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怎样看待幼儿玩泥沙

1-3岁护理

2009年11月07日

    5岁的亮亮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经常和小朋友一起摸爬滚打,玩泥沙游戏,把身上搞得脏兮兮的。亮亮的妈妈对此很有意见,衣服洗不完不说,也怕亮亮出危险。

    的确,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孩子对干干净净、五光十色的正经玩具不感兴趣,而热衷于玩泥巴、玩沙子、打水仗,一放到外面玩就“玩疯了”。这看起来似乎反常,其实是在情理之中。儿童自有儿童的天性,金钱买不来孩子的欢乐,精巧的玩具、电视“保姆”满足不了童心,他们渴望在大自然里跳跃,像小鸟那样飞往蓝天、大海、森林。所以,泥沙、水、雪这些大自然当中的不定形玩具对他们的吸引力远远大于各种新奇玩具,孩子百玩不厌。

 

    孩子玩泥沙之类,除了有助于他们身体的健康成长外,对他们智力的发展,良好品质的形成,也大有裨益。一则,通过玩这些东西孩子可获得对一些自然物质的原始的感性认识。如知道泥巴是软的,可以随意摆弄。沙子是散的,洒落在头上脸上不痛更不会出血;水是流动的,堵得住,抓不着;冰雪是冷的,抓在手里易化掉。二则,可发挥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他们可以凭自己的意愿,做泥人儿、泥桌子、泥碗、沙子饼干,挖沙洞,堆雪人。三则可以培养孩子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和意志坚强、不怕困难的品质。孩子玩泥沙、玩水玩雪,大都三五成群,你一团泥,我一把沙,都为一个共同的游戏目标尽力。

 

    然而,有些人看不到孩子玩泥沙的好处,简单地认为玩泥沙不卫生、不安全。因此,看孩子玩这些东西,就大呼小叫,打乱他们的兴致,把他们赶回家。正确的做法是:孩子玩泥、沙、水、雪时,不但不要阻拦,而且应积极支持,给以指导。比如说,玩泥、沙、水、雪之前,教孩子擦净鼻涕,卷好衣袖,玩时不用手去揉眼,玩后洗耳恭听手、洗脸,或者为孩子准备一点工具,如小铲、小铣等。孩子玩时,大人不妨童心大发,做技术指导,如怎样用小石子摆成漂亮的图案,怎样用泥巴塑人、狗、鸭等。如果附近有河,带孩子到沙滩上玩沙打“井”,捡贝壳、各色小卵石,追爱嬉戏,乐趣也是无穷的。

    千万不要压抑童心,要转变观念,放手让孩子玩那些不起眼的“泥沙”,让孩子玩个痛快。孩子能够全身心投入进去,尽情玩耍,想像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做家长的为孩子多洗几件衣服又算得了什么呢?

责任编辑:天宝妈 

 

音乐早教:潜移默化胜于技巧灌输

  在幼儿园里常常碰到这种情况,老师带着孩子做游戏、玩玩具,游戏结束后,老师要求把玩具集中收回,此时孩子们玩得正在兴头上,往往不肯把玩具交回去,这时如果老师或者家长用说教、劝说等方式来达到目的通常不会奏效。但是如果借助音乐的手段,却往往能得到意向不到的效果。当老师发出一个高音时高举拿着乐器的手,然后再发出一个低音,把乐器投到篮子里。小孩子看到老师的这些动作就会跟着模仿,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同时也能达到老师的目的。

  其实,像这样的利用音乐潜移默化的教育孩子的方法,非常适合几个月到三四岁的孩子。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音乐更容易被他们接受。欢快的、节奏强的音乐,他们会自然而然的手舞足蹈,随着音乐声发出一些“咿咿呀呀”的声音,发挥律动的特点。而且一些音乐早教课程中,也会将孩子的很多行为同音乐紧密结合在一起。如,由外研社发行的《布奇乐乐园》,用《洗手歌》告诉孩子们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用《端午节》来培养孩子们热爱传统文化的品德等等。

  除此之外,音乐还能营造一种情景,非常适合家庭的亲子教育。家长陪着孩子一起听音乐、一起参加音乐游戏,会帮助孩子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力。如在《布奇音乐屋》中,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开着“小汽车”,通过音乐的高低音,来告诉孩子红灯停、绿灯行,让孩子在音乐游戏中学习、认知世界。

  由此可见,音乐早教势必是重要的,通过音乐活动,可以增强幼儿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听觉辨别能力和敏感性。但是大部分家长们却对宝宝该如何进行音乐教育有些不知所措,在这个时候,家长们就要多听、多学、多看,找些权威的亲子教材学习,而不要自作聪明的对宝宝进行音乐技巧灌输,这样很容易让他们对音乐产生抵触情绪,毕竟宝宝的健康成长,家长的态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天宝妈

+1

来源:天宝妈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