开水烫伤。此外,女宝宝外阴部由于生理的原因和开裆裤的暴露性容易被感染,患上尿道炎、膀胱炎、泌尿系统感染,男宝宝容易玩弄生殖器而养成不良习惯。宝宝穿开裆裤时间长还会养成大小便无规律和随地大小便的不卫生习惯。
    解决的对策:爸妈看护时要密切观察,要随时留意宝宝会阴部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务必及时查看,存在“险情”时,及时送医院就诊。若爸妈是全职照顾宝宝,又能及时注意到宝宝的大小便需要,则此时仍以穿开裆裤为佳。
    尽管穿开裆裤有不少缺陷,但周岁宝宝已能下地走动,尚未形成大小便良好习惯,也不会穿脱衣裤,故穿开裆裤还是必要的,不过要注意保护,尽量避免开裆裤的缺点。

 

     宝宝生下来后最初接触的是照料他的人,而母亲对新生儿的抚摸、拥抱和摇动使他获得天然的舒适感。这种天然舒适感对孩子一生的智力发展和人格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从七八个月到2岁期间,婴幼儿表现出一种明显的对母亲或最亲近的人的依恋关系,并从中产生了一种依恋安全感。建立依恋安全感最大的意义是在婴幼儿心灵上形成良好的背景,婴儿以它为基础来进一步发展认识周围的人和事物的能力。具有良好依恋安全感的婴儿比较不怕陌生人,并尝试与接近他的陌生人亲近。他们还比较喜欢探索周围环境,不害怕从母亲身边走开,趋向那些吸引他们的新事物,智力水平会有较快的提高。

 

  父亲的爱抚同样对宝宝今后的行为态度、智力发展有积极的作用。有人做过测试,受到父亲爱抚较多的孩子,往往对新事物或新环境表露出好奇与探索精神。经常与父亲接触的孩子往往在认识力上高人一筹。父亲对幼儿认识力发展上的帮助,一般通过游戏发挥作用。因此,那些对“捉迷藏”、“掷球”、“蹦跳”等游戏特别擅长的父亲,其子女认识力往往比较强。此外,那些得到父亲慈爱、赞赏以及屡加指导的孩子,其智力及词汇测验中得分较高,并更具有独立的精神。

  爸爸、妈妈及其他亲人对孩子的触摸,对孩子的健康和智力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科学家曾做过一项研究,发现触摸的感受与学习的过程有紧密的联系。对一组幼儿进行一项实验,遮住他们的视线,分辨哪根手指被触及。结果发现,最能正确将触及的指头分辨出来的孩子在长大后,都是成绩较优良的学生。辨别手指能力和学习能力有关联的内在机理并不清楚,有人认为,分辨手指的能力可能是幼儿在准备阅读之前必须发展的智力。

 

  当小宝宝跌倒摔疼,或是小手受伤了,他会伸出指头要求母亲亲吻一下,或让妈妈触摸一下摔疼的部位时,神奇的治疗性效果即刻就产生了,孩子不再感到那么疼痛。这既是母亲的生活经验,也是小孩的习惯动作。由此,至少可以说明母亲的爱抚使孩子得到了安慰,使孩子的情绪得到了优化,而良好情绪是孩子智力顺利发展的基础条件。

  虽然科学家还难以证实触摸有助于治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触摸有助于平复孩子忧虑、不安的情绪,有助于身体的健康。一个学走路的小孩子,喜欢四处摸索,碰到轻微的不安全,他就会迅速返回母亲身边,即使是几句安慰的话,或抚摸一下都足以缓和他心中的惊恐。孩子有时候处于极度的不安情绪之中,需要母亲紧紧拥抱才能感到安全。

 

  若养母或奶奶、外婆能和亲生母亲一样给予小宝宝以触摸、拥抱与安慰等亲情的动作,孩子同样活泼健康地生活。故科学家认为,触摸的来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触摸传达了对孩子的关怀与爱心。

  触摸使家长与幼儿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使孩子感受到爱的存在,爱使充满欢乐的情绪升华,这种优化的情绪是幼儿智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帮助宝宝顺利添辅食

      及时合理地添加辅食,让宝宝能够得到充足的、富含各种营养素、卫生并易于消化的食物,他们就能健康成长。反之,就会对宝宝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通常表现为生长迟缓、体质和智力发育受阻等。

STEP BY STEP给宝宝添加辅食

      给宝宝断母乳不是一天能做好的事情,而是在一段时间内要做的事情,需要配合辅食添加逐步进行。不管妈妈选择什么时候给宝宝断母乳,都要注意,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说断就断,否则宝宝一下子不能适应新的食物,可能拒绝食用,也可能因为不适应新的饮食而造成消化不良等疾病。

 

准备期(3个月时)
      宝宝3个月左右时,可以开始添加一些辅食了。这期间可以给他吃些水果汁和菜汤。完全人工喂养的宝宝,这个时间可以适当提前。给宝宝吃稀释的菜汤和果汁,最好是在两次喂奶之间或者是在宝宝口渴时,也可以在洗澡之后。

 


初期(4~6个月左右)
      宝宝可以吃的辅食主要有米粉、菜汤以及菜泥、粥。你可以自己做,也可以选择市售的婴儿辅食。在这个时期,每天最好给宝宝喂奶4次,吃辅食从1次开始,可在上午10点左右喂辅食,中午吃些果汁或者菜汤;6月龄时增加到两次,时间可在下午6点左右,吃完辅食后可以补充些奶。最开始时,将辅食安排在第二次喂奶之前,吃后紧接着喂奶。这个时期的辅食应细腻、滑润、易消化、不含果蔬中的籽或长纤维等,口味应清淡适中,不添加盐、糖。如:米粉、稀粥、面包粥、蛋黄和菜泥,菜泥的品种可经常更换,可以用土豆、胡萝卜、菠菜、南瓜等做成菜泥。

 
月龄/时间 AM 6:00 AM 10:00 PM 12:00 PM 2:00 PM 6:00 PM 9:00   
5个月 奶 辅食+奶 菜汤/果汁 奶 奶 奶   
6个月 奶 辅食+奶 菜汤/果汁 奶 辅食+奶 奶 

 


添加辅食的信号
      宝宝需要断奶时,他会向爸妈发出信号。宝宝对爸妈吃饭的样子很感兴趣,让他看爸妈愉快进餐的样子,这是十分重要的。最初时,宝宝看到妈妈用手把一样东西放进嘴里并不停咀嚼时,他会感到十分好奇,随着他月龄的加大,就会渐渐张开嘴巴开始流口水了。这就是他发出的“信号”,表明他“能够消化食物”。如果妈妈能很好地抓住这个时机,那就不用为怎样才能让宝宝接受新的食物而发愁了。

中期(7~8个月左右)
      这个时期宝宝已经开始适应辅食,可以渐渐增加次数和量。可每天吃奶3次,吃辅食2次,吃完辅食后也可以再吃些奶。辅食一般在上午10点左右和下午6点左右给宝宝吃,要经常更换品种,乘这个时期让宝宝接触不同的食物。进食的量要根据宝宝的食欲和喜欢吃的食品来决定,但要防止偏食,不能把宝宝宠坏了。这个时期的辅食有:粥、面包、蛋黄开、豆制品(豆腐、煮烂的豆豉)、肉泥肉末、水果(开始吃果泥,逐渐变为碎的水果)。还要给宝宝提供可以锻炼牙齿的磨牙饼干。
 
月龄/时间 AM 6:00 AM 10:00 PM 12:00 PM 2:00 PM 6:00 PM 9:00   
7~8个月 奶 辅食+奶 菜汤/果汁 奶 辅食+奶 奶 

 

后期(9~11个月左右)
      这一时期要渐渐减少母乳或奶粉的量,每天吃奶3次,吃辅食3次,在下午2点左右增加一次辅食。渐渐将母乳改为配方奶,并帮助宝宝用杯子喝奶。这个时期宝宝已逐渐适应了辅食,活动能力增强,生长发育极快,已开始出牙,因而这个时期宝宝的食物品种要增加,提供更多的营养素;食物中所含2~4mm左右大的软颗粒,可被宝宝的牙床轻易磨碎,从而起到锻炼牙齿的作用,并提高进食兴趣。另外,要记得经常改换烹调的方法,以增进宝宝的食欲。
 
月龄/时间 AM 6:00 AM 10:00 PM 12:00 PM 2:00 PM 6:00 PM 9:00   
9~11个月 奶 辅食+奶 蔬果 辅食+奶 辅食+奶 奶 

 

完了期(12个月~15个月)
      这一时期基本上做到像成人一样一日三餐,吃饭的时间分成早、中、晚三次,但上午10点左右和下午3点左右应该给宝宝吃些点心,并保证一定的奶量。这个时期要给宝宝创造一个整洁、安静、愉快的吃饭环境和气氛。这时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吃饭时易受干扰,大人不要过多地干涉他,也不要打搅他,让宝宝集中精力把饭吃完吃好。
 
月龄/时间 AM 8:00 AM 10:00 PM 12:00 PM 3:00 PM 6:00 PM 9:00   
12~15个月 辅食 奶+蔬果 辅食 奶+蔬果 辅食 奶 

 


奶量与辅食次数参考
 
月龄 奶量 辅食次数   
5个月 800毫升 1   
6个月 750毫升 2   
7个月 680毫升 2   
8个月 600毫升 2   
9个月 500毫升 3   
11个月 450毫升 3   
1岁~ 400毫升 3 

 

好辅食的特点:
l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热能,营养价值高。
l 强化了一定量宝宝所需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l 宝宝易于接受并爱吃。

[TIPS]
1、 要确定适宜的开始断母乳时间。
2、 要在宝宝健康的时候开始断母乳。
3、 让宝宝在饿的时候先吃辅食,然后再喂奶。
4、 一次只添一种食品,从一匙开始逐渐增加进食量,不要强迫宝宝,要细致和有耐心。
5、 食品卫生要特别注意。
6、 要全面考虑食物的营养,还要注意各种营养素的配比,适当增加一些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磷脂的食物,如蛋黄、动物内脏等。
7、 不要过多给宝宝吃甜食。

 


Q何时断母乳较合适?

      A随着宝宝消化机能的发育和牙齿的长出,对食品的品种和质量的适应性逐渐增强,而母乳的质和量却在下降,这时候就要给宝宝断奶了。宝宝断母乳的适合月龄是在8~10个月,完全断奶的时间可在10~12个月。最好是在春天或秋后的凉爽季节,因为这时气候宜人,蔬菜水果又很丰富,宝宝比较容易适应。有的妈妈在宝宝只有4个月左右时就必须上班,但最好是能每天给宝宝喂一次母乳,母乳的营养是其他辅食都不能替代的,尤其是在增强免疫力的方面。在宝宝1岁左右,食量逐渐增大,胃肠道内的消化酶也逐渐增多,又长出了牙齿,消化能力越来越强,对食物和营养也有了新的要求。此外,如果吃母乳过久,宝宝可能因依恋母乳而不愿吃其他食物,这就会造成营养不良,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妈妈回奶
      妈妈回奶所需的时间并不完全一样,有的人较长,有的人较短。一般情况下,只要你连续挤奶一星期左右,奶水自然就会减少。如果妈妈的奶水确实很多,可以去医院请医生帮忙,服用专门的药物。要提醒妈妈们注意的是,一旦决定要让宝宝断母乳,就不能断断续续让宝宝吮吸,否则会延长回奶的时间。


 

 

     “80后”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人,作为独生子女的他们如今也步入结婚生育高峰,“80后”妈妈正酝酿着全新的育儿观。

     对于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妈妈而言,生养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人生义务,而“80后”妈妈却它当成一种彰显时尚个性的人生体验,她们为了让宝宝享受“高档”的精神和物质生活,愿意大把挥洒时间、精力和金钱。

 

  “80后”妈妈热衷于给孩子购买衣服、玩具和各式各样的母婴专用产品:固齿器、磨牙棒、自动奶瓶吸管、奶瓶消毒器……“50后”、“60后”妈妈们闻所未闻的玩意儿,正成为“80后”妈妈的新宠。

  橙橙妈是广州一家外企的秘书,宝宝1岁零1个月大,她说:“宝宝出生后,我特别喜欢给她买小衣服,给她拍照。”

    “80后”妈妈觉得,怀孕、育儿都是重要的人生体验,记录、享受甚至与人分享这段经历给她们带来了很大快乐。她们喜欢在网上分享当妈妈的乐趣,甚至在备孕阶段就开始在论坛上挥洒自己的情感。天涯论坛的“亲子中心”里,不少“80后”女性网友盖起了“好孕楼”,纪念自己从备孕到怀孕的心路历程。


 

  背唐诗宋词、认字算数,数十年来被当成是幼儿早期教育的“天条”。而“80后”妈妈热衷于从书本、网络和亲子培训班中获取科学时尚的育儿方法,或者带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班。

  在外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黄小姐说:“我们‘80后’接触网络已有快10年时间,很多信息都从网络上获取,怀孕、育儿知识也一样。”


 

  幼儿教育家与心理学专家孙瑞雪说,很多“80后”妈妈都接受了高等教育,收入也不错,具备了物质和精神的基础,她们就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和观念,在育儿方面自然就更时尚。

  孙瑞雪认为,“80后”是中国社会发展中重要的一代人,在育儿观念方面,他们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出生的人,也就是“80后”的父母,在儿童早期教育中往往采用“权威型”教育方法,家长让学什么,孩子就学什么,很难调动孩子的主动性。


 

  由于“80后”这一代人本身就强调自我,“80后”妈妈在给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中也开始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开始意识到孩子内在的潜力,让孩子在早期教育中发挥主动性。

  孙瑞雪说,“80后”妈妈往往把养孩子当成一种“爱的体现”,养孩子只是为了能让他们过得更好,让孩子得到幸福就是她们最大的快乐。妈妈们在怀孕期间写博客、给宝宝买衣服、把孩子的照片挂到网上等行为,都体现出育儿给她们带来的喜悦。

 

 


     “我要我的宝宝聪明”、“我希望宝宝灵活、有动力”、“我的宝宝长得健康活泼,我最开心”……诸如此类种种想法,每个爸妈都会有。

     不过,要实现这些想法,那对宝宝的培养就要从出生就开始,同时还要包括他周围的环境,因为环境造化人,宝宝会因为环境而改变。

宝宝有秩序感

     宝宝对位置、形状、颜色,有他独特的感觉。一种东西如果宝宝每次看到它都在固定的位置,就具有刺激的“反复作用”。

     宝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如有的宝宝看到自己熟悉的桌上突然放着一只红包时,就会很明显地表现出不愉快的情绪;有的宝宝当你为他洗澡时,一旦你由右边抱起改为左边抱起时,他就会像受到刺激一样异常兴奋;而有时当你给他换了一下椅垫位置时,他则会哇哇大哭等。

     宝宝无缘无故突然啼哭、食欲不振,或发烧,大部分都是因为大人所未注意到的环境变化引起,它让敏感的宝宝感觉有所变化。爸妈一定不可以认为宝宝们是在“无缘无故”地生事,而要仔细寻找周围可能引起宝宝情绪、身体变化的因素,并加以改变。

     所谓环境的变化,就是指宝宝感觉到熟悉的周围环境和秩序遭到了破坏。当宝宝觉得原来很舒适的习惯,一旦变得不舒服时,他就会表现出很大的反感。

     宝宝具有大人所远不及的敏锐秩序感,他不单能认识每一事物的个体,而且还能直觉地领会事物与事物间的关系。大人应掌握宝宝的这一发育特点,千万不可以因为一个无心的忽略,而将宝宝脑子里正在构筑的独特秩序感破坏。而且这种秩序感,也是宝宝对环境安全程度的一种本能的判断,是人类基本能力的一部分。

 


 

创设一个有教育价值的环境

     常言说得好:近朱者赤。所以人们年幼时最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为宝宝创造良好环境,让他们可以学习到好的东西,这实在是为人父母者的最大职责。

     即使继承了爸妈的遗传因子,但在不同环境、由不同的人养育时,宝宝的个性会产生差异自然不必说,而就是连能力和天分也会产生很大的差别。

     由于宝宝出生以后生活的环境千差万别,结果对宝宝的智能产生了很不一样的影响。这些因素由于是在宝宝的关键期发挥作用,所以,环境对宝宝的影响可能是终生的,而且相比之下,环境对宝宝的主导作用比对大人大得多。

 

雪白的房间对宝宝有害

     每个做妈妈的,都喜欢把刚生产下来的宝宝放在满是雪白天花板、雪白墙壁、隔离一切外来声音的宁静房间里抚养。但是事实上,完全没有刺激的环境,对宝宝却是有害无益。

     宝宝智力的发育,因其生活的环境是否有刺激而有着显著的差别。而带有音乐的风车、有花纹的窗帘等,都是极有效的刺激促进物。

 

床边不能冷清

     当我们靠近刚出生的宝宝床边,探看他的面孔时,常不禁会想到一个奇妙的问题:连头还不能随意摆动的小婴儿,躺在床上究竟在看些什么呢?

     这一时期的宝宝,还缺乏感觉印象。如果做爸妈的老让宝宝这么躺着,就很难满足他对感觉的需求。大人为了替宝宝解除这种被周围环境所孤立的处境,他们兴致一来就会在宝宝面前露个脸。这种作法对宝宝来讲,就显得有些勉强了。

     从宝宝的角度来看,他们总是渴望从周围的景象接受一些刺激,他喜欢尽量用眼睛盯着要看的景物,大人这时一定要设法满足宝宝的这种好奇心。

     对爸妈来讲,与其拿着东西得意洋洋地在他眼前摇晃,不如给宝宝一个可以看到景观的场所。

 

婴儿房无须太整洁

     一些愈是专心照顾宝宝的妈妈,她们愈爱收拾房子,把宝宝的周围收拾得一干二净。

     这一方面是他们处于对宝宝的溺爱,另一方面是他们怕家里东西太多会给宝宝造成危险。的确,从学会爬到会走路这段期间的宝宝,其所作所为确实危险万分,叫大人的神经一刻也不敢放松。他一年到头不是弄翻玻璃花瓶,便是用嘴咬电线,或滚落床下,做妈妈的惟恐宝宝发生意外,便会小心翼翼地将所有能想到的危险物品,都从宝宝身边移开。这种作法当然无可厚非。但若因此而使宝宝周围像空屋般一无所有,或让宝宝能触摸到的东西,尽是一些坚硬物的话,结果也大多是负面的。

     应该让宝宝能用手接触到东西,光是那种触觉,对他而言就是一种可贵的体验。因此,爸妈应该下意识地给宝宝各色各样的刺激,诸如表面粗糙的、尖形突出物,或轻的、重的东西等等。

     事实上,宝宝对周围的物品感到稀奇而带着好玩的心情去摸弄它,有时即便将它推倒、弄坏,这些都是他的探索心与创造性的表现。

     那些在大人看来是毫无意义的甚至是有危险性的物品,对宝宝来说,却能激发他的想象力,促进其智慧的成长,而且还有可能成为提升他们创意的重要刺激。

     把房间弄乱,或是头部撞到物品倒地,宝宝因此哭嚎的情形,在所难免。但这些“遭遇”对宝宝来说,却是很好的体验与教训。


TIPS

     不宜把房间收拾得过于洁净,这并不意味着爸妈以此为借口而懒散地全然不顾房间的整洁,而让室内乱七八糟。

 

+1

来源:chenjiawen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