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家长应引导儿童形成良好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

2014年07月01日

少儿的生活习惯一般包括生活起居习惯、饮食习惯、清洁卫生习惯、体育锻炼习惯等。良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不良的恶习则会贻害孩子一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家长应该从大处着眼,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从小处人手,在日常生活中检点孩子的行为和自己的表现,有意识地引导儿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要首先了解少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特点,探索培养良好习惯的有效措施。

一、了解少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特点

1、习惯形成于人生早期。汉朝班固有一句话:“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少年时期养成的习惯,就如同天生之性,习惯久了,就好像自然而然。三四岁之前是孩子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从出生那天起,孩子就开始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应对生活的挑战,最初他们主要依靠先天反射,以后慢慢尝试和模仿新的办法,一点一点建立起独特的行为模式。儿童的每一个举动都会产生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反馈回来,促使他们维持或者改变行为方式。这个过程不断重复,就会渐渐形成习惯。

2、习惯始自生活点滴。生活的点滴表面上看不起眼,但家长的反应和态度却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将来孩子是仔细还是马虎,做事有条理还是杂乱无章,喜欢读书还是讨厌学习,乐于交往还是我行我素,许许多多的习惯都是通过生活小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积累而养成的。

3、习惯养成不易改。人的行为有一种定势倾向,就是喜欢用熟悉的动作、语言和思维方式去处理事务,因为熟悉的办法最省力,小孩子也不例外。有的孩子挑食,最初常常是偶然因素,看到某些东西没食欲或者吃了不舒服,以后见到它们第一反应就是拒绝,时问一长挑拣惯了,有些食物就再也吃不进了。

养成习惯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但习惯一旦形成改起来可就难了。同一种行为不断重复,在大脑中渐渐形成固定的神经回路,这种反应模式就会固定下来,难以再改变。就像小孩子学结巴,开始是因为好玩,等到自己变成口吃,若不及早强化治疗,将终生无法纠正。因此,家长一定要防止孩子养成坏习惯。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下列内容:

1、生活起居习惯:按时作息_每天应睡足10小时,夏季保证1小时午休;平时保持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无不良嗜好。

2、清洁卫生习惯:早晚洗脸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勤洗头理发,勤换衣服,勤剪指甲,随身带手绢手纸;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不在墙壁、桌子上乱刻乱画;不在嘴里乱咬东西(如铅笔、指头),等等。

3、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营养要全面,不偏食、不挑食;吃饭要专心、愉快,细嚼慢咽;少吃零食,不吃霉烂变质等不洁食物;不喝生水;不吸烟;生吃瓜果要洗净。

4、体育锻炼: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每天保证活动一小时;讲究运动卫生,饭前饭后不做剧烈活动。

三、探索培养良好习惯的有效措施

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首先,父母要努力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氛围。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才会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得到爱心的滋润,萌发自信心、上进心。其次,要创设优美整洁的家庭环境,使儿童从小萌发爱美、爱整洁、爱护物品、生活有规律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再者,要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来,学校(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的,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这样,才能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

2、提供良好的榜样。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要充分重视耳濡目染的作用,以身作则,为孩子创设一个可供他们观察、模仿、活动的良好环境。

3、科学引导。在对孩子提出要求时,要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忌一味批评、指责。要注意循序渐进,因势利导。良好的习惯并非一日养成,对孩子要有耐心,比如孩子学拿筷子吃饭时把米粒掉到了地上,学洗手弄湿了衣袖,家长不能因噎废食,阻止他们的行动,而要放手让他们去干,用赞赏的目光去肯定他们活动中的积极因素,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4、家校(园)配合。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只靠在家或学校(幼儿园)培养是远远不够的,二者须密切配合。如果在学校(幼儿园)是一种要求,在家里又是另一种要求,便很难使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反会使孩子在思想上造成混乱而无所适从。

+1

来源: 作者:王浩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