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儿歌试方法培养幼儿生活好习惯

生活习惯

2014年07月01日

对于幼儿,语言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儿歌则是具体的话语或文字,是对语言的运用。儿歌教育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描述事物或情景的语言教育活动。儿童在儿歌活动中,或者是在语言的具体运用中,才能得到发展。因为儿歌的简短、通俗、朗朗上口,适合儿童学习,因此我们用儿歌的形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幼儿自控能力较差,需要成人的指导和培养,当孩子出现以上不当行为的时候,不能大家一起哄笑或者说“没关系”之类安慰的话,以免对孩子这种行为产生强化。如果教育方法得当,孩子会很快接受并改正。      

方法一:穿鞋习惯       

分析:孩子年龄小,动作协调性不够,成人认为很简单的事情,小孩子却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好,两岁多的孩子没有经过训练,对左和右的概念还是很模糊的,所以孩子才会经常把鞋子穿反;另外,可能由于妈妈在让孩子“自己做”的时候没有把规则和要领告诉孩子,指导用语说得不够明确,也没有给孩子做正确的示范,孩子做不好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了。 方法:妈妈们可以尝试以下做法:拿出一双刚买的新鞋子对宝宝说:“妈妈给你买了双漂亮的新鞋子,快过来试一试。”妈妈一边给宝宝穿鞋一边说:   

两个好朋友,从来不分手,   

要来一起来,要走一起走,   

要是穿对了,它们头碰头,   

要是穿错了,它们把头扭。 说完了问:“你知道这两个好朋友是谁吗?对,它就是我们每天都要穿的鞋子,左边的鞋子要穿在左脚上,右边的鞋子要穿在右脚上,如果穿对了,它们就头碰头亲亲热热在一起,如果穿错了,两个好朋友就会生气地把头扭向一边。      

方法二:餐前、便后利用童谣进行洗手教育       

幼儿在洗手的过程中,总会看到孩子们这里、那里弄湿的。我们总是反复提醒常规要求,“洗手时要这样……要那样……注意……”可效果总是不好。为此,利用童谣来培养,首先教给小朋友们洗手的方法,帮助他们理解洗手的意义,并试着创编洗手童谣。比如:“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小手伸出来,小手伸出来;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我们去洗手,我们去洗手。” 挽袖子、抹肥皂,手心手心搓搓搓,手背手背搓搓搓,换只小手再搓搓搓,一、二、三、甩三下,我的小手干净了!”再比如:“洗手前,先卷袖,再用清水洗洗手,擦上肥皂搓一搓,指间指缝都搓到,哗哗流水冲一冲,我的小手洗净了。”又如“一只手,两只手,握成两个小拳头,小拳头,伸出来,长出十个小朋友。小朋友,真是乖,一齐伸到水里来,擦擦肥皂洗干净,不洗干净不答应。”       

在琅琅上口的童谣中我们一边给孩子们做示范一边念完儿歌帮助孩子们的小手都变干净了,也没有打湿衣物,大家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方法三:巧用儿歌,辅助教学        

幼儿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易放难收,对此,可以用这样的儿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上课时说“一二三,请坐好”,讨论结束时说“三二一,请安静”,注意力分散时说“小耳朵,注意听;大眼睛,看老师”。孩子注意力很难持久,必要时可安排学生休息一会儿“请趴下,眼闭上”。为培养孩子们倾听的习惯,当学生回答问题时说“大眼睛,看同学”。为培养学生专心读书的习惯,读生字时说“小手指,指生字。”读课文时说“拿书本,眼离书本一尺”。书空笔画顺序时说“小手指,举起来”。写字姿势的养成是一个难点,对此,有一首儿歌“要想写字好,姿势最重要:腿平放,腰挺直;不歪头,不窝胸;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沿一拳,手离笔尖一寸;横平竖直不忘记,一笔一划要写好”。这样一来,在老师与学生的一问一答中,学生不知不觉就养成了好习惯。同时,表扬孩子也巧用儿歌“棒、棒、你真棒!”、“表扬你,有进步!”,这种充满童趣的表扬方式深受孩子们的欢迎,更激发他们专心听讲、积极发言,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1

来源: 作者:王浩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