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如何避免小儿用药意外

科学用药

2013年05月20日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因用错药而送医院急诊的事情。轻者如多服感冒药而昏睡,重者如家中小孩误把安眠药当糖果吃而昏迷送加护病房。吃错药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

使用不当型

1.例如把一天应该吃3次的退烧药,给病人吃4~5次(因为烧一直不退),或同时使用多种退烧药(例如塞剂和口服药),造成病患体温过低。

2.随意购买退烧药帮宝宝退烧,若其中含阿司匹林,将造成“雷氏症候群”(雷氏症候群起初的症状类似感冒和胃肠炎,当症状稍有缓解之后,又立刻出现严重呕吐、抽筋、意识昏迷等症状;死亡率约30%~40%,家长不可不慎)。

3.随意购买感冒药喂给宝宝吃,造成不良副作用。

4.将市售的各式健康食品或保健药物喂给初生婴儿。

5.看错医生所开药的剂量、服用频率;或应加水稀释的药未加以稀释而直接给宝宝吃。这种情况多的不胜枚举,多半是家长未弄清楚医生的医嘱或用药指示,或是用药常识不足所致。

疏忽型

1例如未将家中大人所吃的药放置在小孩拿不到的安全地方,导致宝宝误食降血压药、降血糖药及安眠药等等,而发生血压过低、血糖过低、痉挛,甚至昏迷死亡。

2未将各种清洁剂或有毒物质放置于孩童碰不到的地方,一旦意外发生,后悔莫及,爸妈不可不慎。

如何避免小儿用药意外?

首先一定要切记,药物不是健康食品,它对于人的角色就如同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不当的使用药物,不但会产生副作用,更会损伤身体器官(如肝、肾)。

针对1岁以下婴幼儿用药,除了医院使用的针剂及疫苗外,大致可将其归类为塞剂、外用药及内服药。分别描述如下:

塞剂

在医院或诊所常使用的塞剂,最常见的是退烧塞剂,这是一种非类固醇消炎药,正常剂型为12.5毫克包装,适用于13千克的宝宝使用一颗。其注意事项包括:

1.当宝宝有腹泻及肛门附近有伤口时不建议使用。

2.不建议6个月以下的宝宝使用,因为容易使他们还没成熟的肾脏受到伤害。

3.不建议同时与口服退烧药一并使用,因为会造成体温过低;如果真的烧不退,至少要相隔2小时以上。

4.除非万不得已,最好还是少用退烧塞剂,否则会让发烧的宝宝更不舒服。

5.其他如止吐与止咳塞剂,1岁以内宝宝不建议使用。

外用药

大多为皮肤病用药,例如湿疹、尿布疹药膏。用在1岁以下的婴幼儿不要擦太多,最好先在大人干净的手上抹开,再轻拍覆盖在宝宝皮肤上。

眼药膏或药水也属于外用药,不容易点上宝宝的眼睛,可以点在眼睑周边即可。

以上药物皆可考虑在宝宝睡觉时使用,以免造成宝宝哭闹稀释药效,或遭其用手吃入口中。

治疗口腔溃疡的药膏或口腔念珠菌药粉,可以用棉花棒沾上再轻轻涂抹在口腔伤口处。这种口腔用药不怕幼儿吞服。

内服药

抗生素用药:一般而言,医生会开给病患抗生素,多半是认为患者有明确或高度怀疑的致病性细菌、微生物或病毒感染。较常使用的疾病为急性中耳炎、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鼻窦炎、蜂窝组织炎、化脓性皮肤炎、下泌尿道感染及其他疑似细菌感染的支气管炎、肠炎或肿大淋巴腺炎等。抗生素的使用有一定的疗程,少则3~5日,多则2周甚至数个月。务必遵照医嘱所指示的剂量、用药间隔、天数,千万不可中途自行停药。但喂药当中产生困难(例如一吃就吐)或有副作用(药物过敏),一定要请教原开药的医生、药师或相关专业人员,避免自行处理。

呼吸道感冒用药:包括抗组胺、化痰药及支气管扩张剂。注意的是,喂食前请弄清用药剂量及频率,以免因喂食过量的抗组胺造成昏睡不醒,过量的支气管扩张剂造成宝宝心跳过快,躁动而无法入睡。

退烧药:前面有提到退烧口服药不要与塞剂并用,其他要注意事项包括:

1.3个月以下的婴儿除非已经看过医生,认为没有细菌感染,否则不要吃退烧药。

2.不要随意购买退烧药给婴幼儿吃,以免买到含阿司匹林的退烧药给感染了水痘或流行性感冒的宝宝,产生“雷氏症候群”的危险,伤到脑部中枢,造成终生遗憾。

3.退烧药的剂量要看清,喂食的间隔时间至少4小时,以免造成体温过低。

胃肠药:经常用在婴幼儿有腹泻、腹痛、呕吐或其他腹部疾病时。注意事项包括:

1.若医生有开止泻药,当宝宝腹泻渐渐改善或是中止,这时必须判断腹泻药是否可中止使用;若不确定时,可以询问医生或药师,以免因持续吃止泻药造成便秘。

2.若万一感染到类似沙门氏菌的肠炎时,止泻药可能引起“毒性巨结肠症”,而有肠胀、破裂或穿孔的危机。

其他特殊用药

1.先天性心脏病所用的强心剂,其剂量必须非常精确,以免产生毒性副作用。

2.癫痫病人使用的抗痉挛药,一旦使用也不要自行中断,否则若复发就要重来。

3.幼儿糖尿病、罕见代谢性疾病及小儿血液肿瘤相关疾病等,其药物使用都必须严格遵守医生指示,不可擅自更改。

+1

来源: 作者:宋翠翠

推荐文章